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印军若实现美械化对其自身是喜是忧?

参考消息

关注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陈虎)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9月26日访问印度,双方表示,要加强未来的军事合作,美同时表示要向印出口一系列先进武器装备,如海上卫士无人机、向印移交F-16生产线、在印度建造航母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甚至向印转让航母的电磁弹射技术。

如此一来,未来印军队可能实现美械化。印军实现美械化,对印来说是喜是忧呢?

美对印全面开放先进武器装备的出口,明显有精明的计算。美出口武器装备,特别是大宗高端武器装备,都附带政治和外交用意。印虽执行不结盟外交政策,但长期以来,印和俄罗斯走得很近,印军的武器装备长期以来都是俄械。美要是能把它的武器装备打入印军,无疑将会在俄印关系之间打下一个楔子。

当然,美的算盘不光是外交、政治上的,经济上显然也有重要的考量。印是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大户”,拿下这样的“大户”对美军火商来说无疑是利好的消息。美通过开放军火出口,既能取得巨大的外交、政治收益,也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

从印的角度来说,购买美尖端武器装备,实现了武器装备来源的多元化。印一直坚持武器进口渠道多元化,但随着欧洲尖端武器装备研发走下坡路,印军装备俄罗斯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给印带来不少问题,一方面是武器准备的技术水平、维护保养等方面的问题,再是因为武器装备进口的单一化,特别是在重大武器装备平台上,在商业的讨价还价上显然得不到最好的结果,因为这是俄的卖方市场。所以,从印度的角度来说,有新的武器装备进口渠道,显然是好事。

可如果真正实现印军美械化,恐怕印自己心里也要打鼓。印军美械化,在政治外交上就要受到美的影响和控制,印在这方面不能不考虑。

另外,美造装备价格不菲,如果全面实现美械化,印付出的经济代价远比俄造要高得多。且印军长期使用俄国造,现在突然改成美国造,还有一个适应的问题。

印一直希望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真正的大国地位,轻易和另一个大国绑在一起,变成别人的棋子,这是印战略决策层不愿看到的现象。但美军火对印的诱惑力又确实是太大,特别是一些高端武器装备平台,如航母,美愿向印提供这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技术转让,显然是印梦寐以求的事。

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是先进装备重要,还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重要,印自己的打算肯定是对先进技术、先进装备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同时又继续保持自己政治外交独立。但是,从美来说,恐怕有更多的手段来打破这样的平衡。

所以,印军实现美械化,恐怕远不像大家想得那么简单,印的战略决策者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全面的衡量和平衡,另一方面也要看双方进一步的博弈,看谁的手段能更高明。

【延伸阅读】英媒:美国防部长访印深化军事关系 系特朗普上任后首次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 英媒称,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9月26日与印度领导人举行会谈讨论深化军方联系,包括有可能出售美国喷气式战斗机和无人侦察机。

据路透社9月26日报道称,马蒂斯是特朗普上任后首位内阁级访印官员,他将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报道称,印美两国联系迅速紧密,在过去十年里,新德里撇开其传统的军火供应国俄罗斯,从美国购买了150亿美元的武器。

双方的首要议题是推进完成美国政府6月份批准的向印度海军提供22架“海上卫士”无人机的交易。这是美国首次准许向非北约盟国出口这种武器。

印度海军谋求用无人机来帮助其在经常印度洋进行持续时间更长的侦察。

印度空军还提出购买90架“复仇者”武装无人机,专家称它可以派这种无人机开展跨境打击,例如打击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一侧的激进分子营地。

消息人士指出,像这样的交易需要白宫和国会的批准。巴基斯坦可能会认为这种交易有损局势稳定。

马蒂斯出访前,五角大楼强调了印度在该地区的更广泛作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6日,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左)与印度国防部长西塔拉曼在新德里举行会晤前握手。(法新社)

(2017-09-27 13:43:18)

【延伸阅读】军情锐评:要军费不忘自我吹嘘?印智库对比中印空军装备藏玄机

参考消息网9月29日报道 (作者/马骐騑) 近期,印度空军在装备采购和设施更新方面动作频频。除高调宣布计划从美国引进大型军用无人机,以及公布了由美国向印度转让F-16多用途战斗机生产线以供印度自主生产该机型外,印度又盯上了中国,由一家有印度空军背景的智库发布了名为《来自中国的空中威胁》的报告,力图对作为“假想敌”的中国空军作出“全面判断”。笔者将选取该报告的重点内容和观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出炉这篇报告的印度智库的背景。编著该报告的印度智库名为印度空中力量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由印军将领、外交与情报官员组成的智库。该智库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防务安全、军工和国际战略问题,兼为印度政府和军方高层提供政策咨询。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担任该中心主任职务的人选,均系印空军退役高级将领,而该智库的研究内容也多涉及空军相关议题。此次出台的《来自中国的空中威胁》,其作者就是一位长期在中印边界地区服役的印空军资深军官。由此可见,该智库及其出台的报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印空军领导层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值得我们加以重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印度空军苏-30MKI战斗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专业研究者还是业余爱好者,用以评判军力的最直观手段都是对于装备数量和类型的直接罗列和比较。印度智库的报告也不例外。该报告甫一开篇,即列举了中印空军的飞机数量。报告认为,中国空军共装备2139架各型军机,其中3代战机593架。而印度空军共有866架作战飞机,其中428架为包括苏-30、米格-29、幻影-2000和米格-21战机在内“具有超视距打击能力”的战机。因此,单就数量而言,中国空军对印度空军形成2.5:1的优势,对印空军形成了数量优势。

尽管这一数量对比看似简单明确,却在笔者看来充满了各种“槽点”。例如,印度空军将中印双方现役的3代战机加以单独对比,足见印军对于现代化战机的作战能力的重视。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印空军装备的米格-21战斗机也在3代机里“浑水摸鱼”,不禁令人感到疑惑。尽管印空军装备的米格-21战斗机经过升级改造后,确实具备一些3代机作战能力,但其飞行性能、航电设备和挂载的武器均与真正意义上的3代战机相去甚远。

以军用战机为代表的空军装备,只是空军战斗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装备自身的性能,需要与飞行员/建制部队的作战训练、空军装备的维持和保障能力相结合,才构成了完整的战斗力。如果说在部队训练方面,印空军历来能保持高水平的作战训练水平,且实战经验也比较丰富,然而在装备保障方面,印空军的表现则远没有那么乐观。战机的妥善率低素来是印度空军的顽疾。由于对作战装备保障不力,如苏-30MKI和幻影-2000等印空军主力战机的作战部署数量一直远低于装备数量,大量现代化军机在维修厂里消耗寿命。除维修保障力量薄弱外,印度空军“万国牌”的装备现状更加剧了这一困难。由于各国战机均有一套各不相同的维护保障和运用规范,在平时的管理和维护中兼顾各国机型有着重重困难。而印空军自身贫弱而低效的保障力量,自然无力承担这一“高难度课题”。

在对比中印空军的装备数量后,印度智库的报告还不忘对于双方空军的装备结构进行对比。中印空军的主力——战斗机的对比前文已经述及,因此报告把注意力放在了中印空军装备的各型特种机上。报告认为,中国空军特种机机型结构完整,在作战支援和信息保障方面的装备体系优于印度空军。但在具体的装备方面,印度空军认为其现役战斗机的战斗性能和航电装备较中国空军先进,且其加油机的数量和保障能力也胜于中国空军。同时,印度空军也在其暂时处于劣势的预警机方面加紧赶超,希望通过购买俄罗斯、以色列等国的成熟装备,尽快补齐战斗力短板。

印度空军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缺陷,但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却不禁令人大跌眼镜,一个字——买!印军目前已经购买了装配以色列雷达的俄罗斯预警机以及美国的反潜机,而其他暂缺的特种机型也要靠采购外国军机来解决。此举或许可能使印度空军补齐装备缺陷,但从战斗力生成角度看,“万国牌”的特种机组合在一起,基于不同装备体系的航电和雷达设备很难协同作战,这将极大损害印度空军的空中作战支援保障能力。

纵观印度智库编著的这篇对比中印空军军力的报告,笔者认为,该报告在基本信息和数据分析方面具有一定客观性,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印空军的力量对比,以及印度空军认为自身存在的问题。然而,该报告一方面单纯宣称印度空军在装备数量和类型上的劣势,以期获得更多采购经费来增加装备,另一方面却回避了很多印度空军在战略规划和训练管理上问题,给人一种印度空军战力强大,而主要受限于装备不足的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空军亟待军费投入以增强实力,同时不忘自我吹嘘以求心安的矛盾心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印度空军LCA“光辉”战斗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09-29 00:49:01)

【延伸阅读】触及贪腐重灾区!印度陆军改革遭遇“拦路虎”或草草收场

参考消息网9月20日报道 8月30日,中印洞朗对峙结束两天后,印度国防部即宣布将在未来28个月对兵力高达120万的该国陆军进行一场全面的组织架构改革,以强化陆军战斗力、优化陆军资源并提升陆军整体效率。印度前任国防部长贾伊特利表示,这项“影响深远”的改革旨在提升陆军战斗力量与后勤力量的“齿尾比”(tooth-to-tail ratio),提高战斗部队比例,降低所需要的后勤人员数量。印媒称此次改革系印度独立后陆军首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改革。

改革内容冗杂

2016年,印度国防部成立了一个谢卡特卡尔中将牵头的11人委员会以研究如何提高印军战斗力以及平衡印度国防预算等问题。2016年12月,该委员会提交了188项有关印军改革的建议。印度国防部采纳了其中的99项。关于陆军的65项改革作为改革第一阶段将在此次军改中予以正式实施。预计改革第一阶段将在2019年12月31日完成,届时印度陆军将有4.0525万名军官和115万士兵。此外,其余涉及海军空军的34项也将随后按计划启动。如果第一阶段军改得以顺利进行,将令印度节省高达2500亿卢比的国防预算(约折合40亿美元)。

第一阶段军改主要涉及以下主要内容:(一)重新调整和部署5.7万名军官、初级军官、普通士兵以及文职人员的岗位,使其承担作战任务;(二)优化陆军信号部队机构。合并无线电监测公司,空中编队信号团,集团军空中支援信号团,合成信号团,以及集团军作战和工程信号团。印度军中的“信号团”,相当于解放军通讯营,主要负责通信等任务;(三)重组陆军维修部队。合并陆军野战部队的基地维修厂,前沿基地维修厂以及车站维修厂;(四)重新部署军械补给站。合并没有运用简化库存管理机制的军车补给站,中央军械补给站和普通军械补给站;(五)其他改革。其中包括优化补给和运输部队,关闭在非作战区的陆军邮政设施和军队农场,提高陆军文职人员和司机的招聘标准以及提升“国民志愿服务团”( 一个狂热的、带有军事色彩的印度教教派团体)的效率。

推进困难重重

官僚主义作风和体制严重阻碍印军改革的推进。印度独立后实行文官治军的国防体制。印度文官政府始终担心军人干政,形成了文官控制军队的治军传统。在这种治军体制下,文官与军队互相牵制,相互扯皮,这种官僚主义体制使得印军改革举步维艰。其实此次改革中的很多举措都是老生常谈,但是由于印度官僚主义体制和作风的弊端,时至今日这些改革建议才最终成为明文规定。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克里希纳饶委员会就已经提出废除担架者和动物运输部队以优化补给和运输部队。此外,印陆军早在2012至2013年便已经提出关闭军事农场的方案。这些方案被拖延了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得以实施,可以肯定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它们也必将再次受到体制的掣肘,有可能最终又不了了之。

改革触及“油水丰厚”的后勤等部门的利益,推进难度大。印军内部不但存在与行政部门相似的贪污浪费现象,且程度更加严重。近10年来,印度部队贪腐弊案就层出不穷,采购俄制苏-30MKI战斗机有回扣、采购以色列“巴拉克”舰空导弹有回扣、采购俄制“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母有回扣……几乎“无案不贪”。而此次军改多涉及的是后勤保障部门,也是印军贪腐问题的重灾区,因此改革无疑将触及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既得利益的网络肯定会以任何形式反对变革。比如军改规定在限定时间内关闭国内总面积超过2000英亩的39个军事农场,无论是印陆军基层后勤人员还是因此获益的高层都肯定会私下抵制和不配合该项改革举措。

成果或较有限

印陆军弊端积重难返,难以通过一次性改革达到优化陆军资源的效果。印度陆军被认为是世界上战斗力量与后勤力量之比最低的军队之一。国际战略研究所2008年的数据显示,在像以色列这样的国家,战斗力量与后勤力量在军队的比重是44%。相对而言,日本为40%,而中国则为34%。然而,印度却低于25%。印陆军此次军改仅调整5.7万名军官、初级军官、普通士兵以及文职人员的岗位,在120万印陆军中占比较少,因此难以通过此次军改大幅提升印陆军的“齿尾比”, 达到优化陆军资源的效果。

改革仅限军种内部,并未涉及军种间联合作战这一关键问题。印度独立后一直实行三军分立的国防体制,一直以来国内关于实现三军联合的呼声都颇高。今年1月21号,印度高层召开联合指挥官会议,提出增设三军参谋长一职并在不久的将来建立战区联合司令部(类似于中国的战区),但是由于三军之间军本位思想严重,实际推进过程困难重重。此次军改仅是对印陆军内部进行改革,有关设立三军参谋长和战区联合司令部的建议则被暂时搁置,三军各自为战这一关键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贾伊特利卸任国防部长前,突然宣布印陆军军改消息,并信誓旦旦表示要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第一阶段军改,想要留下政治遗产的意图明显,印新任女国防部长希塔拉曼是否会全盘接受这些军改措施尚是未知数,再加上其他因素掣肘,印度军事改革未来无疑长路漫漫。(作者/李彦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印度边防部队。

(2017-09-20 00:15:01)

【延伸阅读】印美举行“准备战斗”联合军演:磨炼反恐能力

参考消息网9月18日报道 印度《德干先驱报》网站9月16日发表题为《印度和美国陆军启动“准备战斗-2017”军事演习》的报道称,印度军方在一份声明中说,印度和美国陆军之间的一场联合军事演习16日在华盛顿州一处军事基地拉开帷幕,此次军演旨在磨炼两军开展平息叛乱和反恐作战行动的能力。

美国方面派出陆军第20步兵团第5营参加这场名为“准备战斗-2017”的联合军演,而印度方面则派出来自苏里亚司令部廓尔喀步枪团的士兵。

在这场为期两周的演习期间,两国士兵将在旅一级联合指挥部的指挥下磨炼作战能力。

声明还说:“双方将一同计划并举行一系列成熟的战术演习,以消除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威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印度边防部队。

(2017-09-18 09:52:05)

【延伸阅读】印度向俄以采购预警机被提价三倍 致印空军喊停

参考消息网9月13日报道 台媒称,印度长期以来都向以色列及俄罗斯购买大量的军备,但多次遭外界质疑是否以过高的价格买下,这次印度空军计划在空中多添“天眼”而从以色列和俄罗斯引进两架新型预警机,却遭供货方大幅提高了价格,导致印空军不得不紧急喊停这次的采购。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9月13日援引《今日印度》报道,印度空军在上世纪80年代就尝试引进预警机,直到2003年印度才从以色列引进了三架“费尔康”预警机,其雷达性能出色,能够在400-500公里范围内监视包括飞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在内的各种目标。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谈及最新的军购计划时指出,“这两架新的预警机比过去买的3架还贵很多,这是不能被同意的,因此这个计划被搁置了”,印度空军消息人士也表示,“这次印度计划引进的2架预警机报价突然被抬高,主要是因为搭载系统的伊尔-76飞机价格比之前提高了大约三倍,该飞机的雷达也已经安装”。

(2017-09-13 16:11:24)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