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价值2亿美元!俄向亚美尼亚出口远程火箭炮对抗阿塞拜疆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7月27日报道 俄罗斯《莫斯科时报》网站7月23日发表了题为《俄罗斯向盟国亚美尼亚出口2亿美元武器装备》的报道。

据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报道,根据该协议,亚美尼亚购买了导弹发射器、地对空导弹系统和陆基无线电侦察技术。

亚美尼亚通讯社周日援引亚美尼亚国防部长戴维·托诺扬的话说:“根据这份价值2亿美元的合同所提供的武器既先进又现代化,在俄罗斯甚至都尚未入役。”

除了狙击步枪、反坦克导弹和榴弹发射器之外,俄罗斯商业咨询门户网站2016年还报道说,莫斯科将向亚美尼亚运送BM-30“龙卷风”远程多管火箭炮系统。

亚美尼亚在其第二大城市久姆里附近设有一个俄罗斯军事基地,它在与阿塞拜疆的地区争端中严重依赖莫斯科的支持。

7月22日,亚美尼亚国防部否认了关于该国将在俄罗斯军方在没有警告当地居民的情况下举行演习的事件后重新考虑俄罗斯在该国的基地地位的报道。(编译/洪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BM-30“龙卷风”远程多管火箭炮。(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俄与亚美尼亚将建联合集团军:应对“侵略威胁”

参考消息网站11月10日报道 外媒称,根据呈交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的协议草案,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将在高加索集体安全区建立联合集团军。俄罗斯法律信息官方网站11月8日公布了相关文件。

据俄罗斯《晨报》11月8日报道称,根据协议草案,“为了确保双方在高加索集体安全区的安全”,“考虑到两国领土互不相连”,莫斯科和埃里温将建立能够确保“对武装侵略和其他安全挑战及威胁作出适当反应”的联合集团军。

两国国防部将制定使用联合集团军的计划并呈请最高统帅批准。它们还将确定集团军的组成。

协议草案规定:“和平时期,联合集团军指挥部在由亚美尼亚军队代表组成的机构发挥职能。在直接面临侵略威胁的时期和战时,为了组织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军队的协作,授权机构将向俄罗斯南部军区司令部和亚美尼亚军队总参谋部派遣行动小组。”

联合集团军司令将由两国最高统帅协商决定。在和平时期,集团军受亚美尼亚总参谋长指挥。在战时,它也有条件地接受俄罗斯南部军区司令的指挥。

协议草案强调,“本协议不针对第三国”。协议有效期预计为5年,如果双方在到期后未宣布中止合作,协议将自动延期5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纳卡冲突时期,前线的亚美尼亚士兵。

(2016-11-10 09:16:14)

【延伸阅读】俄百年兵工厂博物馆藏怪枪:形似95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拉武器博物馆的室外展区的一个纪念碑,背景可见著名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A52(BM-30)“龙卷风”远程多管火箭炮由图拉市的合金精密仪表设计局(著名的BM-21“冰雹”火箭炮也出自该厂)于20世纪80年代研发,1989年投入服役,至今其改进型仍是俄陆军地面远程打击火力的主力之一。其搭载有12联装300毫米多管火箭发射器,最大射程90千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后方拍摄的“龙卷风”远火,可见口径巨大的300毫米发射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BM-21“冰雹”是目前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大的自行多管火箭炮之一,与后辈BM-30一同出自图拉合金精密仪表设计局旗下。其最初于1964年装备苏联陆军炮兵部队,参加过自越战以来的多场局部战争,在近年的叙利亚内战和伊拉克反恐战争中均能看到其身影。BM-21搭载有40管122毫米多管火箭发射器,标准射程20千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一角度拍摄的“冰雹”火箭炮,可见密集的40管火箭发射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T-54/55坦克,由哈尔科夫机械制造设计局(KMDB)于二战期间研发,T-54坦克的首辆样车于1946年推出,随后于1947年在哈尔科夫坦克厂投产,而T-55坦克则于20世纪50年代末投产。据统计,苏联及加盟国的T-54/55系列坦克的总产量超过8.6万辆,占到了二战后全世界坦克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T-80主战坦克,由苏联基于T-64发展而来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于1976年投入服役,是历史上第一种采用全燃气轮机动力的坦克。其战斗全重42吨,搭载有一门125毫米2A46-2滑膛炮,可发射包括炮射导弹、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在内的多种弹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著名的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我们已在此前的图集中做过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进到博物馆的室内展区,这里主要以各种枪械展品为主。图为一战期间著名的M1908 15式马克沁重机枪,使用7.7毫米弹药,最高射速每分600发,采用250发帆布弹带供弹,有效射程1000多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把外形奇葩的步枪由图拉兵工厂的著名枪械设计师科波罗夫于20世纪50年代研发,TKB-022PM无托式步枪,可发射7.62毫米弹药,采用30发弹匣供弹,标准射速每分560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TKB-011试验型无托步枪,于20世纪60年代研发,也是苏联发展无托式步枪的尝试之一,使用7.62毫米弹药,可选用30发或50发加长型弹匣供弹。该枪最终未能投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SG43古尔约诺夫重机枪由苏联枪械设计师古尔约诺夫于二战期间研发,于1943年投入苏军服役,主要用于取代M1910式马克沁重机枪,增强DP轻机枪的火力,在二战中曾发挥很大作用。其使用M1908式7.62×54毫米凸缘式弹药,250发闭式弹链供弹。有效射程分别为1000米(平射)和500米(高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式M1910轮架马克沁重机枪,该型枪使用的是苏制索科洛夫7.62毫米弹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PPD-34冲锋枪,其中PPD全称为“捷格佳廖夫手提式机枪”,于1934年投产,可发射7.62 x 25 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药,该枪性能不俗,但就是结构相对复杂,不便于大批量生产,后在二战期间被著名的波波沙冲锋枪取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德国Stg-44(投产后称为MP44)突击步枪,是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该枪由德国著名轻武器设计师雨果·施迈瑟研发,于二战末期配备德军。该枪可发射7.92毫米弹药,采用30发弹匣供弹,半自动模式下最大射程600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早期反坦克步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各种转轮手枪和手枪展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产自罗马尼亚的袖珍手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制毛瑟“盒子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匈牙利产PA-63手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舰载AK-630六管20毫米加特林近防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一角度拍摄的SG43重机枪,可见SG-43的扳机及瞄准具细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精确制导炮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针式单兵防空导弹。

(2016-11-21 08:14:00)

【延伸阅读】以色列自杀无人机在纳卡作战首秀:亚美尼亚抗议

参考消息网4月13日报道 外媒称,在一架所谓自杀式无人机在阿塞拜疆进行了作战首秀后,以色列军队打算将一批这种无人机投入使用。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4月11日报道称,大多数作战无人机携带导弹,向目标发射导弹后返回基地。然而,以色列军火企业开发了几款“神风”无人机,携带致命性弹头冲入目标将其炸毁。

以色列还从未在战场上用过它们。但近日一个阿塞拜疆语网站发布的视频显示有一架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投入使用,那个地方已由亚美尼亚控制了20年。

那架无人机似乎是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生产的“哈罗普”。亚美尼亚官员表示,他们击落了第二架飞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上空的“哈罗普”。

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一名业务主管说,以色列军队如今有意向购买类似无人机用于未来的冲突。

“哈罗普”携带15千克的弹头,像导弹一样从车载发射装置投放出去。它可以连续飞行六个小时,最大航程500千米。它的体积极小,能避开很多雷达系统的探测。

这位业务主管表示,以色列感兴趣的是体积较小的四旋翼Rotem,其重量不到5千克,可装进士兵的背包。

这款无人机可装配摄像头进行侦察,或搭载小型炸药变身武器。它的单价仅数万美元,远远低于常规无人机高达2000万美元的价格。

亚美尼亚驻以色列大使近日向外交部提出正式交涉,要求以色列停止向阿塞拜疆提供武器。

以色列长期以来与阿塞拜疆保持着密切但低调的联盟关系,后者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且地处伊朗北部边境,战略意义重大。两国在过去十年里签署了至少两份巨额军火合同,包括输送无人机。

据认为,阿塞拜疆和印度是“哈罗普”仅有的两个外国买家。

近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爆发战火以来已有几十人丧生,该地区在经历了一场导致3万人死亡的战争后于1994年落入亚美尼亚的控制之下。

资料图:“哈罗普”无人机。

(2016-04-13 08:46:11)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