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俄媒:逾30位各国元首确认参加俄胜利日庆祝活动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3月17日报道 俄媒称,俄罗斯已了解哪些国家的领导人将参加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庆祝活动。3月初确认参加的国家元首已超过30人。

据俄罗斯卫星网3月17日报道,俄外交部消息人士称:“俄向众多国家元首和组织领导人发出了邀请,2015年1月底有20位领导人确认参加在红场举行的庆祝活动。3月初,确认参加的领导人达到了30多位。”

据报道,有关贵宾的消息将在3月底揭晓,显然,较之欧盟各国的领导人,亚洲国家、中东、独联体、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的领导人更积极地接受了邀请。

消息人士称,预计出席庆祝活动的有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中国、越南、朝鲜、荷兰、希腊、埃及、以色列的领导人。现在尚不能确认法国总统奥朗德能否成行。

据报道,乌克兰参加活动的形势则很复杂。其一些国会议员将前往莫斯科参加庆祝活动。自称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也将参加庆祝活动。

此前,俄驻欧盟代表弗拉基米尔·奇若夫称,欧盟领导人,包括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都受邀参加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他们自己决定是否出席庆祝活动。

此前有消息称,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表示,在克里米亚及乌东部地区形势这样的背景下,参加5月9日的庆祝活动不合适。德政府官方代表斯特芬·塞伯特表示,代替出席庆祝活动的是,5月10日默克尔将与普京在莫斯科向无名烈士墓共同敬献花圈。

【延伸阅读】法媒:默克尔拒绝参加莫斯科二战胜利日阅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总理默克尔

参考消息网3月12日报道 法媒称,鉴于俄罗斯的乌克兰政策,德国总理默克尔拒绝参加莫斯科二战胜利日庆典,但将于5月10日向莫斯科无名战士墓献花。据德国电视一台报道,因不满俄罗斯的乌克兰政策,默克尔总理拒绝了俄国总统普京发来的参加5月9日莫斯科二战胜利日70周年红场阅兵典礼,但将于5月10日在莫斯科无名战士墓前和俄国总统普京共同献上一个花圈。政府发言人周三在柏林表示,普京已同意了这一计划。

据法国世界之声电台网站3月11日报道,1945年5月9日是二战在欧洲大地结束的日子。俄国每年都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庆典,欢庆这一打败纳粹德国的胜利日。俄方近年来邀请德国总理参加庆典,被视为是战争仇敌和解的象征。首位参加莫斯科庆典的德国总理是施罗德在2005年。默克尔上次参加庆典则是在2010年。

自乌克兰危机以来,德俄关系日趋紧张。柏林表示,鉴于乌克兰当前的局势,默克尔不可能参加5月9日莫斯科胜利日阅兵。但为了维护和解象征,默克尔决定于次日前往莫斯科献花。

德国电台表示,默克尔5月9日不去莫斯科,是向乌克兰打出了一个重要信号。但5月10日还是去莫斯科,则既显示了默克尔的外交才能,又显示了她对和解的重视。

(2015-03-12 09:10:14)

【延伸阅读】俄罗斯:胜利日阅兵是国家传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阅兵庆祝胜利日,装有“白杨-M”导弹的车辆经过莫斯科红场。

《参考消息》驻莫斯科记者吴刚报道 1941年至1945年,苏联军民经过4年浴血奋战,以牺牲2700万人的代价战胜德国法西斯。自1945年起,苏联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并举办各类纪念活动。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沿袭了这一传统。现在,卫国战争胜利日是俄罗斯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在胜利日这天举办阅兵式是俄罗斯的国家传统,俄罗斯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举办胜利日阅兵的意义。普京曾指出,举办胜利日阅兵最突出的意义在于,通过展示强大的武力,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向外界宣示俄罗斯强大的国防力量,遏制敌对势力对俄罗斯的侵略企图。

按照惯例,俄罗斯的阅兵式基本是“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1995年,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了永久纪念胜利日的法令,规定5月9日为全民性节日,全国放假一天。从这一年开始,每年的胜利日俄罗斯都要在红场上举行阅兵式。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胜利日庆祝活动越办越隆重,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举行各种大型庆祝活动。

2005年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当年举办了自苏联解体以来最大型的纪念阅兵,邀请了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1500多位参加过战争的老战士以及俄各界代表和其他外国客人约8000人参加活动。

2010年卫国战争65周年,俄罗斯在18个城市举行阅兵式,24个城市举行士兵游行活动,共10万名军人参加。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全境同步阅兵活动”,横跨俄罗斯辽阔领土,10余个时区的所有阅兵式都在莫斯科时间5月9日10时开始。

除举行阅兵式外,俄在胜利日这一天还会举办很多其他庆祝活动。在俄罗斯众多的节日里,胜利日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新年。每年刚进入5月,俄罗斯各个城市就洋溢着节日气氛。首都莫斯科的道路两侧草坪装点着鲜花,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撤下,换上庆祝胜利日的宣传画或者缅怀光荣历史的老照片,主要街道两旁飘扬着旗帜,上书“胜利日万岁!”“向老战士致敬!”等口号。

每年胜利日前一天,俄罗斯总统会带领政要和社会各界人士到红场的无名烈士墓前敬献花圈,进行官方悼念活动。

胜利日前后几天,俄罗斯全国各地都会举办文艺演出、群众集会等其他庆祝节日的活动。俄罗斯各主要电视台不断播放二战纪录片、战争题材老电影、二战老兵访谈等。莫斯科等城市在胜利日当晚还会鸣放礼炮。

俄罗斯普通民众也会自发地庆祝这个节日。胜利日当天,在俄罗斯许多城市的卫国战争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前,敬献鲜花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此外,在很多城市街头,一种橙黑条纹相间的丝带是胜利日前后的一道亮丽风景。人们的手腕上、胸前、背包上、私家车的反光镜上、小区的铁栏杆上,甚至婴儿车上,随处都能见到这种丝带。这种丝带名叫“乔治丝带”,橙色代表火焰,黑色代表硝烟,象征着俄罗斯人对先烈的追思和对胜利的自豪,近年来成为纪念卫国战争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高调庆祝胜利日,是为了向世人展示国家的强大和稳定的国内局势,塑造大国形象。此外,通过缅怀战争年代的胜利和英勇事迹,可以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

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政府计划邀请世界多国领导人赴俄出席相关纪念活动。届时,俄罗斯会在全国范围内举行阅兵、游行等庆祝活动。

据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表示,一个由60名中国军人组成的代表团将赴红场参加阅兵。这将是中国军人首次获邀参加俄罗斯胜利日阅兵。

中俄两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中俄两国要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办好一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共同维护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

(2015-02-11 14:44:00)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中国胜利日阅兵是否邀安倍引热议

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中国今年将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尽管这次阅兵明显针对日本的右翼化倾向,但中国媒体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网民表示支持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加阅兵式。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29日引述中国《解放军报》网站报道,在1月29日下午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面对多位记者关于今年9月3日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的问题,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并未否认阅兵这一消息。他说,相关信息外交部已于日前发布,目前没有更多信息。

据共同社1月29日报道,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何振良1月29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表示中国将于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之际举办相关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唤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和平的珍惜。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9日报道,中国今年将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尽管这次阅兵明显针对日本的右翼化倾向,但中国媒体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网民表示支持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加阅兵式。

有网民在跟帖中说,邀请安倍参加中国阅兵可以“让安倍学学历史,回忆回忆自己国家曾经犯下的错”。但也有网民指出,这一想法不符合实际,“一是中国不可能邀请安倍,二是即使邀请安倍也不可能来”。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9日报道,一些内地外交问题观察人士说,中国应该邀请日本领导人出席一场将于北京举行、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的大型阅兵活动,但一些日本分析人士将这场活动斥为霸道外交。

一些观察人士说,中国应该仿效在欧洲举行的邀请德国参加的纪念活动;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谨慎从事,以免让北京和东京尴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廉德瑰说,中国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阅兵活动是合适的,尽管安倍可能不会接受邀请。

他说:“如果不邀请安倍,会给人留下中国有意将日本排除在外的印象。”

廉德瑰还说:“如果中国不邀请安倍,将有悖外交礼仪。”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对中国门户网站新浪网说,中国应该邀请安倍。

他说:“起码我们会做出邀请,至于是否来是他们的事情,我们作为主办方,应该是一个开放和解的态度。”他说,此次纪念活动是两国解决历史争端的一个“机会”。

但北京大学研究日本问题的梁云祥教授说,此次活动会引发反日情绪,因此问题很棘手。

他说:“两国都不希望给双边关系制造更多麻烦。任何事故都会导致最近有所改善的双边关系出现倒退。”

在传出中国将举行大型阅兵活动、同时“震慑日本”的消息后,一些日本分析人士斥之为霸道外交。

福井县立大学教授岛田洋一说:“中国显然是在炫耀武力、试图威吓日本,但我认为安倍将不为所动。”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月28日报道,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今年中国似乎打算举行阅兵式,以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

香港政治分析人士金钟说,该计划“表明习近平有雄心,他对自己有强烈的自豪感”。

《人民日报》说,阅兵式将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并向日本政府发出信息。二战期间曾侵略中国的日本最近寻求放宽战后和平宪法对自卫队活动的一些限制。

但金钟认为,阅兵式并非专门针对日本。他说:“它更多的是和习近平的外交政策雄心有关。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支撑下,习近平想要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式上。新华社发

(2015-01-30 11:58: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