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三个幸福家庭,让你读懂军人最深沉的爱情

中国空军网

关注


“你守卫祖国,我守护你,不离不弃。”这是一名军嫂的表白。

军人的爱情让人魂牵梦绕,也可能让人望而生畏。因为军人的爱情,鲜有甜蜜的花前月下,也少有烂漫依然的温柔缠绵,更多遥远的牵挂和无尽的相思。

然而,当年轻的你,以果敢的勇气,选择把青春和爱情融入军旅,就注定开启了一段神圣奇妙的历程。这一份神圣,祖国的蓝天会见证,祖国的边疆会见证,祖国的海岛会见证;这一份神圣,蕴育在晨曦的军号中,蕴育在猎猎的军旗下,蕴育在闪耀的军徽里;这一份神圣,与责任共存,与使命同行,与幸福相伴。

军嫂,是一个温馨的称谓,一个骄傲的称谓,也是一个浪漫的称谓。军人以身报国,军嫂默默支持,军功章的一半属于军嫂。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积极开展幸福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营造齐心协力、奉献军旅的良好氛围。

春节前夕,请跟随小编走进该旅第二届“幸福家庭”,感悟他们的点滴故事和精神世界,读懂军人独特的爱情。

幸福家庭视频

 “幸福家庭”之一 

乐观坚强 无私奉献

——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副政治教导员朱江龙家庭

 

朱江龙,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副政治教导员,与妻子陈铭燚于2013年经父母介绍逐渐相知相恋,2年后两人顺利步入婚姻殿堂。新婚伊始,双方父母就由妻子一人照料,但她从不叫苦叫累,还常对丈夫说,“你保卫祖国这个大家,我为我们照顾好这个小家!”无以为报,朱江龙便用一次次的立功受奖回报妻子的爱!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性格、无私的奉献,让这个家庭成功当选该旅第二届“幸福家庭”。


结婚后,为了照顾好两边老人,陈铭燚毅然放弃了所学的财务会计专业,辞去了某船舶公司待遇丰厚却紧张繁忙的工作,独自担负起照顾两个家庭的重担,她说:“嫁给军人,我早已做好吃苦的准备。”

2016年,她怀孕在身,由于身体状况不好,成了医院的常客。而丈夫此时正准备赴西北执行重大任务,她不想让丈夫分心,电话里对自己的情况只字不提。然而生活总是残酷,刚刚怀孕三个月时因胚胎停止发育,必须进行人工引产,此时的她才将噩耗告诉了丈夫。部队出发在即,刚做完手术的陈铭燚强忍着失去骨肉的痛楚催促丈夫踏上演习的征程。当个好女儿、当个好儿媳,还要当个好妻子,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军嫂”二字的深刻内涵。

勇敢挑起家庭的重担,做丈夫的坚强后盾。2017年5月,婆婆在老家被一辆摩托车撞致左腿骨折住院,而此时丈夫正在执行一项专项任务,无法分身。陈铭燚连夜乘坐长途汽车直奔婆婆所住医院,为了照顾好婆婆,她每天起早贪黑,忙前忙后,医院的医生护士都以为她就是老人的亲生女儿。了解情况后大家不禁感叹:“能找到这样孝顺的儿媳妇,真是老太太的福气!”


军嫂意味着孤独,军嫂意味着付出,军嫂意味着无私奉献!每次亲朋好友问她丈夫什么时候回来?她总是回答说快了,转过身却不自觉地湿了眼眶。丈夫曾和她约定2017年要一起去旅行,但从年初盼到年尾,转眼都进入了2018年了,计划却因种种原因被搁置。长久的分别是所有军嫂内心的痛,但陈铭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丈夫撑起了半边天。每次与丈夫通电话,她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好,你就在部队安心工作!”

理解从来无需千言万语,家人无声的支持,是好男儿报效国家的定心丸。他与她之间没有戏剧般轰轰烈烈的感人故事,生活的艰辛和幸福却蕴藏在点点滴滴的琐碎和担当之中,就是对军人“幸福家庭”最好的诠释。

 幸福家庭之二 

心中有家,懂得去爱

——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发射保障连连长邓富强家庭

 

刘璐姣,出生于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三代同堂七口之家。她说,今生做的最骄傲的选择,就是成为了一名军嫂。


结婚5年来,在医院上班的她和军人丈夫各自都工作繁重,聚少离多,但他们心心相印、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生活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始终夫妻恩爱,尊重长辈,共同建造者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小的时候她就羡慕白衣天使,心中总编织着一个美好的梦。2009年7月,她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系毕业,带着五彩斑斓的青春之梦,来到了春城昆明,在一家医院任职。她所在的科室人手少,任务重,工作一直满负荷运转。但刘璐姣热爱护理工作,对待病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真情和爱心温暖病人的心。2014年,她胳膊上长了一个大脓疽,并感冒发烧,手术排疽后,胳膊刀口尚未愈合后,便坚持带班。在给一位体型较胖的昏迷病人翻身时,伤口突然裂开,鲜血渗过纱布直往外流,疼得她眼前直冒金星。当护士为她扎好伤口,扶着她回家时,看到的却是冰凉的炉灶,而她却说,军嫂就要学会坚强。

作为一名军嫂,她深知丈夫工作责任重大和艰辛,常常告诫自己,既然是军嫂,那就要懂得牺牲和奉献。去年10月,公公突然犯病住进医院,诊断为脑梗死,急需住院治疗。刘璐娇匆匆回单位请了假,独自一人到了丈夫老家南阳去照顾生病的公公。

家庭是宁静的港湾,春风和煦,波澜不惊。家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世间因为有了家,才有了恩恩爱爱,才有了诚诚恳恳,才有了相互理解,才有了幸福美满。

 幸福家庭之三 

苦乐皆是情,相随因为爱

——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侦察通信连四级军士长张立峰

 

2005年冬季,张立峰与妻子陈小平相识相恋,经过4年的爱情长跑,200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60岁生日的那一天,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或许这就寓意着,这是一份染着迷彩蓝色的婚姻。在时间的窖藏中,他们的爱情由浓烈到苦涩,由迷醉到相思,最后都变作了相知相守的微醺。


丈夫像一只离巢巡空的孤雁,而妻子像一根长长地丝线,牵着两个家,一个在军营,一个在家乡。一头要奉养两方的父母,另一头又要抚慰辛苦的丈夫,但她从不叫苦叫累,将所有事都照料得圆圆满满。她对丈夫说:“你卫国,我守家,默契配合嘛!”奉献、离别、期盼、寂寞、流动、重逢、喜悦……是这个家庭的注脚。军人就是需要这种能做坚强后盾的好军嫂,军队就是需要这种舍小家为大家但不失幸福美满的军人家庭。

2013年,他们结婚的第四个年头,妻子怀孕了,给这个聚少离多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但在一次检查中,陈小平被发现有预见性流产的征兆,张立峰遵循医嘱,陪着妻子住院保胎。正当张立峰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时,一纸任务召回通知寄到了他的手上。犹豫、挣扎、焦躁、自责、难过,最后都变成了收拾行囊时的愧疚和坚决。他离开了怀孕的妻子,匆匆奔赴“战场”,等他任务结束,怀着愧疚返回家时,妻子也即将临盆。善解人意的妻子反倒开解起丈夫:“以后你在家里的地位可就得降一降了,孩子第一,你这个充话费送的爸爸得排最后。”深谙“军嫂”涵义的妻子很快走出了生育的情绪敏感期,继续一丝一缕地编织着家庭的幸福。

女儿出生后的体质一直不好,同样的,在部队工作的丈夫身上也有不少伤病。父母、孩子、丈夫、家庭,让一个女人迫切地渴望安定。虽然她知道应该支持丈夫,但这一次孩子和家在她内心的天平上占了上风,她产生了让丈夫告别军营回家的念头。然而在最后关头,她还是毅然决然地支持丈夫留队,继续他已经走了12年的军旅道路。因为,她知道,他舍不得离开。


她辞去了地方优渥的工作,选择了随军,把全部都奉献给了家庭。当个好儿媳,当个好妈妈,当个好妻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军嫂”二字的深刻内涵,为军人家庭增光添彩,为国防事业默默奉献。

张立峰是连队的技术骨干,开动装备、维护排故都少不了他,一有任务必是榜上有名;又是全旅少有的资深司机,一年下来行车里程不少于5000公里,任务重,强度大,几年下来时常跑医院,今年5月还动了一场呼吸道手术。可是回到家面对忙碌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身上那些伤病仿佛都不存在了。

军嫂、军娃、军属……带上“军”字,也就带上了奉献,带上了付出,带上了牺牲。幸运的是,女儿小涵涵渐渐不再是那个躲在妈妈身后怯生生的小姑娘了,她爱笑了,爱跳了,爱吃饭了,爱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爱和人说话了,她也渐渐懂得了爸爸时常离家,是因为他是军人。每当张立峰出任务,她就时不时守在门口等着车队。营里一来车,她就去奶声奶气地问:“爸爸回来了吗?”当看到张立峰那张挂满疲惫又不乏温柔的脸庞,总是挥舞着小手,依依呀呀地喊着“爸爸,爸爸”,扑进他的怀里,让这个军人瞬间褪去刚强的外壳,露出人父温和柔软的一面。

军人幸福的家庭少不了坚守与付出,可能是丈夫,可能是妻子,也可能是孩子。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充满着人情味的感情。没有戏剧般轰轰烈烈的感人故事,生活的艰辛和幸福蕴藏在点点滴滴的琐碎和担当之中。拂去形势和语言的修饰,他们的家庭生活,就在那一个关切的眼神、那一盏守候的夜灯中,沉淀着最简单的也是最深沉的幸福。

中国空军网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