新浪军事

高海拔驻训,谨防高原性疾病袭扰

军报记者

关注

方 汉绘

制图:邓方宇

话题背景

部队高原驻训,寒冷、干燥、风大、紫外线辐射强、水分蒸发快及低氧低气压等诸多因素给官兵健康带来严峻的考验。其中对官兵影响较大的高原性疾病有哪些?怎样预防?本期邀请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为高原驻训官兵讲解高原痛风、急性高原胃肠道损伤综合征、高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高原性疾病的预防知识。

及时防治高原痛风

【现场传真】月黑风高,西藏高原某演训场,一道立即开设野战通信枢纽的命令,唤醒了驻藏某通信团沉睡的官兵。大家闻令而动,起床、穿衣、集结。然而,却未发现台站长林亚的身影。

“快来,看林班长怎么了?”帐篷处传来战友的声音。手电光下,只见小林蜷在床上,双手死命地抓着脚掌,脸上挂着痛如刀割的表情。

“咋了?”战友们不知所措。此时,卫生所军医赶来,见状立即抬高小林的患腿并稍加按摩,才使小林减轻了疼痛。经军医诊断,小林患的是高原痛风。该病多突发在下半夜,与高原缺氧、饮水量少、出汗不多,导致血尿酸排泄减少有很大关系。军医告诉小林,高原痛风虽是多发病,但平时在饮食中多加注意,加上药物治疗,是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的。

【专家建议】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出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内地高60%,是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特点为由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损伤,初发部位多侵犯跖趾关节,受累关节常于夜间出现红、肿、热、痛,后期会出现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则导致痛风性肾病。

痛风若不及时治疗,会诱发关节变形或形成痛风石、尿路结石、肾结石、肾衰竭、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

痛风的发作常与饮食不节制、着凉、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因此预防痛风应做到以下几点:

杜绝饮酒,控制体重,避免体重超标。主张低脂、低盐、低热量饮食。

避免过度劳累、着凉,合理休息。

菠菜、豆类、动物内脏等含嘌呤高的食物应少食。

大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食用发面面食、放碱的粥类,碱性物质可促进尿酸排泄,保护肾脏。

警惕急性高原胃肠道损伤综合征

【现场传真】“原以为是普通的高原反应,并未引起注意,却不曾想差点被它要了命!”前不久,发生在驻训中的一次经历至今仍让驻藏某通信团下士李瑞超心有余悸。

野外驻训期间,该团将驻训地点设在海拔4600米的某高原腹地,比往次高了1000米。初上驻训地,恶心、乏力、胸闷等症状一直纠缠着小李,他认为这只是正常的高原反应,也没当回事。一周后,小李出现食欲下降、腹胀腹泻的症状,他又觉得这是海拔突增、水土不服导致的,加之他“轻伤不下火线”的坚定信念,忍着难受参加一次次训练。

半个月后,他在对抗演练中大量呕血。经过军医及时抢救,小李慢慢苏醒过来。原来,他患的是急性高原胃肠道损伤综合征,主要由缺氧应激所致。该疾病初期症状较容易与高原反应混淆。由于他病情严重,随即被转移到西藏军区总医院治疗,目前已完全康复。

【专家建议】急性高原胃肠道损伤综合征是指机体急速进入高海拔地区,由于缺氧引起的以胃肠道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嗳气,部分患者可出现反酸。少数患者可出现腹泻、呕血、黑便、心慌、胸闷,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失眠等症状。

由于急性高原胃肠道损伤可与急性轻型高原病并存,且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炎、水土不服等有相似症状,故诊断前应进行三大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胃镜检查方可确诊。预防措施主要有:

保持卫生。勤洗手、消毒,注意营区环境卫生,及时杀灭蚊虫。

合理饮食。定时用餐,避免运动剧烈后或是边运动边用餐;禁食过硬、过冷、过辛辣、过酸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提升免疫力。人们自身免疫力对抵抗急性高原肠胃损伤、避免多种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强化锻炼,以提升免疫力。

改善精神状态。放松精神、调整好情绪,能有效预防急性高原胃肠损伤的发生。

当心高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现场传真】驻训以来,高原降雨频繁,驻训官兵常常在一天内就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这不,起初还是烈日当空,转眼一大片乌云就从天边翻滚而来,豆大的雨点携带着冰雹砸在某通信团官兵身上。

冷雨淋湿官兵的衣服,不一会儿,乌云散去,训练继续进行。此时,上等兵武士伟感觉有些头痛、发热,可高涨的训练热情并未让他对此引起重视。直至晚饭时,小武和另一名战友因咽痛、肢体酸痛和没有食欲等症状被分队长送到驻训地卫生所。

诊断得知,他俩人患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分队长纳闷,怎么就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呢?小武也感到疑惑,在他记忆中淋雨可是常事。军医解释说,在外驻训,不仅生活条件艰苦,还有高强度的训练,官兵身体抵抗力往往因此下降,加之天气瞬息万变,疲劳淋雨后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专家建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高原常见疾病,也是损害官兵身体健康、减少出勤率的首要病因,90%左右由病毒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非细菌性渗出性咽炎、原因未明的呼吸道感染以及扁桃体炎。这4种病变往往合并存在,突出的症状为:发冷、发烧、头昏痛、全身酸痛、无力、咽喉干痛及咳嗽等。

上呼吸道感染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时还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防护:

消毒隔离。感冒流行期间,对患病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交叉感染。

戒烟禁酒。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30多种有毒物质,吸烟有利于细菌、病毒在呼吸道生长繁殖。长期酗酒会使免疫力下降。因此,戒烟禁酒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每天保持适量的体能训练,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

合理膳食。应适当增加营养,多食容易消化又富含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食谱要广,注意营养均衡。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