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驻守的地方,离连队最远,却离使命最近

中国空军网
写在前面
有这样一群人,朝去夕来,他们用忙碌和汗水诠释着军人的执着担当;春秋冬夏,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他们是军营里的普通一员,在部队这片热土上,他们坚守岗位、忠诚干练;他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他们,用夜以继日的勤奋钻研,成长为各自岗位的行家里手。下面,请让我们一同走近空军某场站的“军营大咖”,一起来感悟榜样的力量。
我驻守的地方,离连队最远,却离使命最近
——空军某场站导航连南远距台长 温海兵
当攀往天线顶端,我在15层楼眺望前方,极目是庄严的天安门、雄伟的长城,回头便望见奔腾的黄河、涛涛的长江,似乎一伸手便是祖国的蓝天,一个呼吸便是故乡的彩云。
当飞机划过头顶,我的强军梦插上翅膀,划破长空,直抵云霄,伴随着振奋人心的轰鸣,吹响实战化训练的号角,在紧张有序的大练兵中,部队战斗力加速成长。
我是温海兵,2016年底任空军某场站导航连南远距台长。
三五个兄弟,十五亩小院,以蓝天为纸,电波作笔,时刻描绘航迹、指点方向,用坚守书写飞行保障的事业。
远台,目之所及尽为荒野,但心之所到皆是诗和远方。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撸起袖子清营院、种蔬菜、植果树、养山羊、作画墙。
一块废墟,两只脚丫。蹬着三轮一车车将碎石块烂木头拉到十里外,三百趟来回台站换新装。
一个卷尺,两把锄头。翻出九块土地,春天里种下十类果蔬,秋收季收获幸福的喜悦。
一片桃林,两把剪子。传承老同志留下的修剪技术,和连队的战友们品尝甜蜜、分享开心。
15只山羊不多不少,操心不少不多。一连七天,每天打针,每晚两小时1次,每只喂奶,养出健康小山羊。
一起在墙壁写字作画,一遍又一遍,终于形成独有的“家文化”,我骄傲、我自豪。这是我们自己的汗水描就。
墙壁的缝隙,是对遵纪守法的勾勒,石壁的文字,是对孤独生活的装饰。往连队的路途总是寒风凛冽,却是验证平日训练成果最好方式;不惧严寒、坚持不懈,历经坎坷、勇往直前。
凌晨三点结束飞行,早上六点前完成新设备的安装,拆旧设备、铺设地线、制作电缆线、安装新设备。一声清脆的滴滴答,烟消云散掉所有的疲倦。
可能会有人遗忘我们,可飞机的每一次飞行不会忘记我们。当飞机迎着旭日朝霞起飞时,我们在这里,当飞机在星月交辉中归来时,我们依然在这里。
祖国的天空从未忘记我们,从未忘记我们是一个集体,从未忘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孤单的时候,身旁有战友陪伴;无助的时候,是战友的关怀。
我们是南远距,我们相互勉励、严守纪律,我们自强不息、团结协作。
因为我们,
离连队最远,离使命最近!
人物简介:温海兵,男,1986年10月生,山东菏泽人,2005年12月入伍,空军四级军士长,现任空军某场站导航连南远距台长。2007年考入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在学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先后担任班长、分队长等职务。毕业后,分配到空军某场站导航连,始终不忘初心,扎根外台,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两次,优秀士官两次,优秀共产党员一次。2015年参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阅兵任务,圆满完成了多个重要飞行保障任务。
飞机划过导航台上空,在心中画出最美的风景。
三百趟来回台站换新装。
夜晚结束飞行,我们依然在这里。
策划:朱英杰、杨俊坤
作者:温海兵
图片:陈康、腾泽南
中国空军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