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每天在地铁苦守11小时 专拍读书人引热议

参考消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格里特森拍到的读书者
参考消息网1月16日报道 台媒称,电子产品高度普及,连带让很多东西开始消逝,比如乘坐地铁时,每个人都在玩手机,拿出书本阅读的景象似乎很少出现。摄影师格里特森注意到此现象,因此决定拿起相机,记录这个“人们快要绝种的行为”,在网路上引发热烈回响。
据台湾东森新闻网1月16日报道,随着科技进步,手机已经取代了很多东西,包括时钟、计算机、手电筒、相机甚至是书本。为保存人们在地铁上“阅读书本的画面”,格里特森决定展开一连串行动,并采用第三人称角度,希望保留画面的自然真切。
首先,格里特森每天在地铁里待上11个小时,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他会附上一张纸条,以解释自己的目的与动机。再来,他在拍完每一张照片,都会把阅读书籍的名称记录下来,之后将这些内容列在一起,相信别有一番趣味。
原以为偷拍会造成他人反感,不过大部分人理解原意后,都会对格里特森递上浅浅的微笑。有了电脑手机,生活更加方便,但精神层面彷彿少了什么,“找天好好阅读一下家里的书,重拾那种纯真的感动吧。”
【延伸阅读】经济学人:2014年必读书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腾讯科技讯 12月31日,英国著名《经济学人》杂志日前评选出2014年度最优秀图书,其中科技类书籍上榜了4本,包括《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不自然的历史》等。
1.《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不自然的历史》(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
伊丽莎白·科尔贝特(Elizabeth Kolbert)与亨利·霍尔特(Henry Holt)合著。前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的动植物大面积灭绝,现在第六次大灭绝事件即将到来,人类与其他生命有足够弹性承受住吗?
2.《生命的前沿:迈入量子生物时代》(Life on the Edge: The Coming of Age of Quantum Biology):
吉姆·哈利利(Jim Al-Khalili)与约翰乔·麦克法登(Johnjoe McFadden)合著。量子理论正成为生物学的主流组成部分,开始解释诸如候鸟如何感应方向、空气中的分子气味以及蝌蚪如何失去尾巴等问题。
3.《关于脂肪的大意外:为什么黄油、肉类和奶酪属于健康膳食》(The Big Fat Surprise: Why Butter, Meat and Cheese Belong in a Healthy Diet):
尼娜·泰肖尔茨(Nina Teicholz)所著。许多有关脂肪的历史研究都将其妖魔化,特别是在美国,学者、政府官员、食品公司等都是如此很少有人敢怀疑脂肪还有正面作用。然而在泰肖尔茨的新书中,详细列举了科研数据,这可能是今年最令人感到惊讶的饮食书籍。
4.《终有一死:医药以及到头来什么最重要》(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阿图尔·加万德(Atul Gawande)所著。一位心思细密的美国医生曾在2014年的“里斯讲座”(Reith lectures)上发言,讲述他的许多病人曾依赖机器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身在萤光灯下,周围都是陌生人。为此,他想知道你真正想以什么样的方式终结生命。(风帆)
(2014-12-31 18:08:07)
【延伸阅读】揭明星监狱生活:房祖名读书 张默挑豆子剥大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柯震东晒出昔日与房祖名的合照,并送上生日祝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房祖名
房祖名今年8月因吸食大麻和容留他人吸毒被抓,至今仍在收押状态。12月3日是他的32岁生日,这次他不得不在狱中度过生日。由于父母至今无法探视,母亲林凤娇只能通过律师传话,除了送上祝福,也希望他能在狱中好好反省,并表示自己和成龙仍会深爱他、支持他。
另外,据台湾媒体报道,房祖名的经纪人日前也首度对外公开了他在狱中的生活状况,称房祖名性情大变,在狱中积极读书、写歌,入狱113天已借了超过100本书。
问题来了!几乎一天看一本书,你怎么做到的?
据经纪人透露,房祖名在狱中除了寄情书本,还创作剧本、积极写歌,完全成了“文青”,连妈妈林凤娇都说:“能感觉到他真的改变了。”林凤娇还透露,房祖名从前很少看书,连看剧本都会以阅读障碍为由,要求公司同事帮忙把内容念出来。但入狱后却性情大变,开始看大量的书籍,且涉猎范围从文学、电影相关知识到如何写剧本,以及语文学习和财经方面资讯都囊括在内,入狱113天已借了超过100本书。
面对如此惊人的借阅量,有网友问:“几乎一天看一本,你是怎么做到的?请问是什么书?”而有细心的网友则咬文嚼字地说:“只是说他借了100本书,没说每本都看了呀。”还有网友调侃道:“出来只能做幕后了,多读书就对了。”
妈妈依然伤心!“恨不得坐牢的是自己”
12月3日,房祖名的32岁生日在牢里度过,而今年恰巧是成龙与林凤娇结婚32周年。有报道指,成龙强打精神开工拍戏,也通过各种渠道想办法为儿子争取缓刑,但林凤娇至今依然非常伤心,加上自觉没有尽到管教之责,几乎足不出户,只向房祖名经纪人询问判刑、开庭一事是否有新进展,并曾私下感叹“恨不得坐牢的是自己”。
据了解,房祖名在北京被抓,依照法律须先经过开庭、审案,接着判刑后才能开放双亲探视,不过原本传出他11月就可以进入开庭程序,至今却毫无动静,只能在牢狱中继续等待。
这才是真爱!柯震东放话“要坚强,在等你”
房祖名今年的生日,虽然没有家人、朋友和蛋糕,但粉丝还是在微博送上祝福,称希望可以携手走过另一个32年。此外,房祖名不少圈中好友也都惦记着他。前日,郭采洁在微博默默留言“今天,你要快乐”,虽然没有指出姓名,但外界猜她应该说的就是房祖名。
而一同被抓的柯震东,在行政拘留期满后已恢复自由身。3日,他也在个人网页晒出昔日与房祖名的合照,并祝福道:“生日快乐,要坚强,我们都在等你”。对于柯震东的祝福,有网友讽其是“作秀”,“在狱中怎么看得到祝福,怎么快乐?”不过,也有网友感叹“这才是真爱啊”。
链接
明星的监狱生活 读书、写书、玩乐队……
明星犯事被捕入狱的新闻一向备受关注,而他们在监狱的生活往往不像外界所想象的充满愁云惨雾,多数人在狱中还能继续发挥所长,积极面对,比如读书、写书,甚至翻译名著、玩乐队。
高晓松
“面壁”谱曲、翻译名著
曾因酒驾入狱的高晓松,出狱后接受采访透露狱中生活:里面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因为不知道时间,很慌张,他还用水瓶做了一个滴水的计时工具。看《新闻联播》的时候,量好半小时的水量,之后就数着水滴过日子。而他184天的看守所生活也非常文艺范儿——对着墙壁谱曲子,翻译马尔克斯的《昔年种柳》,啃读《大英百科全书》,还随时遥控电影《大武生》的各项事务。
臧天朔
掏腰包给牢友买乐器
曾因聚众斗殴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的音乐人臧天朔,在监狱中干的仍是老本行。他被安排进了文艺班,不仅教犯人演奏乐器,还为监狱的乐队排歌。碰到那些条件不好拿不出200块采买费的犯人,他还会主动掏腰包帮他们买乐器。义气的他成了狱友们的“大哥”,有心事有烦恼都爱找他倾诉。此外,臧天朔还与狱警一起创作“劝善惩恶”劳动改造方面的歌曲,陆续写了六七首,其中部分歌曲还被收录到司法部的杂志《黄丝带》中。平时,他也总是练习书法和绘画,在狱中获了不少奖项。
黄海波
读历史、谍战书籍
黄海波已于日前被解除收容教育,有知情人士曾向媒体透露黄海波在收容所中的生活:“他在里面状态挺好的,经常让经纪人寄一些书,包括历史、谍战的书。”
刘晓庆
跑步、读英文书度日
刘晓庆在《最佳女主角》透露自己狱中的生活,她说每天都洗冷水澡、跑8000多步,平时靠读英文书度日。刚开始时,她因不适应多次撞墙,后来情绪才比较稳定。
张默
挑豆子剥大蒜过一天
张默曾因吸毒被警方拘留,在看守所,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背《看守所在押人员行为规范》,接下来就是劳动时间。据介绍,看守所的劳动一般都比较简单,有时候挑豆子,有时候剥一天大蒜。如今,“二进宫”的张默,不知是否依然过着同样的生活。
(2014-12-05 07:13:00)
【延伸阅读】李克强总理与浙大学子分享读书往事
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1日,李克强在浙大图书馆与大学生交流时,主动聊起自己的求学生涯。他说当时在北大读书时,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图书馆门口排队占座,3000多人抢几百个座位。那是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家失去读书时间太久,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李克强诠释浙大校训
(2014-11-21 21:07:06)
【延伸阅读】杭州“梁祝”爱情圣地开读书班 边学国学边“脱单”太和书院
中新网杭州11月11日电(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王晓婕)11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万松书院,也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相识相爱一同念书的爱情圣地内的太和学堂,推出了第一季“梁祝”读书班。10位单身男女可以在课上诵读国学经典,学习茶道插花、书画等,体验一把“梁祝”式的生活。有对联曰:因何(荷)而得偶(藕),有幸(杏)不需媒(梅),说不定这次读书班也是一个“脱单”班。
万松书院位于杭州凤凰山北麓,万松岭南坡,始建于明代,后因取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而得名。
明清年间,万松书院是当时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且位居杭城“四大书院”之首。
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选择在万松书院留下学习的身影,比如清代著名诗人袁枚。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梁祝的故事。传说男女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在此“同窗三载”,而后开始了一段哀怨凄美的爱情传说。
现在的万松书院也被称为梁祝书院,不少单身男女们会聚在书院里,品诗赏景。万松书院传统的国学文化气息,加上传奇的爱情故事,使之成为杭州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记者了解到,这次“梁祝班”的课程可以说是非常文艺范。内容包括经典诵读(国学、诗词)、书画习赏、琴韵初识、茶道心香以及插花怡情。
选择的上课地点就位于万松书院内的太和学堂,面朝西湖,门对钱江。原为南宋皇城遗址。
为了保证课程的小而精,本次开班名额非常有限,仅限单身男女各5人,报名时间截止至11月底。(完)
(2014-11-11 19:15:11)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