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外媒:全球粮食储备持续增长 粮食短缺威胁仍存在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12月5日报道 外媒称,随着美国史上产量最高的一个玉米收获季进入尾声,全球粮食储备正接近15年来的最高点,但由于对肉类和生物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粮食短缺的威胁依然存在。

据路透社12月3日报道,主要粮食生产国在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遭遇的旱灾曾导致粮价暴涨,使贫困人口增加数以百万计,在有些地方还引发骚乱,一些政府甚至因此被推翻。

联合国粮农组织说,从那以后,粮食储备一直在增加,有望达到自1999-2000年收获季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玉米储备将在本收获季末达到1.92亿吨,与28年前创下的2.05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相距不远。

不过分析人士警告说,一旦发生歉收,这些储备可能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美国福四通集团澳大利亚分公司高级经理布雷特·库珀说:“我们可能仍处在一个恢复期,但显然尚未达到上世纪90年代那样安心的程度。”

当1987年的玉米储备达到创纪录水平时,那时的储备足够全世界吃上168天。目前的储备只能维持72天,因为消耗量自那时起已经增长一倍。

现在很大一部分粮食用于生产乙醇,尤其是在美国。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肉类消耗增加,为了喂养牲畜,对玉米的需求也增加了。

目前的玉米储备大约相当于全球年均消耗量的20%。法国农业会议常设委员会研究部门负责人蒂埃里·波奇说:“从现在开始,为了养活全球人口并维持储备水平,储备需要达到年均消耗量的30%至35%左右。”

【延伸阅读】委内瑞拉寻求外援增加粮食储备

人民网加拉加斯5月6日电 (记者张卫中、吴志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今天在视察米兰达省时表示,加强委内瑞拉的粮食储备是他访问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三国的主要议题。

他说:为民众提供粮食供应是国家的一项义务和责任,“这次南美三国之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增强委内瑞拉的粮食储备”,“以增强粮食储备为基础,进一步稳定粮食供应”。

马杜罗总统将于7日至9日访问乌拉圭、阿根廷和巴西。这是马杜罗就任委内瑞拉总统后第一次出访南美洲国家,访问期间,马杜罗总统将与南美三国领导人举行会晤,感谢这些国家对委内瑞拉政府的支持,并就未来的双边合作交换意见。

委内瑞拉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但是,粮食供应还依赖进口。小麦、玉米、稻米等粮食进口主要来自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等国。

(2013-05-07 11:22:02)

【延伸阅读】俄罗斯粮食储备同比剧降

新华网莫斯科2月19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俄储备粮规模为2260万吨(未包含小型农业生产者和个体户拥有的粮食),这比去年同期的3200万吨大幅减少约29%。

数据显示,截至2月初,俄农业企业拥有的储备粮规模为1170万吨,同比下降31%;粮食采购和加工企业拥有的粮食规模为1090万吨,同比下降27.7%。

尽管粮食储备规模下降,但有分析认为,俄全年粮食消费量在7000万吨左右,目前储备粮在全年消费量的比重仍然明显高于国际上公认的17%至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

俄罗斯农业部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2月13日,俄共出口粮食1370万吨。俄农业部预计,本农业年度(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出口潜力为1480万吨。上一个农业年度,俄共出口粮食2715万吨。

2012年夏天,因部分地区遭受高温干旱天气,俄粮食收成受到影响,粮价走高。为稳定粮价,俄政府从去年10月23日起动用国家粮食储备基金对市场进行干预。

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去年12月底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俄粮食产量为7040万吨,比上一年减少25.3%。

俄罗斯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2010年受罕见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俄罗斯粮食收成锐减。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俄政府曾一度禁止粮食出口,2011年7月1日起才恢复。2011年俄罗斯实现农业丰收,共收获粮食9420万吨,较前一年大幅增长54.6%。

(2013-02-20 10:04:16)

【延伸阅读】中国粮食储备规模秘而不宣引国际关注

8月2日,在江西九江中谷国家粮食储备库,粮农顶着烈日出售早稻新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 中国的粮食储备量历来都是国家机密。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呼吁提高粮食储备的透明度,在粮食价格飞涨的背景下这个问题也吸引了更多的关注。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粮食价格今年2月达到顶峰,到9月时仍然比去年同期高出22%。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9月份在北京呼吁各国披露更多有关粮食库存和生产的信息,以减少粮食市场的动荡。他说:“这也涉及中国的一些工作,因为按照惯例中国披露的库存和生产信息没那么完整。”但他说,中国已同意提供更多信息,作为粮农组织运营的农业管理信息新体系的一部分。

报道指出,北京每年发布两次粮食产量的数据,分别是在夏收和秋收之后,但它通常不披露粮食储备的规模。它上次公布粮食储备的规模是在2008年4月,当时温家宝总理说,中国有1.5亿吨到2亿吨的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卢锋教授说,对粮食储备的规模秘而不宣没有必要。他说:“在和平时期,这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一旦价格发生波动市场就会感到担忧。这种管理方式应该改变。”

国家粮食局以此事是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发表评论。该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近年来粮食储备总量保持稳定,但玉米例外,今年政府向市场投放了很大一部分国储玉米,因为“目前供求关系有点紧张”。

报道称,除了国有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粮库之外,地方政府也有它们自己的粮库以应对时艰或灾难。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研究农村发展的李国祥博士说,这些粮库大多已不再用来为政府储备粮食。他说:“一方面,在中央储备系统——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2000年成立之后,因为它有能力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调拨粮食,(地方粮仓)不再那么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资金来妥善管理粮仓。”

与此同时,随着粮价的上涨,农民留在手头的存粮少了。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今年4月说,现在农民会卖掉粮食收成的大约60%,而以前他们只卖30%至35%。她说:“这意味着需求的改变——种植者少了,消费者多了。农民手头的存粮少了,更多的人要从附近的地区购买粮食。”

(2011-11-07 17:01: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