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武装侦察直升机飞行首秀 可载兵王特种作战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当前,中国陆军航空兵的实力正在迅速的壮大,直-10与直-19大规模列装的同时,大家都在关注重型武装直升机什么时候会到来,但很少人关注陆航部队是否还需要一款比直-19更轻的飞机呢?
在不久之前的天津直博会,珠海航展首次亮相、却未能尽兴展示的直-11WB得到了的充足的展示空间和时间,通过飞行表演展示了它的优异性能。今天,北国防务就来说说直-11WB是否有资格去“参军”。

前几天在天津直博会尽情表演的直-11WB
直-11WB有个高级的绰号叫“鵟”,据说没文化的人是读不出来的,这当然也包括小编。鵟是一种在我国分布广泛的小型猛禽,飞行速度快,机动灵活,直-11WB的飞行表演也具备相同的特点:其轻巧的机身在空中做出的各种飞行动作非常自如敏捷,加速、跃升、倒转等丝毫不输更大型的直-10和直-19。再加上直-11WB两侧挂架下方挂载的2枚CM-502KG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和4枚TL-2激光制导空地导弹,更彰显了该机如鵟一般凶猛的攻击力。

在陆航服役的直-11,主要用于教练
其实,对于直-11WB的研制,外界一直存在很多争议。从直-11进入到中国陆航部队服役开始,该机就只作为轻型教练直升机使用,主要用于飞行员培训,而并没有真正进入到作战部队服役。相对于其他大批量装备作战部队的直升机型号来说,仅作为轻型教练直升机的直-11得到的陆航订单毕竟太少,国内民用市场以及国外市场的拓展也不尽如人意。为此,中航直升机所和昌飞公司自筹资金,又研制了直-11的专用武装侦察型直-11WA,并且多次参加珠海航展和天津直博会。
虽然经过一系列努力,直-11WA专用武装侦察直升机的国内外市场却依旧很难打开。为此,中航直升机所和昌飞公司再次对该机进行大改,尤其是前机身重新设计,大幅增加了飞行员的视野,光电观瞄转塔的体积更小且安装在机头下方,换装更大功率的新型涡轴发动机,最大武器挂载可以达到500公斤左右。由此,便诞生了中国新一代2吨级轻型专用武装侦察直升机直-11WB。

直-11WB的结构布局从这个角度可以看的清楚
其实,单就战场侦察和攻击能力来讲,直-11WB无论是与直-19,还是与国外同类型号相比,都没有太大的技术优势。为了提高该机的竞争力,中航直升机所和昌飞公司在直-11WB的研制中融入了“信息融合、网络中心战以及空地一体战”等理念,使其不再仅仅只是一种侦察和攻击平台,而是整个高度信息化作战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中航科研人员所设想的这个作战体系主要包括直-11WB、机载无人机、侦察攻击网络设备以及地面站等单元。而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直-11WB就展示了挂载和发射机载无人机的能力。在此次天津直博会上,直-11WB重点展示的是其出色的飞行性能和攻击能力。
除了中航所展示的直-11WB网络化和信息化作战能力,笔者认为该机还具备很强的特种作战潜力。目前,中国陆航已经装备了数量可观的直-10和直-19两种专用武装直升机,但是还缺少一种类似于美国AH-6/MH-6“小鸟”那样的轻型特种作战武装直升机。随着中国陆军特种作战力量建设的快速推进,事实上很需要这样一型特战航空装备,而直-11WB担任这一角色可谓再合适不过了。

直-11WB采用四座设计,使用灵活
直-11WB采用四座设计,除了必要的飞行员以外,可以搭载3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这一点是直-10和直-19所无法做到的。直-9系列通用直升机虽然也可以搭载多名特战队员,但是直-11WB的外形尺寸和目标特征更小、机动飞行更加灵活,攻击能力方面也不弱于前者,能够更贴合特种作战的需要。
此外,直-11WB本身所具备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作战能力也能够给予在敌后渗透作战的特战队员们以足够的支持。比如,该机所挂载的无人机就可以让特战队员们更好的掌握战场态势,以便制定最优的作战计划,达成作战目标。

直-11WB能作为现役直-10/11的有效补充
如果直-11WB能够进入我军服役,再加上直-10和直-19,基本上就构成了从2吨级到4吨级、6吨级的专用武装直升机装备体系。未来,随着直-20的研制成功,在其基础上衍生出10吨级重型专用武装直升机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这样,中国专用武装直升机装备体系就将更加完整、强大。(作者署名:贞观工作室)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