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西方面对中国太彷徨:说中国是超级大国 却又指手画脚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关注

我百架直升机向数百公里外奔袭

西方转移视线、转嫁矛盾,中国不能与西方一般见识,因为中国的政治体制超越了西方选举周期的狭隘,中国文化超越了基督教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尤其是中国是世俗文明,最具包容性,完全也应该实现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大包容。

近日,美国智库欧亚集团将中国崛起列为2018全球十大风险。该报告认为,美国领导力衰退,中国试图填补真空,甚至要与美国对抗,因此中国崛起排在2018全球十大风险的第一位。此外,该报告称,2018全球第三大风险是美国和中国的科技竞赛。

近代以来,欧洲将世界近乎全部殖民,唯独遗留三大空白。时至今日,西方的东方挑战集中在这三大空白——俄罗斯、伊朗与中国身上,这是欧洲未殖民成功又不甘于效仿西方的文明。

彼得大帝开启了俄罗斯效仿西方的进程,俄罗斯人自诩“第三罗马”,却不被西方接纳。

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了走西方化、世俗化路线的巴列维政权,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中国更是实现迄今唯一连续不断的古老文明伟大复兴,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西方舆论近年在俄罗斯、伊朗兜一圈后还是集中在中国身上:一会儿称要警惕中国的“锐实力”威胁,一会儿又在炮制中国风险。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个,转嫁世界视线:将对特朗普美国的注意力转移到中国身上——不是特朗普不靠谱,而是中国太张扬!

欧亚集团并非一般意义的智库,而是风险咨询机构,靠博取眼球牟利。然而,转移视线是短期的,转嫁矛盾才是长期战略。这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体系的矛盾,西方政治制度失灵的矛盾。

转移视线和转嫁矛盾,不只是推卸责任,也反映出西方始终无法客观公正看待中国崛起。一方面说中国是超级大国了,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指手画脚,没有把中国当作超级大国来敬畏,反映了西方的虚伪和彷徨。

中国“锐实力”的说法——集权政府对舆论的操控、渗透——就是不能把“中国”与“软实力”连起来。明确宣布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与“锐实力”出台,难道只是巧合?!班农在日本就表达了对演变中国的失望。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不承认中国发展模式!

西方没法承认中国的发展模式,因为承认了不只是打自己嘴巴,更削弱了普世价值的地位。如何重塑西方认同,尤其是美国“绝不做老二”的国家神话,如何让西方也有“四个自信”,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显著挑战。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现在是时候总结好、阐释好中国模式了。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中,只有“中华”是中国的,“人民”、“共和国”都是西方概念所显示的,现代中国身份已经融入西方元素,没必要也不可能把中国和西方分开。换句话说,没有纯粹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学习借鉴了西方模式,更好地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再造。

一个例子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西方的发明,却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很好结合,而社会主义也从西方传来中国,实现了本土化,反映了传统中华文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特性。同时,更没有必要认为中国模式优越于西方模式,制造新的对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告别近代、走出西方,是时候重塑中西方关系了。西方转移视线、转嫁矛盾,中国不能与西方一般见识,因为中国的政治体制超越了西方选举周期的狭隘,中国文化超越了基督教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尤其是中国是世俗文明,最具包容性,完全也应该实现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大包容。“一带一路”及其背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此展示了希望。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海外网专栏作者)

热门评论

仙风居士869 21
这是一篇好文章。当代社会发展到现在,应该理出些头绪,纯粹的零和博弈、你优它劣、一个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不复存在。还是要兼容并蓄,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取长补短,优胜劣汰,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国决不回避西方文明,且积极吸纳,用其所长;中国也不打算输出“革命”,强推自己的意识形态,只愿在发展道路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更不嫉妒别国进步、发展、强大,只求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河南郑州
回复TA
踢踢你8 4
典型的怨妇情节!!是羡慕嫉妒恨的综合体现!!是对西方对自己世界观、价值观倒塌的迷茫与失望!!
广东珠海
回复TA
用户6082722091 3
缺少公正的了解。
天津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