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皮影之乡:皮影戏活化石与创新流派争锋交融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关注

4月1日,“中华文明凝心铸魂之旅”2018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中国皮影之乡——渭南市华州区,在薛宏权影子坊参观皮影雕刻工艺品,现场观摩华州皮影制作工艺流程,听取皮影非遗传承人讲解,欣赏传统皮影戏、现代创新皮影戏演出,并参与皮影DIY制作和演出体验活动,全面深入了解和体验华州皮影文化。

华州皮影源于秦汉,成于隋唐,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其造型优美多姿,雕刻细腻精湛,染彩绚丽厚重,唱腔动听委婉,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世界电影之祖”,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的传播足迹见证了丝绸之路的文化魅力。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皮影,据史料记载,世界皮影源于中国,中国皮影源于陕西,陕西皮影源于古华州。华州皮影制作极为精细考究,选用上好的黄牛皮,经泡、刮、磨、刻、染、熨、缀等30余道工序,纯手工精雕而成。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2008年,华州被授予“中国皮影艺术之乡。”

华州作为中国皮影之乡的突出魅力,还体现在皮影传承流派上的分立、争锋、并存和融合。以“碗碗腔”、华州老腔为代表的纯正血统的传统皮影流派,坚持行走村镇、坚守“一口陈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演出技艺。保留了皮影最原始、最民间的文化形态,是世界皮影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以薛宏权等为代表的皮影传承人,则对皮影雕刻、演出、创作、工艺品等做出大刀阔斧的创新,致力于将皮影文化元素与校园文化、动漫文化、互利网文化等当下大众文化相融合,致力于吸引更多“青少年和年轻人”加入皮影文化群落,使得皮影在创新和与当前大众文化融合中得到更好的传播与传承。

薛宏权和他的团队对皮影戏演出做出多项重大创新,是陕西皮影和中国皮影创新流派的中流砥柱,是陕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创新是为了融合当下生活题材,适应当代审美潮流,能够贴近市民艺术生活、承载时代文化精神的皮影才是能够活下去、传承好的皮影。”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