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俄媒文章:欧盟想奉行独立外交 遭美俄双重打击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5月21日报道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双月刊网站5月16日刊发该刊主编、俄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学术负责人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的文章《没有美国的欧洲?——由于美国的行为,欧洲面临抉择》称,近年来,欧洲经济扩张遭到了俄罗斯严厉的地缘政治报复,移民潮席卷则动摇了欧盟内部的平衡。而眼下面对伊核协议分歧,欧盟的问题在于,是忍气吞声接受美国专制,最终放弃“战略自治”诉求;还是拒绝美国提出的条件,与华盛顿发生政治冲突,拿经济问题去冒险。

一体化扩张遭地缘报复

文章称,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德国总理默克尔——这是他就职和开启新任期后会见的首位西方领导人。在欧盟大国(英国不再属于此列)中,德国是对制裁莫斯科最彻底的支持者。表面原因是乌克兰危机,但相互对立的氛围早就开始变浓。个中原因并非具体的政治经济冲突和分歧(两国在许多方面的利益恰恰是一致的),而是世界观的差异。

文章认为,德国政治阶层(默克尔是其中最鲜明的代表)确信,欧洲秩序应围绕着欧盟所理解的欧洲一体化思想建立。简言之,就是在传播布鲁塞尔制订的规则基础上,摒弃外交政策中的军力和地缘战略因素,崇尚软实力和公民力量。

文章称,德国为何会奉行这种世界观很好理解。德国人相对不久前还实行大国主义政策,并为自己过度的地缘政治野心付出了代价,他们把欧盟理念视为摆脱过去历史和防止重蹈覆辙的救星。对德国来说,“德国问题”曾不止一次把欧洲拖入战争,欧洲一体化过去是、现在依然是让“德国问题”不再出现的保证。换言之,欧洲一体化使该国得以发展壮大(自上世纪60年代起,德国便是欧共体/欧盟最强的经济体),同时避免了对其统治地位的传统指责。在东西德合并后,对欧洲外壳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当时,许多欧洲邻国担心德国致命的历史周期未来将会重演。

文章称,对德国而言,欧盟(德国事实上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强大起来的局面不仅令人舒服,实际上也是唯一选择。欧洲一体化的危机现象(大约十年前就变得明显)被德国看成生死攸关的威胁。内部制度问题,如货币-债务问题,在欧盟内部程序的框架下多多少少得到了成功解决。但与外部世界的碰撞成为转折。冷战后,这个世界并未朝着欧盟预想的方向前进。大世界与欧盟这个“后历史”小圈子的接触给后者带去震荡,给德国带去休克。

文章称,2014年,欧洲经济扩张遭到了俄罗斯严厉的地缘政治报复。2016年,来自过去外围殖民地的移民潮席卷欧盟,动摇了欧盟内部的平衡。特朗普拒绝把盟友关系作为默认的现实以及美国转向公然施压,使欧洲在这个无限危险的世界中感到不知所措、焦虑不安。

“战略自治”诉求受美压制

文章称,伊朗核协议的命运是个转折点。问题不在伊朗。欧洲面临抉择:是忍气吞声地接受美国专制,最终放弃“战略自治”诉求;还是拒绝美国提出的条件,与华盛顿发生政治冲突,拿经济问题去冒险。欧洲说,第一种方案是不能容许的,它不会屈服。同时小声承认,除说服劝告(目前这毫无效果)外,它别无其他影响美国的手段。

文章称,在特朗普宣称的“没有武力的世界”中,对武力的理解符合它最经典的含义,而这样的武力是欧洲,尤其是德国很想摒弃的。能够说明问题的是,如今在所有欧洲领导人中,马克龙居于更显要的地位——毕竟法国仍是核大国,拥有一定军事实力。德国则显得黯然失色。

文章称,在新的背景下,对俄关系应当获得新的内容——欧盟在外交上独立于美国的自主性,必然要求更加积极地与俄罗斯、中国和其他非西方大国协作。但柏林尚不准备大幅调整方针。

文章表示,首先,尽管德国政治家声称华盛顿的专制不可容忍,但他们这一代的许多人受跨大西洋思想熏陶如此之深,以致于根本无法抛弃这种思想。其次,如前所述,保持团结的欧盟对德国至关重要,堪称其政治生存的条件,而欧盟内部尽是一味遵循对抗俄罗斯原则的国家。因此,德国既害怕改变,目前也办不到。

【延伸阅读】欧盟重申挽救伊核协议 美国下周宣布新协议路线图

参考消息网5月20日报道 外媒称,主管能源和气候事务的欧盟委员米格尔·阿里亚斯·卡涅特19日试图安抚伊朗,表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对伊朗重新实施制裁后,欧盟仍致力于挽救该协议。

路透社5月19日报道称,卡涅特是在访问德黑兰时作出这一表述的,他还说,欧盟希望增加与伊朗的贸易。

卡涅特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已经向我们的伊朗朋友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只要他们留在协议内,欧洲就将履行自己的义务。与此同时,他们也作出了同样的表示。”

卡涅特还说:“我们还将努力加强与伊朗的贸易。”

另据法新社5月19日报道,伊朗19日说,它要看到欧洲在克服美国制裁方面取得实际成果才会决定留在核协议中。

伊朗副总统、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说:“球在欧盟那边。他们提出了各种建议,我们要看会否落实。”

萨利希是在会见了到访的欧盟委员卡涅特之后说这番话的。

萨利希承认欧洲在努力保护贸易,但他说:“我们需要看到具体成果,否则我们会作出自己的决定。”

德新社5月18日报道称,美国国务院18日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将在21日宣布为与伊朗达成一份新的核协议而设计的外交路线图。

国务院一名官员在电话会议中告诉记者,这项新的“全面战略”将寻求创建“一个框架,解决所有的伊朗威胁”。

蓬佩奥的高级顾问布赖恩·胡克说,蓬佩奥将于21日发表的讲话旨在修订这项协议,解决对伊朗弹道导弹及其在本地区“煽动”内战的担忧,同时设计一套更好的核查机制。

胡克在电话会议中告诉记者:“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解决所有的伊朗威胁。我们看到一个机会应对并解决伊朗核威胁与核扩散威胁,并且设计一个针对伊朗和本地区的更好的核不扩散和威慑机制。”

胡克说,美国新采取的行动旨在迫使伊朗改变行为,并且制定能够解决美国担忧的新框架。

(2018-05-20 10:15:32)

【延伸阅读】欧美驱逐逾百名俄外交官 俄称将对等报复

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外媒称,3月26日,多个欧盟成员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决定就“投毒门”事件驱逐俄外交官。对此,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罗斯将在未来几天对西方国家驱逐大批俄罗斯外交官的行动作出对等报复。

路透社3月27日刊登题为《美国和欧盟多国将驱逐逾百名俄罗斯外交官员》的报道称,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称已有18国宣布驱逐俄罗斯官员的计划。当中包含14个欧盟国家。合计有100名俄罗斯外交官员遭到驱逐,这是冷战高峰期以来西方国家最大规模的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行动。

另据美联社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政府3月26日驱逐了60名俄罗斯外交官,并要求俄罗斯关闭驻西雅图领事馆。

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说,所有60名俄罗斯人都是以外交身份为掩护、在美国工作的间谍,包括12名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这些官员说,特朗普政府采取这一行动是向俄罗斯领导人传递一个信息,即俄罗斯在美国的情报人员数量“高到令人无法接受”。

这些官员说,被驱逐的俄罗斯人必须在7天内离开美国。他们还说,西雅图俄领事馆由于靠近一个美国海军基地,因此是反情报部门的担忧所在。

到目前为止,这是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反击莫斯科和俄总统普京最重要的行动之一。不到一周前,特朗普还致电普京,祝贺他再次当选总统,但没有提到间谍案,从而再次引发了关于这位美国总统对克里姆林宫态度过于软弱的质疑。

在美国采取这些行动之际,有10多个包括俄罗斯邻国在内的国家将宣布类似措施,减少本国的俄罗斯外交人员数量,或者采取其他行动惩罚莫斯科。加拿大3月26日也宣布,将驱逐4名俄罗斯外交官。

此外据法新社3月26日报道,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3月26日说,作为协同反应,14个欧盟国家将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

图斯克在保加利亚瓦尔纳举行的一个记者会上说:“今天已经有14个成员国决定驱逐俄罗斯外交官。上周欧洲理事会决定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内对俄罗斯作出反应。这是该决定的直接后续行动。”

他说:“在今后数日或数周中,不排除采取进一步驱逐等附加措施。”

此前,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一个峰会上对其他欧盟领导人讲话,以敦促他们支持英国的看法,即俄罗斯应受惩罚。

28个欧盟国家签发了一份声明。声明说,它们认为,俄罗斯很可能于3月4日袭击了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和他的女儿。欧盟还下令召回欧盟驻俄罗斯大使。

目前,德国、法国和波兰已经表示,它们将各自驱逐4名俄罗斯外交官,捷克和立陶宛各驱逐3名,意大利、丹麦和荷兰各驱逐2名,拉脱维亚驱逐1名。

又据路透社3月26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3月26日说,俄罗斯将在未来几天对西方国家驱逐大批俄罗斯外交官的行动作出对等报复,并指责这些国家盲目追随英国与俄罗斯对抗。

俄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它将这一驱逐行动视作不友好的举动和挑衅性姿态。

俄新社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话说:“报复将是对等的。我们将在未来几天致力于这件事,并依次对每个国家作出报复。”


这是3月2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新华社记者 杨承霖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8-03-27 10:30:14)

【延伸阅读】对抗特朗普 欧盟索非亚峰会拒绝对美让步

参考消息网5月19日报道 据德国《柏林晨邮报》网站5月17日报道,欧盟领导人正在采取前所未有的对抗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路线:在贸易争端中采取强硬态度,大规模防范美国即将对伊朗实施的制裁。在索非亚会议上,欧盟国家领导人和欧盟委员就最近的冲突达成了一条不妥协的路线,以捍卫欧洲利益。

报道称,决定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准备制定法规禁止欧洲公司遵守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为此将重新激活一项欧盟约20年前制定的用于对抗美国对古巴实施贸易封锁的法规。当时美国退缩了,欧洲的这项法规并没有启用。

报道称,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现在已经从欧盟政府首脑那里获准采取措施重新激活该法规。他说,“我们现在必须采取行动”,如果美国在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后真的对继续投身伊朗的欧洲公司实施惩罚,欧盟委员会有义务保护这些公司。

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索非亚避免公开严厉攻击华盛顿。其他与会者却公然发表意见:奥地利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说,“无法容忍”特朗普“不可预测的政策”威胁欧洲的经济利益。

报道认为,因此,欧盟也拒绝美国总统希望现在讨论新贸易条件的想法。欧盟的明确路线是,美国必须首先对欧盟永久豁免钢铝惩罚性关税。

报道称,但欧洲人也表示,如果特朗普在惩罚性关税问题上让步,那么他们也准备就简化贸易问题进行谈判。例如,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将简化针对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规定。

报道认为,鉴于这种紧张局势,另一个峰会议题退居次要地位:欧盟政府首脑再次同意接纳6个西巴尔干国家加入欧盟,但拒绝作出具体承诺。

另据法国《世界报》5月18日报道,面对毫不考虑欧洲人经济和地缘战略利益的特朗普,16日至17日的索非亚峰会成为欧洲人表明坚决态度的时机。

报道称,至少在公开场合,欧洲人成功彰显了自己的决心。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的开场白奠定了基调:“看看美国总统最近的几个决定就知道,有了这种朋友,还需要敌人干什么?但说实话,欧盟应该感激特朗普,因为他让我们放弃了一切幻想。”

报道称,索非亚会议重申,伊朗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延续2015年的协议。28个成员国提出下周就此在维也纳举行会谈。

报道称,欧盟在索非亚证实想要保护在伊朗活动的欧盟企业免受美国制裁影响。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重新激活欧盟1996年制定的一项法规,避免美国制裁影响欧盟企业。

报道称,为了更有力地保护欧盟在伊朗的利益,法国敦促建立可替代融资渠道,避免企业用美元交易。

报道介绍,对于贸易争议,28国达成一致:别想在枪口抵着太阳穴的情况下谈判。为了应对6月1日美国可能对欧盟钢铁征收重税,欧盟委员会准备了一份针对美国产品的征税清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欧盟-西巴尔干国家领导人会议17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新华社

(2018-05-19 12:36:26)

【延伸阅读】马克龙欲改变欧盟 外媒:或将受挫于外交现实

中新网5月16日电 据外媒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就职典礼后途经香榭丽舍大道,乘坐的是军用吉普车,而非惯常的豪华轿车。然而,路透社认为,这位39岁的总统尽管作出了打破传统的象征性姿态,但实际上他的外交政策本质可能更多会延续原有做法。

马克龙的外交政策重心将放在欧洲。在提倡加深欧盟一体化的同时,马克龙支持“多速”发展的欧洲。这一思路自英国公投退欧以来,在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日益受到支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选总统马克龙在权力交接仪式后送别卸任总统奥朗德。

由于军事干预利比亚、中东及萨赫勒等地区,以往法国在其盟友眼中经常是一个不愿妥协、我行我素的国家。马克龙希望深化与欧洲在安全防卫方面的合作,但他或许会发现难以打破前任奥朗德和萨科齐的模式。

马克龙在上任后的首个全天办公日就飞往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面,讨论如何为法德关系及陷入困境的欧洲项目注入新活力。

他表示希望法德两国在几周内起草一份深化欧盟一体化的路线图,并称法国不再认为修改欧盟条约是一项禁忌。

本周稍晚,马克龙将会见数千名在西非与伊斯兰武装分子战斗的法国士兵。本月底以前,他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并出席在布鲁塞尔和西西里举办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峰会和七国集团(G7)峰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月14日,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宫,当选总统马克龙与夫人布丽吉特·特罗尼厄在权力交接后步入爱丽舍宫。

一位法国外交官称,法国外交政策不太可能出现明显的改变。

“我认为相比过去不会有重大改变,”上述外交人员表示。“所有的主题都会看到连贯性。”

马克龙希望加强欧洲安全合作,这与他的前任奥朗德和萨科齐不同。外交人士称,马克龙将希望推动欧盟在一些问题上统一立场,包括从移民危机到叙利亚内战,以及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等。

尽管马克龙仍会是华府的可靠盟友,但他将不似萨科齐那样亲近美国,亦不会像奥朗德被外界认为的那样疏远。

“我们将不会听命于华盛顿或莫斯科、或其他国家,”马克龙身边的一名消息人士说道。

(2017-05-16 13:40:00)

【延伸阅读】特朗普不看好欧盟北约 美媒:或颠覆美外交政策

参考消息网1月18日报道,美媒称,根据欧洲两家报纸对唐纳德·特朗普的联合采访,这位美国当选总统称北约已经过时,预言其他成员国将效仿英国退出欧盟,扬言要因为宝马公司拟在墨西哥建厂而对其征收进口税。

据彭博社网站1月16日报道,特朗普接受德国《图片报》和英国《泰晤士报》一小时访谈的文字记录于15日见报,他表明大西洋两岸关系将发生剧变,包括有意作为削减核武器协议的一部分解除美国对俄制裁。

报道称,特朗普预言英国脱欧将取得成功,并将欧盟描述为德国的统治工具,称其目的是在国际贸易中击败美国。因此,据《图片报》报道,特朗普说,他不在乎欧盟是否团结。

彭博社援引《泰晤士报》采访特朗普的话说,他有兴趣“与俄罗斯达成一些好的交易”,提出了解除对俄制裁的想法。

据《泰晤士报》报道,特朗普表示:“他们对俄罗斯实行制裁,我们来看看能否与俄罗斯做一些好的交易。举例来说,我认为核武器应该大大减少,这是一部分。”

报道称,从特朗普的言论来看,毫无疑问他会坚持竞选时的立场,在某些情况下也许会颠覆美国几十年来外交政策,使他在从自由贸易和难民到安全和欧盟在世界上的角色诸多问题上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产生根本性分歧。

特朗普重复了他在竞选期间对北约的批评,他表示,大西洋两岸军事联盟很重要,却也“有问题”。

在《图片报》版本的访谈记录中,特朗普说:“它过时了,首先是因为它是很多很多年前筹划成立的。其次,各国没有付出他们应付的代价,(北约)没有应对恐怖主义。”《泰晤士报》引述特朗普说,只有五个北约成员付出了应有的份额。

特朗普的言论进一步阐述了他在竞选期间对北约表示过的怀疑,但并未发表他关于欧盟和默克尔的最不屑看法。他称默克尔的开放边界难民政策是“灾难性错误”。

相比之下,特朗普赞扬英国人在2016年投票决定脱离欧盟。他说,人民和国家想要自己的特性,不想让外人进来“毁了它”。《泰晤士报》引述特朗普的话说,英国人决定脱离欧盟是英明之举,因为欧盟“基本上就是德国的一个工具”。

“要我说,会有更多的国家退出,”他表示。

特朗普告诉《泰晤士报》记者,他打算在上任后迅速与英国签订贸易协议并很快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会面。

报道称,虽然特朗普把英国退欧归咎于难民潮,称英国被迫接受难民,但实际上,2015年英国的避难申请数量与当年欧洲移民危机巅峰时期抵达德国的89万难民相比微不足道。

默克尔今年秋天谋求第四个任期时将面临来自反对移民的德国选择党前所未有的挑战,记者问特朗普是否希望看到她再次连任。他表示无可奉告,并补充说,虽然他尊敬默克尔,却并不认识她,而且她让“所有这些非法入境者”进入德国对该国造成了伤害。

报道称,按照他对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威胁,特朗普说,宝马汽车公司在外国生产后销往美国的汽车将面临35%的进口税。据报道,他说,宝马应当取消在墨西哥开办新厂的计划而把工厂建在美国。

据彭博社援引《图片报》报道,特朗普的其他评论包括:

·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的决定或许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决定。

·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是天然人才,他将促成与以色列达成协议。

·特朗普打算在入主白宫后继续使用包括推特在内的社交媒体,绕开新闻界直接与他的追随者沟通。

·进入美国的人将面临“极为严格”的安检,可能会包括一些欧洲国民。(编译/何金娥)

资料图片:特朗普

(2017-01-18 02:57: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