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军人!一位待转业干部的军旅告别仪式

中国空军网
4月17日,空降兵鄂北某训练场,该部组织的“侦察综合技能”群众性比武成绩揭晓。当部队领导宣布某特战旅获得“侦察综合技能”第二名的时候,队员们不约而同地冲向在一旁的组织者、伞训科长唐华,将他高高抛起,感谢这位“待转”干部一直默默的付出。
去年年底,服役达龄的唐华向组织提出了转业申请。经过慎重研究后,组织同意了他的请求。
原本计划回家联系工作的他,听说部队年初要组织复训跳伞,其中一个营级单位要进行“三无”条件下成建制全装昼夜翼伞实跳。“新任科长没到,万一出问题怎么办?”他越想越坐不住,决定暂缓回家。
有人劝他:“都要转业了,还管这事干啥?”“自己有事就把单位的事放下,还叫当兵的吗?这事我做不来。”他一头扎进训练场,搞示范、抓标准、训骨干;为了解决夜间带装协同问题,他带着伞训教员在地面上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直到完全符合理论要求;先后解决各类问题20余个,经常是早晨天不亮就出门,晚上10点多钟才返回宿舍,直到3月下旬部队安全完成实跳任务,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照理说,工作做到这样,他应该可以回家了,领导也有这样的安排。正在这个时候,该部组织的群众性比武开始,大小件捆绑定点空投、侦察综合技能等科目都涉及空降空投专业。“这次大比武意义重大,不能在我这任科长上成绩太差掉链子。”他拒绝了领导的好意,不声不响地投入到比武准备中。
为了提高中小件准确率,他拿着计算公式和骨干们协同练习,最终达到一个口令瞬时完成的默契程度;为了提高翼伞渗透时踩点命中率,他让侦察队员每天背着伞模拟操纵,提高“人伞一体”的感觉……
唐华的行动感染了所有参赛队员。那段日子,无论刮风下雨,不管训练多苦多累,只要有唐华在场,大家仿佛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怨言。
唐华也有遗憾。他说,没有获得一个第一。但全体官兵都认为,他用最军人的方式向军旅告别。
翻开唐华的军旅履历,闪耀着一连串奋斗的荣光。他1980年出生,1998年入伍,2001年考入空军航空大学,2004年毕业后分配到空降兵某部原特种大队。入伍19年来,他始终以空降空投事业为目标,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先后参加过8次实兵演习,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被军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2009年独立带队参加“红剑-2009”演习中空降引导投放及气象保障任务,克服了高原气候及炎热天气带来的各种困难,并带领单位5名保障人员首次由特种作战团独立完成复杂地形气候条件下的保障任务,为参演官兵提供了第一手准确的投放数据和气象资料,为整个演习的安全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华的故事还有很多,参加过多种机型多种伞型的跳伞,累计跳伞次数达541次,完成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跳伞训练,能够在三无条件下携装伞降,并开展气象引导的保障任务。
今年,由于年龄到杠,唐华被列入转业对象。他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仅将自己多年总结的伞降训练方法、技巧向前来讨教的骨干倾囊相授,还主动帮助他们修改训练计划、讲解动作要领。唐华的举动,让战友们更加懂得什么叫“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
这是前不久,唐华接受央视记者在网络直播空降兵群众性大比武时的独家采访。
“唐科长是一个非常有定力、有担当、有韧劲的人,干啥都认真,学啥都刻苦。”和唐华曾经共事多年的空降空投科主任蔡宝华告诉笔者。
“尽管已到‘点’,干劲不能减。”这是该旅待转业干部共同的心声,像唐华这样转业不转身,依旧坚守岗位的同志还有很多。唐华所在旅政委陈鹏感慨道:“他们给部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体现出很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素质涵养,相信这样的同志转业到地方同样会大为作为。”
“从军19载,真到了脱下军装的那一刻,有太多太多不舍。但是,是部队给予了我的今天,也是部队锻造了我的一切。我相信历经军旅熔炉淬火多年,只要不忘初心、踏实肯干,我到地方一定能有所作为,实现漂亮转身。”唐华自信而深情地对笔者说。
优秀的人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会优秀,让我们期待唐华科长这样优秀的转业干部回到地方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大展宏图,再立新功。
中国空军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