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美媒:美对中国须接受四个严酷现实

观察者网

关注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0月17日刊登题为《美国必须勇敢面对中国的挑战》的文章(作者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独立承包商罗伯特·哈迪克),文章称美国在今后数年要围绕中国考虑很多问题。只有极少数美国公众和主要决策者着眼于这一挑战。如果美国及其伙伴想要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就必须改变这种局面。而要改变需要接受四个严酷现实,如不能对华继续宽容等等。

以下为美媒文章:

美国决策者和公众必须勇敢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作为强国的回归势必会导致竞争,而这一竞争很可能演变成美国在今后数十年里面临的最重大和最伤脑筋的安全挑战。

该挑战之所以最重大,是因为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对美国的经济、生活水平、未来繁荣和其作为全球大国的作用至关重要。之所以最伤脑筋,是因为中国现在可以动用的资源令当年的苏联望尘莫及。

冷战的安全较量耗费了美国颇多精力;中国的挑战至少会耗费美国同样多的精力(如果不是更多的话)。中国的挑战是华盛顿的大多数机构避而不谈的问题,因为这一挑战的严峻程度令决策者和规划者感到极为不安。

不过,美国的决策者和政治体系将不可避免地要勇敢面对中国的挑战。具体地说,美国必须迅速接受四个严酷现实。

首先,下一任美国总统及其顾问必须正视现实:目前已经尝试过对中国采取宽容态度,但以失败告终。宽容是两党的一致政策。2005年,时任副国务卿的罗伯特·佐利克彬彬有礼地要中国成为国际体系当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希望中国认识到与现有国际体系合作最符合其自身利益。在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中担任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的库尔特·坎贝尔主张采取和解政策,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也就是世界史上频频出现的大国间的悲剧性冲突。首先尝试宽容态度是说得通的,然而自2008年以来,中国对宽容态度的回应很明确:更加咄咄逼人,更多地实施“切香肠”战略,同时加紧实现军事现代化。美国的下一个决策班子必须承认,宽容政策不是有效的对华政策。

其次,美国军方将领和规划者必须面对现实:由于中国正在全面开展导弹和传感器方面的革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传统作战概念(也就是依靠迄今为止安全、大规模和集中的前哨基地的短程飞机和火力以及在亚洲周边的海军特遣部队)已经不再奏效。鉴于中国的导弹储备不断增加,美国军方最近试图加以应对,部署了更多脆弱的短程力量,而这使得双方都有理由在危机当中率先发动打击,从而使危险进一步加剧。美国军方需要打破70年来形成的作战和采购习惯,而这并非易事。

第三,国会和军工行业必须正视为重建美国军事部队而进行的调整:核心是远程而非短程飞机,多倚重潜艇而少倚重大型水面舰船,各军种需要一批战区级导弹,而现有规划中基本不包含这些内容。国会和承包商不会乐于接受采购政策的大幅度调整,但中国的挑战如今要求我们必须做出调整。不过,只要采取开明的态度,调整未必会很痛苦。

最后,美国公众必须接受一点:无论多么疲惫,都不能停歇。美国人民背负了超过40年的对抗苏联的重担,如今又投入了另一场打击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前途未卜的斗争。来自中国的挑战是下一个,而且从挑战者掌握的资源来看,很可能是最艰巨的挑战。使形势越发错综复杂的是,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存在极强的相互依存性。不过,尽管存在这些难题,美国公众仍然必须接受中国的挑战所构成的无期限的负担。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竞选季将很快到来。候选人将如何评论中国带来的地缘战略挑战?他们是否会利用竞选来让公众了解即将出现的严峻挑战和美国在未来数十年间将要背负的重任(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保护美国自身的关键利益)?在理想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候选人应该把竞选季作为让公众了解即将出现的挑战的机会。宁可如此,也不要在2017年或者之后让公众大吃一惊。

因此,美国在今后数年要围绕中国考虑很多问题。只有极少数美国公众和主要决策者着眼于这一挑战。如果美国及其伙伴想要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就必须改变这种局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