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外媒披露秘密文件称俄分裂乌克兰早有预谋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2月27日报道 外媒称,一家俄罗斯媒体援引一份所谓的战略文件称,早在时任乌克兰总统因抗议活动逃离该国之前,就已经有人建议俄罗斯政府分裂乌克兰、吞并亲俄地区了。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26日报道,据俄罗斯《新报》报道,这份吞并克里米亚半岛的“计划”大约在去年2月4日到12日期间递交到普京政府手中,此时距离乌克兰时任领导人亚努科维奇后来离开首都基辅至少还有10天。

从《新报》公开的部分文件内容来看,该文件敦促克里姆林宫“利用(乌克兰)国内不同地区的分离愿望,期望通过某种方式启动乌克兰东部地区并入俄罗斯的进程”。

普京曾表示,俄罗斯去年3月吞并克里米亚实属无奈之举,是所谓的乌克兰“违宪政变”的后果。此次政变推翻了亲俄领导人亚努科维奇,俄罗斯认为随后成立的乌政府威胁到以俄语为主要语言的克里米亚居民。

然而,最新披露的这份文件如果属实,就说明克里姆林宫早就考虑通过分裂乌克兰来巩固俄罗斯的经济和全球地位了。

虽然向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多个地区”提供经济援助是负担,但这份不具名的文件认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讲,收益将不可限量:我国将得到新的人口资源,高素质工业人才和运输专家也将唾手可得……如果将包括军工部门在内的乌克兰东部的工业潜力和俄罗斯军工部门结合在一起,我们就能快速、成功地帮助俄联邦武装部队实现军备升级”。

文件认为欧盟想要接管乌克兰,俄罗斯必须“阻止欧洲的地缘政治阴谋”,维持对途经乌克兰的部分天然气管线的控制权,避免丧失中欧和南欧能源市场,否则“我国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新报》称,据信这份文件的编纂工作得到了俄著名亲政府企业家康斯坦丁·马洛费耶夫的帮助,此人与乌克兰亲俄武装亦有交往。但有报道称马洛费耶夫本人对此予以否认。《新报》既没有说明哪位普京政府官员读过这份文件,也没有说明该文件是否得到采纳。但该报道称:“这份计划的内容与俄罗斯当局随后采取的行动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2月25日报道,据俄罗斯《新报》披露的一份文件说,早在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被推翻前,克里姆林宫就计划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和乌克兰东部地区了。

据这份文件称,亚努科维奇的倒台将是近在眼前的事情,内战可能接踵而至。最终,乌东部地区爆发了一场有来自俄罗斯的武器参与的冲突。

一贯以针对俄总统普京而著称的反对派报纸《新报》披露了这份文件的诸多细节。如果属实,这份文件将让克里姆林宫陷入糟糕境地,因为此前普京一直否认俄罗斯曾计划在亚努科维奇总统倒台前吞并克里米亚。

克里姆林宫的一位发言人试图结束这场争论,表示《新报》是“一派胡言”。《新报》并未透露谁撰写了这份文件。

24日,路透社还披露了一份日期为2013年6月的文件。文件称莫斯科担心在乌克兰失去影响力,并强调了俄罗斯将这个邻国纳入其经济联合体的计划。亚努科维奇的倒台挫败了俄罗斯的想法。

【延伸阅读】普京提醒乌克兰及时缴纳购气预付款

????新华网莫斯科2月25日电(记者岳连国)俄罗斯总统普京25日说,乌克兰向俄方缴纳的购气预付款只够支付3至4天的进口天然气费用,如果乌方在现有预付款用完后不继续缴款,俄方将停止向该国供气。

????普京当天与到访的塞浦路斯总统阿纳斯塔夏季斯会谈后对媒体说,如果乌方不及时缴纳预付款,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根据合同及附件规定将停止对乌输气,这将给俄经乌克兰向欧洲供气造成一定威胁。

????普京说,近一段时间,俄气积极与欧洲伙伴沟通,力求妥善解决上述问题。俄方不希望采取对乌“断气”这样的极端措施,但对乌持续供气情况将取决于乌方能否遵守“财经纪律”。

????谈到俄罗斯与欧盟关系,普京说,俄罗斯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潜力巨大,在和平利用核能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俄欧经济关系恶化不可避免会导致整个欧元区在中长期失去一定竞争力。但他同时表示,俄欧经济关系恶化对俄方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乌克兰拖欠俄罗斯天然气债务,俄方从去年6月16日起对乌方实行预付款供气机制。实行该机制后,俄方根据乌方提前支付的金额向其供应天然气。由于双方分歧难以弥合,俄方于去年6月切断了对乌天然气供应。10月30日,俄乌双方在布鲁塞尔就冬季输气过渡方案达成协议,乌方从12月9日起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2015-02-26 06:05:10)

【延伸阅读】普京表示俄罗斯与乌克兰不会爆发战争

????新华网莫斯科2月23日电(记者吴刚)俄罗斯总统普京23日表示,俄罗斯与乌克兰不会爆发战争。

????普京当天在接受全俄电视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同乌克兰爆发战争这种灾难性的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外界永远不要期望俄罗斯会同乌克兰爆发战争。最坏的事情是外界总是鼓吹俄罗斯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这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普京指出,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俄罗斯)签署的新明斯克协议必须得到执行,这是乌克兰局势回归稳定的有效途径。新明斯克协议不仅是俄德法乌四国领导人研究制定的,而且得到了国际法的地位。目前,从乌克兰东部局势来判断,没有必要就乌克兰问题再次举行俄德法乌四国领导人会谈。

????谈及克里米亚问题,普京说,乌克兰要求收回克里米亚是一种报复性的行为,并不存在将克里米亚返回给任何国家的问题。

????克里米亚半岛原为乌克兰行政区划,名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于去年3月经全民公决宣布独立并加入俄罗斯。俄罗斯已将其接纳为新的联邦主体。

????俄罗斯、德国、法国和乌克兰四国领导人2月12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就长期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综合性措施及乌东部地区停火问题达成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自15日零时起在乌东部实施全面停火、冲突双方不迟于停火后第二天开始撤离重型武器。目前,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武装冲突基本停止,但局部地区冲突仍很严重,停火协议未能得到有效执行。

(2015-02-24 06:32:22)

【延伸阅读】普京称预期乌冲突仍将持续 但激烈程度已大幅减弱

当地时间2015年2月17日,乌克兰杰巴利采韦附近发生爆炸。

视频:乌克兰东部冲突继续 乌军死伤30人来源:上海东方高清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外媒18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虽然乌克兰停火协议得到签署,但是他预期乌克兰东部一些地区的战斗仍将持续。

但是普京说,自停火从周末开始以来,战斗的激烈程度“大幅减弱”。

普京是在访问匈牙利时说这番话的。

他表示,希望乌克兰政府军和民间武装双方都遵守停火协议。

乌克兰民间武装称他们控制了纽德巴利切大部分地区。纽德巴利切是连接民间武装占据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铁路枢纽要地,民间武装和乌克兰政府都想攻占。

星期二(17日),激烈战斗在纽德巴利切持续了一整天,民间武装称他们控制了该市大部分地区。

监督停火的国际观察员一直无法进入。

普京说,这场冲突不能用军事手段解决,但是他表示,纽德巴利切发生的战斗是“可以理解”和“预测会发生的”。

他说,“我希望乌克兰当局不要阻止乌克兰士兵放下武器,”并表示他们如果投降应该被准许回家。

乌俄德法四国领导人经过艰苦谈判,于12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就长期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综合性措施及乌东部地区停火问题达成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自当地时间15日零时起在乌东部实施全面停火、冲突双方不迟于停火后第二天开始撤离重武器。

然而,乌克兰政府和东部民间武装依然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撤走重型武器更无从谈起。

16日,乌克兰政府军领导的“反恐行动”发言人雷先科说,在停火生效后的一天里,东部民间武装已经129次违反停火协议。

德国政府17日宣布,俄罗斯、德国与乌克兰的领导人已经就“具体措施”达成一致,允许欧安组织(OSCE)派遣观察员监督乌克兰的停火情况。

(2015-02-18 09:24:13)

【延伸阅读】德总理默克尔:普京明确表示不会让乌东部民兵失败

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 俄罗斯《莫斯科时报》网站2月10日发表题为《俄罗斯必须忘记雅尔塔,面对明斯克的现实》的文章,作者为政治分析家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全文编译如下:

10日,全世界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来自明斯克的消息。在明斯克,“诺曼底模式四国”(俄罗斯、乌克兰、德国、和法国)将努力达成另一个协议,即旨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实现停火的“明斯克协议2.0版”。美国不会参加,但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已在华盛顿与奥巴马总统会晤,弄清楚了奥巴马的立场。

美国与欧盟在乌克兰危机的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尽管公开场合他们都否认内部团结出现裂痕。

欧盟坚决反对战争在欧洲扩张,而且非常担心,所以正竭力尽可能快地找到政治解决这场危机的办法。因此,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公开反对直接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他们担心那会使冲突进一步升级,并导致更多的乌克兰军人和平民伤亡。

默克尔说,她与普京总统在莫斯科会晤之后,明白了俄罗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自封的“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遭受军事失败。欧洲主张与莫斯科展开外交对话,并继续使用制裁措施作为非军事的有效手段以及作为影响莫斯科的唯一可接受的途径。

奥巴马依然保持谨慎态度,迄今为止一直拒绝向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提供武器。然而,他目前面临着来自国会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国会决心增加更严厉的制裁措施和开始大规模向乌克兰政府运送武器,以此对俄罗斯政府作出更强有力的应对。

包括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在内的一些两党参议员批评默克尔和奥巴马的立场,并提议立即向乌克兰军队运送西方武器。鉴于莫斯科、乌克兰、欧盟、乌克兰分离主义者以及美国政府内部提出的方案大相径庭,很难想象出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莫斯科以怀旧的心情纪念雅尔塔会议70周年。1945年2月,盟军领导人在克里米亚会晤。为此,克里米亚今年举办了一场学术会议来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官员们甚至在里瓦几亚宫附近的一座公园里竖立起一座铜像以纪念“三巨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

此举立即招致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强烈抗议,因为在1944年5月,斯大林把他们(183155人,包括男人、妇女和儿童)全部驱逐出境,赶到了中亚。不过,仍有许多俄罗斯人怀念往昔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

在最近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发表讲话时,曾提到决定战后欧洲划分及其战后边界的1975年《赫尔辛基协议》40周年之事。

关于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和1975年的《赫尔辛基协议》,莫斯科现在强调大国对世界的划分及其势力范围的边界是不可侵犯的。美国及盟国则反驳说,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雅尔塔会议的意义已不复存在。

对美国及其盟国来说,《赫尔辛基最后文件》的最重要方面不是把欧洲划分成由东方和和西方分别控制的势力范围,而是强调从苏联势力控制下解放出来的欧洲国家的边界不可侵犯。

慕尼黑会议的与会国指出,这两件事牛马风不相及。回到雅尔塔时代和冷战的作法都是不可取的。今天的世界已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特别是现在不可能再像70年前那样无视人民的意愿。

2014年11月,在失去了克里米亚和东部地区爆发冲突的背景下,51%的乌克兰人赞成加入北约,只有25%的人反对。另外,57%的人愿意加入欧盟,而只有16%的人愿意加入俄罗斯的关税同盟。

摩尔多瓦的民调结果比乌克兰更加分化。2014年11月,51%的摩尔多瓦人赞成融入欧洲,49%反对。大多数摩尔多瓦人意欲本国保持中立地位。

根据不同的调查,在全体格鲁吉亚人中,63%到80%之间的人希望本国加入北约,超过70%的人支持加入欧盟。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都不支持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在联合国大会就一个有关2014年3月克里米亚举行公投的议案表决时,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和乌克兰都投票反对俄罗斯。

雅尔塔会议现在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真诚希望的那样,就算证明有可能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实现停火并按照自封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的模式建立一个亲莫斯科的飞地,俄罗斯也无法阻止历史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个个变成独立的主权国家。

莫斯科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这些国家身上,特别是因为它自己国内无力实现现代化,给潜在的伙伴们提供的东西也少之又少。(编译/宋彩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默克尔总理与普京总统交谈。

(2015-02-19 00:30:01)

【延伸阅读】普京不惧制裁?德媒:俄仍有中国等国的回旋余地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德国之声广播电台网站2月11日发表题为《北京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外交角色》的文章,作者是专栏作家弗兰克·西伦,全文编译如下:

涉及乌克兰危机时,欧洲与美国的利益截然不同。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讨论了各种应对策略,但此次访问并没有缩小他们立场的鸿沟。

这远远超过了标准的“好警察坏警察”游戏:默克尔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奥巴马却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要求这样做的压力。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几天前曾一语击中要害,当时他说,不管处于什么境地,俄罗斯都是欧洲的邻居,而不是美国的邻居。它更像是美国的头号敌人。

美国和欧洲长久以来在对俄罗斯制裁的问题上也一直存在分歧。柏林和华盛顿曾达成一项妥协,即通过加紧制裁、发出旨在让普京退缩的威胁,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孤立俄罗斯。但这样做不大可能奏效。

这是一种属于20世纪两极世界的做法。那时候,全世界被不可逾越的意识形态界线划分成两大阵营,而且各方总是指责敌方煽风点火加剧争议。这种做法根本无法解决冲突。其短视的世界观使得西方很纳闷,为何其制裁措施仍未使普京清醒过来。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而且也因为其余金砖国家。他们使自己与西方的对俄政策拉开了距离,因为他们要照顾自身的利益。

即便是西方国家2014年取消了俄罗斯的八国集团成员资格(G8主要包括西方最发达的国家和日本)但莫斯科在金砖国家组织中仍有自己的位置。金砖国家还包括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这些国家在普京需要时,谁都不会背叛他。与西方的想法相反,这些金砖国家不可能被控制。

对普京来说,这形成一个重要差别:给了他一个选择。中俄关系从未这么好。如此之好,以至于事实上今年春季两国将在海上举行联合军演。中国还是俄罗斯原材料的最大顾客之一。商贸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在过去一年里,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多项基础设施项目协议。他们不仅在联合铁路项目上合作,而且他们也在考虑不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

世界不再是由两个阵营组成。默克尔似乎比奥巴马更清楚知道这一点。新的全球局势决定着普京有周旋余地。只有一个普京有些依赖的第三方才真正能够让普京遵守秩序。这个第三方不是德国,而是中国。当北京发话时,普京不得不听。当奥巴马说话时,他可以巧妙地应对。普京知道,军事对抗是不可能的,因为欧洲人不会配合。况且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在乌克兰的冲突不继续升级符合中国的利益。即便是暂时的,也是第三方受益,因为目前欧洲的政策把俄罗斯推进了中国的怀抱。

中国还在犹豫要不要拍案发话。不过,中国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既不用效命于俄罗斯,也不用效命于西方国家。(编译/宋彩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俄方狙击手搜索目标准备射击。新华社发(线云强-摄)

(2015-02-17 13:58:00)

热门评论

华山真人 14
只要瓷器多拍横店抗日电视剧,就一定打败日本。拍一部横店抗日剧,就能消灭10000鬼子;拍十部,就能消灭100000鬼子;拍一百部,就能消灭1000000鬼子;要是拍一千部,就能消灭10000000鬼子。咱们十三亿人民每人拍一部,那日本还欠瓷器900000000000鬼子。瓷器就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新浪网友
回复TA
zhzw7749_wbk0s 13
俄罗斯采取分裂乌克兰的手段回击美国旗手的挑拨,没有任何不对之处。
新浪网友
回复TA
天天月明 10
英鬼会说人话吗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68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