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美智库关注解放军反间谍新举措:堵住网上泄密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3月6日发表文章,题目为《打击外国间谍行动的渠道》,作者为马克·马蒂斯,全文编译如下:

2月4日,中央军委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人员发布一项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虽然纲要提出了解放军基层建设政策上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变,但这一纲要和媒体的相关报道凸显了领导层和解放军对应对外国间谍威胁以及通过个人电子产品泄露机密的担忧。纲要中提到的与反间谍担忧相关的内容几乎都是中国政府已经提到过,或者是现有规章中涉及的内容。就像2014年秋天修订并通过的《反间谍法》一样,一再的修订和对这种规章制度的重申表明中国的反间谍机构看到了中国公民和军官许多令人不安的行为,以及一些他们无法解释或者查找泄密源头的敌对活动。从根本上说,这一纲要反映了中国的不安全感,改革开放前,外国间谍活动无法在中国展开,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却面临着越来越多能够接触到中国机密情报的外国间谍机构。外国间谍活动只是领导层提出的警告以及展开的一项强化安全的更广泛行动中的一个方面。中国领导人警告说: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

解放军这一新纲要提出从几个方面解决中国的间谍问题。首先,中央军委要求对具有官方身份的人使用手机、互联网上网以及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大多数外部联系进行更严格的控制。其次,纲要禁止解放军军官体罚士兵,命令他们替自己干私事,或者是现在已经被明令禁止的收受贿赂,这些做法损害了军队士气。第三,纲要扩大了背景情况审查的范围,包括对心理状况的评估。心理筛查是国际上的安全检查的通用手段之一。

泄密多发生在网上

新纲要没有提出多少新内容。如果有些观察家认为有些规定已被记录在案也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中国领导人一直强调需要更好地保护国家机密。2014年9月,在发布一项有关加强军事信息安全的意见前,中国领导人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而且大约5年前,当时中央军委也发布了一份加强解放军信息安全的意见文件。

个人电子产品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一直困扰着解放军,而且中国已经意识到所谓的“公开渠道”,例如网上论坛,可以满足大部分外国情报需求,包括有关中国的情报。2009年,保密工作人员强调了3G手机的威胁,以及它们的新功能对在军事设施中保守秘密所带来的麻烦。

2014年互联网带来的间谍问题可能说服军方领导层,安全部门和反间谍机构对付网上间谍行动时遇到的麻烦已经持续了太久。2014年春天,中央军委下发了一份意见,提出加强保护敏感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意识。大概并非纯属巧合的是,中国媒体也强调了国家安全部下属的广东安全机构打掉一个网上间谍团伙的行动,这一团伙成员涉及20个省的40多人。中国的一家媒体机构大约同一时间也报道说,中国70%的泄密或者机密被窃取的案例发生在网上。根据最新发布的纲要,这其中可能包括商业猎头、聊天室的参与者和社交媒体联系人。据中国国防大学的一位不具名的专家说,中国自2000年来逮捕的200多名间谍中的许多人(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都是在网上活动的。

执法力度继续加大

此次发布的纲要还应当放到2014年11月通过的《反间谍法》的大背景下去看。随着涉及政府和军事人员的规章制度愈加严格,而且界定更加清晰,反间谍机构也拥有了更大的职权范围,而且不再需要证明泄密者与外国或者海外组织有联系。拥有被认为是国家机密的信息或者在公开的论坛中传播这些信息就可以被视作间谍行为。

中国评论人士指出,《反间谍法》加强了法治。官方媒体称《反间谍法》以1993年的《国家安全法》为基础,包含了实践中证明有效的新规定。这些新规定中包含有权没收从间谍活动中获得的经济或者物质好处。

《反间谍法》中的一条新规定就是加入“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也算作间谍行动。尽管这可能与国家安全机构不时曝光的某些私人侦探网有关,但这条规定可能更多地与网上军事论坛有关。中国的军迷定期找出令人感兴趣的中国军队的新动向,并交换有关军事硬件和设施的图片。这些资料对于西方分析很有用,中国有关部门似乎无法足够快地删除此类信息,以阻止敏感情报泄露。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从纲要发布的背景来看,中央军委的规定和他们采取的堵住安全漏洞的措施是一项更大行动的一部分,这反映出中国反间谍任务的艰巨。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孙建国(音)最近在中央党校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证实了这一点,提出了国内和国际安全环境之间的联系。他列举了政府在国家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提到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一系列新的国家安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颁布,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央军委的新规定。

这些事件还表明了中国对待反间谍行动方式的演化。1979年,邓小平以“打开窗户”的讲话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1983年,他成立了国家安全部——将党的情报部门与公安部的反间谍部门融合起来,这是为了“装上纱窗”将害虫挡在外面。中国网络是一扇更大的窗户,通过这扇窗户中国的国家机密可以更快、更难以察觉地流出。解放军修订后的纲要和《反间谍法》解决了难以察觉的泄露这一部分。(编译/刘晓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青岛男子被境外间谍策反偷拍航母基地被抓。(图片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河北男子向境外间谍提供500多张“辽宁”舰照片

原标题:市国安局破获两起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案

潜伏、刺探,很多人会以为这些是影视剧的情景。实际上,间谍活动离我们并不遥远。大连是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东北亚区域的重要航运枢纽,也是我国军事战略要地。在美国重返亚太的国际大背景下,东海、南海冲突加剧,海军迎来了建设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大连地区国防科研单位涉及海军装备生产、实验的任务空前繁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大连地区国防军工领域作为重要目标,多路出击,明暗合围。去年,大连市国家安全局破获了两起为境外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案。

2014年4月,在我市某大型企业,一名工人的异常举动,引起了我市国家安全机关的注意。

经查,此人姓韩,瓦房店人。据韩某交代,他进入重大军工项目生产现场拍照是受一名“记者”的指使,这名“记者”实际上是国家安全机关早已关注的境外间谍人员。那么韩某是如何与境外间谍人员联系上的呢?韩某说,他曾经在网上发布过求职信息。

2014年3月,一个陌生的微信用户主动联系他,自称记者,以需要新闻报道材料为由,指示韩某到某军工企业就业,表示提供军工项目的照片就可以获得资金。

在这名境外间谍人员的指使下,韩某利用工作之便,多次进入敏感区域,拍摄大量军事目标照片传到境外,并到北京对国防配套产业技术项目推介会现场进行同步录音和拍照,又专程前往葫芦岛拍摄了另一项重要军事目标。短短几个月,韩某因此获利超过9万元。

经查,韩某共向境外人员非法提供重要军事目标照片数百张。

张某是河北籍来连人员,2014年4月,他用手机聊天时收到了一个陌生人的交友申请,对方自称境外杂志社编辑,想要聘请张某兼职为军事舰船专栏提供“辽宁舰”照片。受“兼职”的优厚报酬吸引,张某开始为对方工作。

到2014年8月张某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共向对方提供“辽宁舰”照片500多张,对国家军事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辽宁舰出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新华社发

(2015-03-10 07:48:00)

【延伸阅读】中国网民频陷境外间谍圈套:多为约稿交友等形式

参考消息网3月11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中国媒体报道说,一名中国男子在一起间谍调查中因为出售该国首艘航母500多张照片被抓,这是又一桩网民被控遭到外国情报机构利用的案件。

据法新社3月10日报道,媒体报道说,这名男子姓张,在网上被一个自称“境外杂志社编辑”的人联络,自此开始拍摄辽宁舰的照片。辽宁舰是在购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基础上修整改装而成的。

张某是去年警方在大连逮捕的两名涉嫌泄密的男子之一。大连是中国东北部港口,辽宁舰在2012年服役前就是在这里整修的,服役后也定期在这里保养维护。

张某对辽宁舰的拍照从去年4月份持续到8月份,去年8月张某被采取强制措施时,有关部门发现他已经拍摄并交给联系人500多张照片。

另一名男子姓韩,报道说,韩某因为拍摄中国军事装备从某“记者”手中获利9万元人民币。

报道说,这名“记者”实际上是国家安全机关早已关注的境外间谍人员。报道没有具体说明这名间谍嫌犯为哪个国家或组织效力。

报道称,中国奉行极为严厉的国家安全政策,国内媒体此前曾报道过该国网民在网上求职交友时受到外国间谍的“引诱”。

中国媒体去年11月报道,一名中国男子在青岛被捕,原因是向外国间谍出售军事装备的照片。

去年5月,中国媒体报道称广东的一名男子因为向境外间谍情报机构泄露军事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上周,北京宣布今年国防预算增幅为两位数。报道称,近年来中国快速扩充军力,让邻国感到不安,并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使后者调整外交政策向亚洲倾斜。

去年11月,中国通过了反间谍法,旨在维护国家安全。

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指出,当前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10日报道,大连市国家安全局3月9日宣布破获两起间谍泄密案,其中一名涉案人员向自称为“境外杂志社编辑”的人提供了500多张辽宁舰照片,另一人则刺探了辽宁省葫芦岛市的“重要军事目标”。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和8年。

据中新社引述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锋线”节目报道,经大连国家安全机关调查,该市来自瓦房店的某大型企业的一名韩姓工人涉嫌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据韩某交代,他进入重大军工项目生产现场拍照是受一名“记者”的指使。

据报道,2014年3月,一个陌生的微信用户主动联系到韩某,自称记者。在其指使下,韩某利用工作之便多次进入敏感区域,拍摄大量军事目标照片传到境外,并到北京对国防配套产业技术项目推介会现场进行同步录音和拍照,又专程前往葫芦岛拍摄了另一项重要军事目标。韩某在短短几个月因此获利超过9万元。

在另一案中,河北籍人士张某在2014年4月用手机聊天时收到了一个陌生人的交友申请,对方自称“境外杂志社编辑”,希望聘请张某兼职为军事舰船专栏提供辽宁舰照片。

到2014年8月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张某共向对方提供辽宁舰照片500多张,其他敏感照片200余张。而在此期间,张某也收取了对方的经费4万余元。

大连市国安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接触初期,间谍人员多以媒体约稿、兼职招聘、网络交友等身份出现,以降低目标人员的戒备心理,同时也会以金钱和美色为饵,引诱目标上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辽宁舰出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新华社发

(2015-03-11 12:56:58)

【延伸阅读】专家:间谍脸上不写字 普通人别成敌对势力牺牲品

间谍脸上不写字 公民心中应有墙

当他们对你的简单付出给予超出预期的高额回报时,你应该有基本的警惕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于今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国青年报》于12月5日为此专访有关专家谈普通公民如何防范间谍,在网上引起舆论的广泛热议。许多人不禁惊呼,原来间谍不仅仅在电视剧里,他们距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

事实上,在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背景下,有一处隐秘战场却硝烟弥漫,这就是谍报战线的较量与斗争。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披露普通中国公民被外国间谍拉拢、策反的案件,可惜的是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恶意出卖国家秘密,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滑入犯罪的深渊。

国家一方面要对主动出卖秘密的人严厉惩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普通公民免遭间谍策反。

国家秘密覆盖的领域是比较广泛的,并不是只有政府和军队关键部门才有失泄密的风险发生。从目前披露的间谍案来看,被策反的人群中年轻的学生和打工者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里面有他们涉世未深、警惕性弱的原因,更有相当多的人并不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情正在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

所谓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包括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事项,国防建设、外交活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涉及国家安全的秘密事项,以及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秘密事项等内容都属于国家秘密。

国家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领域中国家秘密的范围,避免一些糊涂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相关资料和信息泄露出去。政府要在军事禁区和重要军事目标附近设立警戒区域,告知普通群众不要靠近观察和拍照、录像及进行文字记录,提醒其相关行为将会触犯法律。

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普通公民的防范意识。对于学生、工人这样便于集中组织教育的单位应当加强反间谍相关内容的国防教育,对社会零散人员可以利用社区、街道等相关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对重要军事目标所在地域社会群体的国防教育要格外重视,这些省市事实上也是间谍案的重灾区。

国防教育的形式还可以多样些、活泼些,生硬的标语和强制地灌输都不会轻易进入年轻人的内心。必须要多多利用网络、电视和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和剖析相关典型案例,寻找针对学生、打工者等定向人群的合适教育方式,让更多的人树立防间保密的观念。

普通公民也需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间谍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他们可能是从国外归来与你很久没有联系的“老同学”,可能是向你发出聘书的某境外“咨询机构”,也可能是在网络上与你聊得十分投缘的“网友”,他们全披着友善的外衣,没有一个人脸上写着“间谍”两个字,所以你很难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来。

但如果有间谍盯上了你,可以确定的是你一定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想要的东西。当他们看似无意却其实有心地向你打听国家相关重要政治、军事、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信息时,当他们对你的简单付出给予超出预期的高额回报时,你应该有基本的警惕意识,并对自己及对方的行为进行认真的判断。

一旦他们要求你提供只有内部人员才可以查询的资料,要求你前往附近某一军事基地进行拍照和观察,或者要求你执行其他情报活动时,大多数普通人应该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偏离正常的轨道。此时,你需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

千万别相信对方的许诺,你只不过是被对方诱惑利用的一只“肉鸡”,到关键时刻对方不会牺牲自己去保护你。更别相信靠出卖国家秘密就会致富,相反,你为此可能失去自由甚至生命。这时候,大部分间谍将会撕下自己伪善的面具向你露出狰狞的嘴脸。请不要惧怕,你应当第一时间向附近的国家安全机关报案。

国家将为及时停止情报活动的普通公民提供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已经明确,“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的,只要及时向有关机构自首,“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所以,如果你遇到疑似间谍行为,或者正遭胁迫从事出卖国家秘密的情报活动,请记住:立刻停止,任何时候都不晚。如果你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犯罪,却依旧与境内外间谍机构或个人相勾结危害国家安全,等待你的将是公正的审判和严厉的制裁。

在防间保密这件事上,需要政府和民众一起努力,以避免让境内外间谍机构和组织破坏个人的发展、威胁国家的安全。希望每一个普通公民都不要成为敌对势力情报活动廉价的牺牲品,让我们一起共享祖国美好的和平生活。

(作者房永智 单位:工程兵学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军迷“爬墙党”(图片源于网络)

(2014-12-12 11:05:00)

【延伸阅读】美间谍船潜伏中国近海 助侦察攻击中国核潜艇(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海军“考彭斯”号导弹巡洋舰。

黄海、南海从来都不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海域。去年12月,美国巡洋舰“考彭斯”号近距离跟踪中国“辽宁”号,被一艘中国登陆舰拦截。实际上多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海上侦察活动从未停止过,中国海域附近总会出现美国间谍船、间谍飞机的身影。

依据侦察对象和目的的不同,美军在黄海、东海、南海方向的侦察侧重也有所区分。如黄海方向主要针对中国海军北海舰队,主要侦察内容包括核潜艇出海通道附近的海底地形地貌、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海流、潮汐等海洋环境信息。美国的间谍船根据任务分得很细,有海洋地理勘测舰、海洋监视船、缉毒情报船、潜艇支援舰,还有导弹测量船、声呐研究船、海底电缆修复舰、潜艇导航实验船和弹道导弹监视船。

美军海洋监视船有4个级别12艘,其中的“鲍迪奇”号主要负责亚太地区的情报搜集。“鲍迪奇”号上的拖带式海底声呐更是如同“情报吸尘器”,把所经之处的海洋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所搜集的情报主要供美国的战略核攻击潜艇主动进攻或者拦截他国潜艇之用。

“鲍迪奇”号的前身是1929年由丹麦哥本哈根船舶建造公司建造的客轮,美国海军1940年购得该船后立即改装成海上间谍船。老“鲍迪奇”号在退役前先后获得了3枚作战星勋章。新一代“鲍迪奇”号排水量5000吨,1996年7月下水,上有船员25人,“科研人员”30人,多为美国海军资深间谍专家,舰上的实验室面积4000平方英尺,实验室的设备可以当场检测出海水取样的结果,并且同步发送到美国国防部的相关情报机构。

美军的导弹监视船有两艘,即“观察岛”号和“无敌”号。此外美海军间谍侦察船还有坚强级侦察船、胜利级侦察船、完美级侦察船。权威人士透露,为了掩盖真实目的,美国的间谍船都打着各种民间机构的旗号,工作人员对外也统称为“民间科研人员”。(魏庆)

(2015-03-04 08:53: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