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军嫂既能持家又能强军!战友们擦亮眼,找媳妇儿就找这样的

中国陆军
你是国的栋梁,我做家的脊梁。一支强大军队的背后,无数军嫂用自己的顽强与坚韧挑起家庭重担,支撑起丈夫的报国情、强军梦。“要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一重要论述一经提出,就迅速走红网络、刷爆朋友圈,不论是全军官兵,还是退役军人、军属,无不心潮澎湃。尊崇,既要强化全社会对军人这个特殊职业的价值认同,更要通过军地共同努力,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健全军人军属荣誉体系。请看来自西部战区陆军好军嫂群体的报道——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合影,
它的背后深藏着讲不完的故事。同为军嫂,虽工作在天南地北不同的岗位,却同样用自己的顽强肩负着家庭重担,支撑起丈夫的报国情、强军梦。
柔弱军嫂一人撑起三代之家、离开教师岗位随夫坚守深山“夫妻哨”、标兵营长妻子是优秀处长、“知心大嫂”帮助官兵解决12起涉法问题……在西部战区陆军举行的“情系改革、聚力强军”好军人、好军嫂评选表彰大会上,广大官兵投票评选的96名好军嫂受到表彰。好军嫂代表登台深情讲述的感人故事,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传遍座座军营,让广大官兵深受感动。
——夫怀千里志吾愿与君同
一次次拿起手机,一次次默然放下;一次次拨老公的号码,又一次次摁断挂掉。
面对“胎停”的诊断结果,某弹药仓库士官方君的妻子余梦婷心如刀绞,但最终还是没有拨通方君的电话。
“国家的事、部队的事是大事,家里的事再难我也要扛起来。”讲台上,余梦婷朴实的话语让人感佩落泪。
方君是家中独子,母亲有精神分裂症,父亲胃癌晚期,当年身边人都劝余梦婷“早断情丝”“三思后行”,尚未成婚的余梦婷不顾乡邻的异样目光和闲言碎语,毅然走进方君的家庭,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2012年8月的一天,方君的父亲突然对她说:“梦婷,我这病我心里清楚,怕是等不到你们结婚的那一天了!”听了这话,余梦婷心头一紧,当晚就和方君商量尽快完婚,了却老人的心愿。
新婚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方君休了一周婚假提前归队。余梦婷每天变换口味给公公熬粥,两三个小时就喂一次。公公临终前拉着方君的手说:“婷婷像亲闺女一样照顾了我整整一年,是我们全家的恩人,你要一辈子对她好!”
这几年给老人看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不少债。为减轻家里负担,余梦婷把9个月大的女儿送到父母家,到纺织厂打工,并选择了工资较高的夜班,每周上六天班,每天从下午5点干到次日凌晨5点,经常累得直不起腰。二胎之所以流产,就是因为生产旺季连续加班所致。
“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我始终微笑面对,只希望方君在部队专心,别为家事分心。”纵有万般难,余梦婷没向方君喊过一声苦。这几年,方君年年被评为“优秀士官”“标兵士官”,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演习保障任务。
军嫂情愫:爱恋·浪漫——两地相思久挚爱共春秋
“兜兜转转的轮回,真真切切的体会,平平淡淡的生活,不离不弃的执着。17年,长到无边;17年,短到咫尺。”
虽与丈夫千里相隔,某预备役团司令部管理股股长邵超的妻子孙玲玲却把日子过成了诗。600多封书信见证了她们相恋至今的爱情轨迹。
“我大学时就是文学社社长,邵超也爱好文学,都喜欢文字交流。”孙玲玲说,即使现在社交软件如此方便,他们依然偶尔用笔和纸相互倾诉,有所不同的是不再邮寄,而是写好后拍照发送。
孙玲玲是河南省永城市东城区公安局的一位民警,她的朋友圈里,一句句话语饱含温情,让人真切体会到了这位军嫂的诗意人生。
她在结婚纪念日写下满足: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年少时遇见你,而今还能在一起;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明明大把年纪,还可与你牵手同行。
她在车站别夫时写下希冀:半夜黎明的雨黑,愿我送别的灯,照亮你奔波的路。
她在夜深人静时也有幽怨:愿所有的委屈都会有人理解,愿每份心酸都会有人心疼,愿所有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她总在抱怨后选择理解和宽容:忍耐有时很疼,但结果有时很甜;爱,有时需要等待,因为心在路上。
每年正月十五孙玲玲生日,邵超都会在零点准时发来祝福信息,17年从未间断;每逢过节,邵超总会给她寄来各种各样的小礼物。虽然结婚以来他们相聚的时间只有十分之一,虽然她同样承受着照顾老幼的艰辛,但生活中的小惊喜、小浪漫让孙玲玲总是充满乐观。
军人的爱情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长长久久、细水长流。军嫂的艰辛冷暖自知,但她们都像孙玲玲一样,有着专属的浪漫与柔情。
“选择了军人,就注定待他解甲归田,才能许我繁华!”2010年4月,某旅指导员安小波“失联”了一个多月,妻子汤莹满心焦急,当收到安小波寄来的抗震救灾纪念水杯时,她所有的不解倏然消散。
汤莹回忆,那一刻心里满是自豪,她为自己是军人的妻子感到骄傲。
军嫂大爱:牺牲·奉献——从军难舍爱情感记心头
“决定要嫁给你的时候,我就知道寻常日子里便会常常响起嘹亮的军号,我的苦乐年华便与你和你的军营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微红,你放心加油干,家里有我,我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照顾好我们的家,带好我们的孩子……”这是某旅四级军士长曾微红的妻子李志梅在部队移防之际写给丈夫的信,字里行间句句戳心,让人泪奔。
那天,曾微红周末回家,欲言又止,沉默良久,才将部队移防的消息告诉李志梅。
面对丈夫深深的歉意,李志梅终究没有忍住泪水:“你别说了,其实我都懂,我只是不争气,哭一会儿就好了。军令如山,我理解你。你支持改革,我支持你!”
改革关头,军嫂和丈夫一样直面考验,她们有的刚安家又要搬家,有的刚团聚又要分离。但她们都选择强忍泪水,默默支持丈夫。
2014年某旅指导员王彦丰的妻子任倩辞去工作,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来到大西北的军营,经历千辛万苦考取驻地税务局公务员。然而,幸福的日子没多久,传来部队即将移防的消息。那一刻,任倩满腹酸楚,泪水夺眶而出。
“我来了,你却要走,不过没关系,我还会选择辞职,继续跟随你。”冷静下来的任倩,选择了坚强面对。
今年4月,某旅连长崔斌的妻子严婷以全县第一的专业成绩考取驻地中学老师,他们在驻地买了房、买了车,正计划着一家人像普通人那样团团圆圆的时候,梦想随着丈夫的移防破碎。
严婷心里酸楚,但还是强忍眼泪安慰他:“你在哪儿,我就去哪儿,有你的地方才是家!”2000多公里的距离没有成为他们的障碍,严婷辞去了好不容易考取的工作,又开启了报考的新征程。
严婷说,我的丈夫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我为他骄傲和自豪;作为他的妻子,我也立志将青春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献给边远艰苦地区的学生们。我相信,我们的爱情之花,将在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上,更加绚丽!
军嫂风采:事业·奋斗——比翼又齐飞军地双建功
“创业之初到工商局办手续时,工作人员看我抱着孩子来回奔波都不理解,当知道我是军嫂后都投来钦佩的目光,还为我开通了绿色通道。”某旅炮兵营反坦克导弹连技师贺财超的妻子秦英娥,如今已是一家服装连锁店的老板,回忆起当初创业时的情景,她的心里满是骄傲。
“有人夸我们是牺牲与奉献同在,家庭与事业齐飞。而在我心中,军嫂的称呼是此生最大的价值。”秦英娥与贺财超在各自的追梦路上并肩战斗、彼此激励,丈夫先后3次立功,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而秦英娥又在自学企业经营、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争取长远发展。
同秦英娥一样,军嫂们虽然羡慕长相厮守的温馨,但更渴望拥有两个人共同奋斗、彼此激励的幸福。
这次表彰的好军嫂都有一个突出特点,她们在家是“顶梁柱”,事业上也有一番作为,不少人被表彰为“优秀教师”“劳动模范”。他们的丈夫,人人都立过功、受过奖。
担任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业务经理的军嫂辜筱莉,多次受到中国银行总行褒奖,获得“优秀客户经理”“零售贷款发放冠军”等多项荣誉。她的丈夫庞博能力突出,多次参与重大任务,多次立功受奖,从一名排长成长为团职干部。谈起庞博,辜筱莉说:“人生的旅途上,我愿与他相依相伴;奋进的征程中,我愿与他比翼齐飞!”
军嫂也是兵,为爱走天涯。某信息保障旅四级军士长王明海和他的妻子姚萌一起被表彰为好军人、好军嫂。为支持丈夫工作,人民教师姚萌辞职从山东来到大西北,常年与丈夫坚守海拔2000多米的“夫妻哨所”。这些年,姚萌已经熟练掌握了值勤业务,成为丈夫工作中的好帮手。
西部战区政治工作部领导感叹:“正是一个个军人军属舍小家为大家、一家不圆万家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才汇聚起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蓬勃力量!”
相关链接就应该这样表彰好军人、好军嫂!为西部战区陆军点赞!
老公想复员回家,军嫂的一封信读后让人动容!
【热点】“你守护着祖国,我守护着你”——2016年,为每一位军嫂点赞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 孙利波
摄影 | 樊净芷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刘 畅 李 华 孙继伟
责任编辑:赵林孟 付潇翔 祁 政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