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美媒文章:美重估在德驻军折射北约矛盾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6月29日刊载题为《特朗普与欧洲斗争之际,美国评估在德国驻军的成本》的文章称,北约无疑正在经历一场巨变,而特朗普正是这场巨变的表象和诱因。

文章称,知情人士透露,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关系日趋紧张,五角大楼正在评估美军大规模撤走或转移驻德国部队的代价和影响。

文章称,有关美国评估驻军影响的消息让欧洲官员感到担忧,他们急于判断特朗普是真的打算重新部署美军,抑或只是他在北约布鲁塞尔峰会之前的一个谈判策略。五角大楼发言人埃里克·帕洪否认了任何有关美军将完全或部分撤离德国的说法,并说此类评估只是例行程序。

开支分歧严重

文章称,相比冷战时期,美国在德驻军规模已经大幅度削减,这是美国历次对其在世界各地驻军成本和理由例行评估的部分结果。

文章称,但是由于欧洲对特朗普对北约的承诺一直怀有疑虑,这可能让美国在欧洲驻军的例行调整产生比预期更大的影响。

文章称,研究中的重新部署方案包括美国撤回大量驻德部队,以及把部分或全部驻德美军转移到波兰——这个北约盟友达到了北约防务开支目标,而且其领导层与特朗普更合拍。

文章称,近几个月来,波兰提出投入至少20亿美元,建设一个永久性的美军基地。美军已在波兰部署了一支轮换部队,其他北约成员国也在波罗的海国家执行同样的任务,这是北约为阻止俄罗斯在北约东翼加强渗透的部分努力。

文章称,欧洲官员希望在7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强调西方世界的团结。但是,特朗普仍然对许多北约国家未能把至少2%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用于防务感到不满,一些北约成员国同意在2024年之前实现这个防务开支目标。美国的防务开支约占其GDP的3.58%。

矛头对准德国

文章称,拥有美国永久驻军的盟友以各种方式承担着部分成本。例如,据兰德公司2013年为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编写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日本和韩国提供现金,而德国则通过土地、基础设施和建筑等实物支持美国驻军,此外还有减免关税等待遇。该研究基于2002年以来的各种数据,估计德国承担了美国驻军约33%的费用。

文章称,多年来美军持续减少在欧洲的存在,但自2014年之后,美国和北约军队开始在东欧成员国轮换驻军。

文章认为,特朗普对北约的蔑视显然是针对德国,尤其是默克尔。他最近在推特上说默克尔正在失去对国内权力的掌控。

文章称,上周,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和德国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华盛顿举行了一场火药味浓厚的会谈。冯德莱恩说,德国的预算预期为到2024年将防务开支占GDP的比例提高到1.5%。有官员表示,白宫对德国的做法感到失望。

文章称,五角大楼对在欧洲驻军的评估正值特朗普与欧洲的关系急剧恶化之际。特朗普决定7月16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赫尔辛基举行会晤,这也给他的欧洲之行增添了新的变数,包括在伦敦的停留。

文章认为,然而,北约无疑正在经历一场巨变,而特朗普正是这场巨变的表象和诱因。

【延伸阅读】北约秘书长:美国和北约致力于克服分歧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2月20日刊登文章称,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充分展现了美国与欧洲的紧张关系。一些欧盟高级官员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立场,一些领导人在如何应对俄罗斯的进攻和其他威胁的问题上产生矛盾。在华盛顿,美国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于会议开幕当天,宣布起诉13名俄罗斯人涉嫌干预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这一消息宣布后,在慕尼黑出席会议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赫伯特·雷蒙德·麦克马斯特称俄罗斯干预选举是“毋庸置疑的”,随后,特朗普在推特上予以反击。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慕尼黑会议期间接受了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外交记者罗比·格雷默的采访,阐述了他对特朗普领导的美国与北约的关系。

记者问: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抓着要求北约成员增加防务开支的问题不放。北约正在照做吗?

斯托尔滕贝格答:北约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始。我们在2014年决定停止削减开支,并向防务开支占GDP的2%迈进。2014年作出这一决定时,只有3个国家能达到2%的要求。今年将增加到8个国家,今后还将继续增加。因此,我们正在进步但仍需努力。

问:在您与麦克马斯特中将和特朗普总统私下交谈时,他们是否对北约响应他们的诉求,增加军费开支表示满意,或是仍不满意?

答:他们的反应与我的预期一致: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但我们需要更多。我完全同意。特朗普总统说,资金正在“大量流入”,他指的是欧洲和加拿大增加军费。但再说一次,这才刚刚开始。我们没有承诺明年就实现2%的目标,我们承诺的是在10年内实现。

问:特朗普总统上任之初,很多欧洲盟友感到焦虑。您是否担忧特朗普时期跨大西洋关系的未来?

答:特朗普总统明确表示,他将致力于北约和跨大西洋关系,不是只喊口号,而是体现在行动上。美国正在增加(在欧洲)驻军,因此,我认为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

其次,我们必须记住,北约是由29个民主国家组成的联盟,这些国家的政治领袖的政治背景不同,在很多问题上观点并不一致。但我们一直能克服这些分歧,对北约的核心任务达成一致:即我们并肩行动,彼此守护,因为这符合美国、北美洲和欧洲的利益。

(2018-03-01 10:17:40)

【延伸阅读】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将在美国和德国增设司令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6月7日,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举行新闻发布会。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7日宣布,北约将在美国和德国增设司令部。新华社记者叶平凡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6月7日,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中)主持北约防长会。新华社记者叶平凡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是6月7日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拍摄的北约防长会现场。新华社记者叶平凡 摄

(2018-06-08 08:07:00)

【延伸阅读】特朗普改口称北约不再过时 分析:美国国家利益在改变他

央广网北京4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当地时间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举行了会谈。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双方重申北约对美国和欧洲安全的重要性,特朗普更是表示,北约不再“过时”。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美国记者赵新宇报道,特朗普在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恐怖主义威胁的存在凸显了北约的重要性,他呼吁北约作出更多的努力,帮助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击恐怖分子,特朗普更表示北约这个组织现现在不再过时。“北约秘书长与我就北约在打击恐怖分子方面,还能做哪些更多的工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很久以前,我曾经就此抱怨过北约,北约做出了改变,现在他们确实打击恐怖主义了。我曾说,北约过时了,但它现在不再过时。”

同时,特朗普再次要求北约成员国承担财政义务,他说北约国家应当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用于国防开支,而目前北约成员中只有包括美国在内的5个国家满足这一要求。

上个月(3月),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时,特朗普就表示坚决支持北约,但呼吁成员国公平分担费用。4月11日特朗普正式签署文件,确认黑山加入北约,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5月25日,特朗普将迎来担任总统后的首次出访,出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白宫确认说,特朗普在首次出席北约峰会期间将重申美国坚定支持北约的立场,以及加强打击恐怖主义合作,也会谈到北约内部责任分担的方式。

特朗普在入主白宫前多次抨击北约“已经过时”,并没有起到打击恐怖主义的作用,他还不断表示,美国为保卫北约盟友付出的代价没有获得“合理的回报”。可如今,特朗普对北约的态度180度大转弯。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认为,并非特朗普主观上想要变,而是美国国家利益逐步驱使他的所作所为越来越符合美国总统的身份。美国政治中的规律性现象就是竞选时期的总统候选人经常提出一些反传统政策的主张,而且他们各自的背景、经历都不一样,但是一旦进入白宫,白宫就像车床一样,不管进来时是什么样,当他作为总统出现时,模式几乎都是一样的。从尼克松总统一直到特朗普总统,中美关系打开大门以来经历了9任总统,这九位总统从背景、个人经历到政治主张大不一样,但在美国对外对内政策的基本方针上,很难分出他们的实质性政策立场差距。只要当了美国总统,就得站在美国的国家利益角度考虑问题。

特朗普作为商人、总统候选人时,他对北约的认识讲的是真话。他认为北约是过时的,是没有用的,甚至对美国是个负担。但当他进入白宫主政时,就要通盘考虑,不仅仅是从他个人或者他那部分政治势力的角度考虑。所以,他上台以来越来越像总统,讲跟前任政策越来越相似的话,离自己原来所说的越来越远,原因不是他自己想改变,而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在改变他。

换句话来说,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来不是由一个总统来决定的,而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驱动的。美国社对于欧洲的领导地位一直是多年来美国海外利益的重要支柱,美国不可能自毁利益,也就不可能抛弃北约。

杨希雨还表示,特朗普对于北约转变态度的另一个现实原因是,在美俄关系趋紧的前提下,美国迫切需要美欧同盟发出同一个声音和俄罗斯对话。一方面美俄关系趋紧,另一方面美国同北约关系也变得复杂,如果美国在这种局面中不修复北约关系,那它只能在美、欧、俄三角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了争取主动,不得不进行策略上的调整,修补和俄国、北约的关系。不是美国想要同俄罗斯对抗,而是同俄罗斯博弈中,必须要保持美欧用一个声音讲话。

(2017-04-13 13:34:01)

【延伸阅读】法国学者:冷战后北约面临新威胁 忧美国飘忽不定

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 法国《回声报》2月27日发表法国蒙泰涅研究所特别顾问多米尼克·莫伊西题为《面对21世纪的威胁,北约应进行革新》的文章称,在中短期内,欧洲不能“不拉上”美国独自行动,而相比之下,与美国“共同”行动始终很难。

作者称,他的美国朋友曾对我倾诉他的不安:“西方世界的道义领导角色显然从华盛顿变成了柏林。”无论如何,这位朋友充分意识到了自己描绘的这番状况是如何的讽刺。昔日将欧洲拖入灾难的国家如今竟成了在混乱愈演愈烈之际,最能代表并捍卫西方价值观的国家。

作者称,我们不能改写历史,但我们可以合理地想象如果二战后美国没有慷慨地将保护范围扩至西欧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一个利益和价值观的双重共同体将大西洋两岸联系起来。北约的出发点只是一个政治保障,随后转变为应对冷战升级的军事一体化组织。用1952年到1957年任职的首位北约秘书长黑斯廷斯·伊斯梅的话来说,北约的任务是“留住美国,排斥苏联,压制德国”。这三个目标已经出色完成了。

冷战后北约面临新威胁

20世纪90年代初,北约经历了第一场身份危机,因为西方世界沦为苏联威胁的“遗孤”。北约还有什么用呢?没有敌人也就无所谓联盟了。当然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华盛顿认为,巴尔干国家战争爆发证明了欧洲在面临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根本没有能力独自负责自身安全。一位官职极高的美国外交官曾对我说:“你们先是乱了阵脚,优柔寡断,然后就要自取灭亡,我们必须在还来得及的时候采取干预再施援手。”尽管欧洲自身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让《代顿协议》于1995年12月得以达成,确立了波黑的和平。

9·11恐怖袭击之后,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援引宪章第五条关于集体安全的规定,自发提供支持。但美国虽然很高兴看到“我们都是美国人”,却在某种程度上谢绝了欧洲人。用美国评论员罗伯特·卡根的话来说,华盛顿似乎认为“我们是来自火星的美国人,不会把自身安全交由来自金星的欧洲人负责”。

作者称,21世纪初,北约的问题又变了。我们要搞清楚的是北约是否适合应对那些在地理方位上不再局限于东欧的危险,而且这些危险的性质还变得多样化。如何让一个区域联盟适应全球化?如何让一个传统军事联盟适应网络安全相关的新技术与恐怖主义人肉炸弹类型的老一套野蛮所形成的双重威胁?北约在阿富汗暴露了局限性,它有能力实现革新还是必须宣告该组织已经过时,完全取消它的合法性?

北约担忧美国飘忽不定

2017年,自唐纳德·特朗普担任总统以来,北约问题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日被提出来。曾几何时,北约理当保护的民主制度难道不正是被这位行事完全无法预料的总统上台以及欧洲民粹主义抬头所体现的内部威胁置于险境了吗?华盛顿言辞激烈地重提美欧“共同承担”的问题,强调的是完全合理的诉求。二战已经结束70多年,为何美国还要为欧洲的防务埋单呢?

欧洲对于美国飘忽不定的害怕,甚至要超过对恐怖主义和俄罗斯野心的害怕,它最终能否如一些人士所料想的那样觉醒?欧洲的几大广场上能否有朝一日出现特朗普的半身雕像与罗伯特·舒曼和让·莫内比肩而立,上面刻着“一个让我们最终觉醒的人,欧洲心怀感激”?但这种情景现实吗?

2017年,欧洲的安全困境可以这样总结。至少在中短期内,欧洲不能“不拉上”美国独自行动,而相比之下,与美国“共同”行动始终很难。诚然,我们和美国的合作可以像如今对待那些专制或民粹政权国家的方式一样,我们可以与执政政府进行官方对话并同时和反对党以及赞同或者向往我们价值观的公民社会保持交流,从而实现平衡。但这些还不够。

作者认为,保护如今的北约需要通过三大行动。首先必须避免像法国国民阵线这样的民粹政党掌权。其次是大幅增加防务支出并遵守我们的承诺。最后是与华盛顿维持优先对话的同时,不要让我们的价值观委曲求全。

(2017-04-06 08:26:15)

【延伸阅读】外媒称北约军乐团日渐凋零:只剩美国出钱出人

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外媒称,北约军乐团少几名大号手,组不成完整的乐团。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8日报道称,它还缺一些法国号手,一个单簧管手。实际上,乐团里只有12名军乐手,全部来自美国,这些人花很多时间努力演奏出20个人的气势来。

即将离任的乐团团长、美军军士长汤姆·麦克塔格特说:“我们演奏的很多歌曲,怎么说呢,都很朴实。都是简化过的。不是完整版本。如果你到一个国家演奏,能有40人的乐团班底,看起来就非常体面了。”

为了弥补缺陷,北约军乐团有时会从别的国家借音乐家,或重新编曲,或用吉他音效模仿其他乐器。

军士长麦克塔格特说:“只有12名成员,就无法列队在街上行进了。我们一般不那样做。”

美国比其他盟国都更加看重军乐团。2015年,五角大楼向军乐团投资4.37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北约盟国阿尔巴尼亚、冰岛、拉脱维亚、卢森堡和斯洛文尼亚各自国防开支的总和。

在北约28个成员国中,现在只有美国还派遣音乐家。法国和加拿大以前也派过,不过在2014年退出了。

军乐团的问题就像北约持续面对的其他挑战一样。美国和北约官员说,欧洲大国对军队投入的资金不够,也没有足够的士兵派遣到北约执行任务。

派至北约的音乐家属于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SHAPE)国际乐团。由于人员不齐,军乐团成员不再演奏复杂的《SHAPE之歌》,改为演奏《北约之歌》,那首歌更简单,用少量乐器也能演奏。

美国空军中士安伯·格兰姆斯是乐队声乐家,他曾在布鲁塞尔一场招待会上无伴奏演唱过比利时国歌。什么乐器都没有用。不过,慈善机构比利时联合基金会的官员让·德康尼埃称赞了那次表演。

德康尼埃说:“演出非常让人感动。她开始用荷兰语演唱,然后改成了法语。对于一名美国人来说,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军乐团当然不进行演出或开演奏会,他们是有任务的。有时候,任务需要他们参加大使馆的活动。

在美国大使馆于布鲁塞尔举行的独立日接待会上,SHAPE军乐团用表演吸引了人数虽少但很专注的观众,其中一对夫妇还跟着乐团演奏的《我会坚强》跳起了舞。

在欧洲议会工作的苏珊娜·霍曼·采克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更多人跳舞。房间很棒,乐队也很棒。”

她的丈夫、比利时政府官员亚历山大·霍曼说:“我们外交官有时候有些拘谨。”

这两人说,5个人的演奏听起来很宏大,让他们印象深刻。

霍曼先生说:“他们毫无疑问可以用音乐填满舞厅,他们做到了。”

霍曼·采克女士说,如果加上比利时于1846年发明的萨克斯就更好了。

霍曼先生插话说:“作为比利时人,我不得不认同我妻子的观点。有萨克斯就太棒了。”

军士长麦克塔格特说,欧洲听众希望军乐团有格伦·米勒所带领的军乐团之风。他说:“我们在欧洲,这些人知道大型乐队是什么样的。”

乐团说,他们的技巧是用多种手段让小乐团听起来宏大。美国陆军军士爱德华·马丁是钢琴演奏家,他说,以小搏大需要高超的技术。

军士马丁说:“如果演奏技艺高超,安排得巧妙,就能让乐器的音色传遍全场。可以让一个乐器听起来是很多乐器。”

其他方式包括包括让美军军士、吉他乐手托马斯·卡齐扬尼斯用14种不同的吉他效果器创造不同的音效。

5月份时,当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新司令就任时,SHAPE乐团从匈牙利、加拿大和捷克借来了音乐家,以确保他们的演奏声音能传遍大型军队阅兵仪式场地。

1983年刚刚创立的时候,SHAPE乐团有多个国家参与。它之前是一个志愿组织,指挥来自英国,乐团的乐器是各个北约盟国捐赠的。2年后,美军开始定期派遣12名专业音乐家。

法国有时提供一名小号手,加拿大是一名钢琴师。北约官员说,这项派遣在2014年停止了。

法国军队发言人说,防御要求的增加迫使法国减少音乐家总人数。加拿大军队女发言人说,削减乐队岗位是北约减员的一部分。

担任乐队贝斯乐手的军士戴维·西姆斯说:“现在SHAPE乐团是美国乐团,我们都是美国人。”

乐队继续演奏。即将上任的SHAPE乐团负责人亚历克斯·德沃夏克军士长出生于布拉格。他说打算利用会说捷克语的技能吸引捷克军队音乐家,让乐团重新成为名副其实的SHAPE国际乐团。

德沃夏克军士长说:“我接受这份工作是因为我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会。”(编译/魏晓慧)

资料图:北约军乐团。(图片源于网络)

(2016-07-26 00:14: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