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盛赞“中国经济奇迹”:俄罗斯应该以这个邻居为榜样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8月21日报道 “中国经济奇迹”是什么?俄罗斯能否运用“中国的经济办法”?就此,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近日与东方学家列昂尼德·姆列钦进行了交流,并于8月18日刊登相关采访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自由媒体网站问(以下简略为“问”):您作为东方学家,曾多次到过中国。俄罗斯最近越来越关注中国,试图弄清楚如何能够将“中国经验”为我们所用。而美国人甚至因为中国人不知疲倦的勤劳而将其称作“蓝蚂蚁”。他们真的如此勤劳?
列昂尼德·姆列钦答(以下简略为“答”):我确实到过中国并看到他们的干劲——他们如何养活自己。因此我喜欢所谓的“中国态度”。
问:尽管如此,中国曾经推行过的一些政策结果并不是很好。
答:但那之后,中国开始蓬勃发展。我曾走访农村,与农民交谈,都是普通人,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生活。
问:而您不觉得自己是被安排与生产先进工作者见面?
答:那里所有人都是那样——勤劳肯干。比如,我曾与一户富裕人家的家长交谈,并兴致勃勃地听他介绍如何为自家盖起这么好的楼房、提高自身经济水平并挣到应得的钱。他讲述了对他们而言很典型的过往:他和邻居合伙买了辆报废的卡车,然后修好了它。干完自己的定额工作后,晚上开着卡车再额外干个夜班。我喜欢这种态度——这是我们非常缺乏的。因此我同意这样的建议:请让我们走中国的道路,这对人们而言只意味着一点——以我们的邻居为榜样来工作和挣钱。
问:您用了“邻居”一词……
答:没什么不对。我认为,我们应当将中国作为普通邻居来实行政策。我们需要的是以正常的平稳关系为基础——不受欺负,也没什么特别优待。
问:也就是说,最好进行贸易往来并交好?
答:那当然。中国发展得越快,变得越富裕,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将越好越牢固。两个又穷又醉的邻居能有什么友情?而当两国都通过诚实劳动赚钱买东西,两国关系会一下就变好:出现共同兴趣和话题。
问:另一方面,现在与中国商品一同进入俄罗斯的(尤其是西伯利亚和远东)还有廉价劳动力……
答:问题在于:在我国辽阔的地方没人工作。在幅员辽阔和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俄罗斯该怎么做——这是最迫切的问题。俄罗斯也早就萌生了邀请中国人的想法。
问:但这是合适的办法吗?
答:在这方面我认为,完全用不着害怕。关键在于,中国人远走他乡,一直都在其他国家搞建设。中国的洗衣店和洗衣女工在俄曾非常有名。在许多国家和大城市都有中国城——比如,中国城甚至位于伦敦最中心。中国只是人口众多,因此他们也去其他国家,包括来我们这里。他们不强加任何东西,也不想宣扬任何东西——只是工作赚钱。这是中国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
问:与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对我们的能源有兴趣。
答:当然,他们向这一领域投入自己的资金。我们向他们提供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让他们继续向加工和开采投资。对于中国资金向我国经济的任何投入,我只感到欢迎。在我看来,我们国家间的任何合作都是造福两国。在我看来,作为邻居,双方相向运动的角度正确,即双方向着文化、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靠拢。中国的建设越面向世界经济,我们两国关系中对正常交往的准备程度就越高。我们在经济上联系越紧密,不怀好意的理由就越少。对这种状况我表示欢迎。(编译/黎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艘外籍集装箱货轮在青岛港自动化无人码头装卸。青岛港与俄罗斯圣彼得堡港建立了友好港关系(2018年5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延伸阅读】出海记|华为在俄战胜苹果三星 中国品牌逐渐征服俄罗斯
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俄媒称,若干电子产品制造商的数据显示,6月,华为战胜了苹果,夺得俄罗斯网上智能手机销量冠军。据统计,华为手机的线上销售份额增长了4个百分点达21%,而苹果则下降2个百分点至19%,三星的线上市场占有率为13%。
据俄罗斯《导报》网站7月23日报道,华为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历来逊色于三星。5月,两者还分别为20%和22.8%。但6月,华为便以24.4%的份额挤掉三星(23.2%)升至首位。俄罗斯移动通信研究集团高级分析师埃利达尔·穆尔塔津相信,正是网店帮助华为超越韩国竞争对手。他认为,华为以折扣和促销手段吸引了网购者。
报道称,俄罗斯一家大型电子产品经销商的代表指出,6月,华为手机在俄罗斯市场销量环比增长15%以上,但线上销量增幅更大。
此前,俄罗斯《导报》网站7月16日文章对华为能取得如此成绩做了分析。文章称,华为近来在俄罗斯新闻不断,攻城略地。不久前,这家手机供应商在俄罗斯销量超越三星位列第一。上周的统计显示,其单机销量又首次拔得头筹——荣耀9 Lite今年5月取代苹果手机,成为俄罗斯最畅销机型。之前,苹果智能手机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很长时间。
文章写道,就在数年前,中国手机在俄罗斯还鲜为人知。它们为小众商品,不太适应当地用户需求,且大都质量不佳。如今,中国手机在品质和性能上与本世纪初就声名鹊起的老牌高档手机相比已无太大区别,只是价格更低。
在卢布汇率于2014年暴跌后,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品牌开始占领俄罗斯。当俄罗斯人买不起苹果或三星旗舰机,又不愿拿着过时老款手机出门时,寻找替代品就成为必然。而中国人可谓雪中送炭。
文章作者认为,现在,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网上商城和实体门店的中国货。购买中国手机再也不是一件不体面的事。何况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也让中国品牌家喻户晓。
文章称,总的来说,我们对中国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先是不再抵触中国组装的电子产品,接着开始尝试中餐,然后是使用中国手机。如今,在餐馆菜单、价目表、招牌以及机场和火车站显示屏上见到中文早就不稀奇。中国货现在真正等同于进口货,而非过去那样不好用、不可靠的二等品。因此,非中国制造已经不是一部手机的竞争优势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
(2018-07-26 00:19:01)
【延伸阅读】俄媒:中国画家留学俄罗斯美院 完美融合中俄绘画技法
参考消息网7月23日报道 俄媒近日报道称,俄罗斯画家从学习欧洲绘画艺术到创造本国的巡回展览画派,一路发展不断成熟,使俄罗斯油画举世闻名。俄罗斯油画的技艺之高超,每一幅油画都仿佛有着自己的灵魂,向每一位欣赏它的人诉说着它的故事。正因为如此,中国画家络绎不绝来到俄罗斯进修学习,青年画家牟克也是其中一员,他不仅习得西方油画的技巧,还加入了中国元素,中西结合,他用油画描绘自己在俄罗斯的艺术生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牟克和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院长祖拉布·采列捷列在工作室
据俄罗斯卫星网22日报道,牟克1981年出生于黑龙江,在开始学习油画的基本功时,就曾接触到俄罗斯外教。俄罗斯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让他在初学油画时,就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尽管他曾访学美国,游历欧洲,但还是感觉自己对俄罗斯情结更深一些,所以他2013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俄罗斯苏里科夫美院进修学习,后于此攻读博士学位。
报道称,来到莫斯科之后,学校宿舍艰苦的条件,莫斯科寒冷的冬天,学习俄语时的重重困难,让牟克的留学生活一度跌入谷底,感觉在莫斯科每天都看不到太阳。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曾在西伯利亚受到过流放的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写出那么伟大的著作。正是这些困境,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现如今他感谢这些困境带给他的苦闷,给了他绘画创作的源泉。
来到苏里科夫美院后,牟克就师从萨拉霍夫。他说:“到这里之后,我就查了一下,我的导师叫做萨拉霍夫,很有名气。我也很喜欢一个俄罗斯的音乐家肖斯坦科维奇,我了解到我的导师跟肖斯坦科维奇关系也很好,(导师)画了很多他的肖像画,我就感觉应该选他作为我的导师。后来我就把我的画给他看,他也挺喜欢的,经过2-3个月之后,他才同意我进他的工作室,成为他的学生,而且我是他的最后一个学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牟克与俄罗斯画家户外写生
牟克对于在俄罗斯的油画学习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解释说:“最开始我就是看美术馆,看各个工作室,看教授老师的作品,也看学生的作品。到了后来就不会刻意去学,我基本上就是感悟,我感觉我就是学的话,也是模仿。即使我模仿的特别像,就是我一画就看出来,就是在俄罗斯留学回去的。或者说一看画的就特别有俄罗斯风格。我感觉没有意义,因为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历史、民族性,包括绘画方向都有自己的风格,所以我就想把俄罗斯元素和中国元素融合一下。我在莫斯科生活,这里半年时间都是冬天,俄罗斯的空气可以带给你各种感受,有快乐的,有压抑的。这些感觉,学是学不到的,需要把这些感觉融入到绘画里。
报道称,牟克几乎每天要在画室画8个小时左右。谈到对绘画的热爱时,他表示,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喜欢画油画,反而认为画画本身已经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习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中国驻俄大使馆主办的“中俄画家联展”上,牟克与中国驻俄大使合影
2017年4月,牟克在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举办了“丝路丹途”个人油画作品展。此次展览得到了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主席和主席团的赞誉,并在同年11月份授予牟克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金质奖章。
展览中有《纪念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系列油画作品。对于这一系列油画创作灵感的来由,牟克介绍说:“在俄罗斯冬天很漫长,我就看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之前也看过,后来就再重新仔细研读,看完之后,我就开车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图拉。就想把《战争与和平》这部著作的俄文写在画布上,然后再画画。这就是一个很偶然的想法,然后我就做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牟克的油画系列《纪念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战后儿童
报道指出,牟克在2017年也被破格晋升正教授 。祖国资助他来俄罗斯学习进修,他交给了祖国一份傲人的答卷。不仅不负国家所望,在学习的同时,他也一直为中俄之间的教育做着贡献。他说:“像我们黑龙江距离俄罗斯这么近,现在又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所以我们在教育方面,主要是音体美这部分,跟俄罗斯全面合作。我觉得我的工作不单单是画画,而是将更好的资源引进到国内。”
(2018-07-23 19:10:54)
【延伸阅读】中国人是砍光俄罗斯森林的元凶?俄媒这样说——
参考消息网7月22日报道 俄新社网站7月19日刊登题为《“中国人砍光了一切”?谁是破坏俄森林的真正元凶?》的文章称,一两周前,一些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所谓斗士用愤怒点燃了俄罗斯互联网。他们毫不留情地痛批和揭露“现政权”和“这个国家”,斥之将西伯利亚木材完全售予中国人。在网上能迅速找到证据,说什么乌拉尔以东的森林几乎不复存在,所有木材都抛售一空,皆已被中国人运走。俄新社分析了这个引起轩然大波的话题。
首先,回顾历史。一直以来,俄罗斯的林业资源都非常丰富。作为“绿色黄金”,它的出口也早已有之。最初的书面记载要追溯至伊凡四世即著称的伊凡雷帝执政时代。
俄罗斯的森林覆盖率之广,举世闻名。在20世纪80年代初,俄罗斯联邦的木材储备为724.9亿立方米。30年后,即2015年,杜马农业问题委员会给出了下列统计数字:俄目前的木材储备为815亿立方米,年增储量9.938亿立方米,逾420亿立方米的木材可以砍伐。
文章称,从上述数字不难窥见,即便议员提供的数据包含乐观成分在内,但俄森林储备出现整体性增长乃不争的事实。为避免被指责为成见作祟,不妨参照一下联合国相关委员会同年公布的数字——830亿立方米。
如今,再来分析一下俄罗斯究竟砍伐了多少森林,距离文首所提到的灾难还有多远。
1989年左右,苏联向67个国家出口木材,最主要的买家为日本、中国、东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当时,苏联的木材出口位居全球第5,排在美国、加拿大、瑞典和芬兰之后。
俄罗斯也在采伐和出口木材,但总量较之苏联要少得多。与此同时,相关伴生材料的产量却在不断增长。
再来看对华木材出口。2016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2200万吨木材,占俄出口总量的19%,但这一数字却被一些居心叵测者利用,作为恐吓俄罗斯人的借口。这其实是危言耸听。中国的确是俄木材的最大买家,但占据对华木材出口榜首的是美国,而非俄罗斯,各国对华木材出口金额大致如下:美国,76亿美元;俄罗斯:45亿美元;加拿大:40亿美元。而后依次为巴西、日本、芬兰等国。
如此看来,跟俄罗斯你死我活争抢中国木材市场的,恰恰是那些剑走偏锋的爱国者们所推崇的资源跟土地利用的典范国家!作为对比,按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的统计,俄罗斯的森林面积高达8.09亿公顷,占全球的20%,加拿大仅为3.1亿公顷,美国才3.04亿公顷!匪夷所思,但的确如此,虽然俄罗斯的森林面积是西方发达国家的3倍,采伐量其实相差无几。
俄罗斯为打击木材非法砍伐及走私,推出了国家统一木材备案和交易自动化信息系统。如此一来,每次木材采伐,从伐木到运送至国境或是加工厂,整个流程都处于监控之下。此举收效明显。单是近两年里,查处立案的非法林木交易数量便增长了5倍。
文章称,俄罗斯的伐木业正逐年步入正轨。虽然速度不如期望的那么快,但毕竟不断变好。在外贝加尔湖以及西伯利亚地区,是否存在非法采伐?这是一定的。然而,从事这一勾当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我们的俄罗斯同胞,他们目无法纪、掠夺性地破坏着森林。这一犯罪勾当的所有昧心收入,都落入了地区盗木者的腰包。
要维护和不断增加我国的森林储备量,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非砍伐过度,而是年复一年的森林火灾。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轻慢和缺乏敬畏之心导致的。根据联合国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统计,火灾每年会焚毁俄罗斯近200万公顷的森林,另有近6亿公顷的森林不在防火保护区内。单是2017年,俄森林过火面积便高达450万公顷。
倘若将去年毁于火灾的木材卖至中国,按当前的出口量折算,可以出口22年呢。(编译/童师群)
资料图:这是俄罗斯泰加地区的林场工人将木材装车的照片 新华社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8-07-22 00:12:01)
【延伸阅读】俄媒羡慕中国南极活动风生水起:俄罗斯已居中国下风
参考消息网7月22日报道 俄罗斯《新消息报》网站7月16日刊登娜杰日达·波波娃的一篇文章,题为《南极之战,俄居于中国下风》,副题为《俄罗斯关老站点,中国设新站点》。文章摘编如下:
俄罗斯即将迎来发现南极两百年纪念日。在这座庞大的冰川聚宝盆中,蕴藏着众多的资源,如铀、黄金、钍,其淡水更占到全球储量的80%。不过,俄罗斯需要这块宝地吗?在我们关停本国南极科考站的同时,中国的新站点却在不断增加。
地质学家和冰川学家都笃定地说,南极的石油储备或有2000亿桶之多!然而,莫斯科需要南极吗?大概不是非常需要!并不那么令人愉悦的消息从那里接踵传来:由于经费不足,我们暂停了“东方站”的工作,关闭了“列宁格勒站”,而后又暂时冻结了“俄罗斯站”。如今,我们在那里只保留了5个常设科考站,而不久前其数量曾高达12个之多……科研拨款捉襟见肘!
如今,有30多国觊觎南极财富。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法国、土耳其、沙特等国对这片宝藏的诉求呼声越来越高。
不过,南极活动搞得最为风生水起的当属中国。目前,中国有4处常设站点,分别是昆仑、泰山、中山、长城。它们皆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在中国人绘制的南极地图上,有用孔子命名的山峰、上海命名的高原、熊猫命名的冰川。中国还宣布将在南极设立天文台,并制造第二艘极地破冰船。此前,中国向南极派出的是“雪龙”号,这是购自乌克兰的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前往冰雪覆盖的大陆、运送必需的装备及新鲜食物的,是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轻型飞机“雪鹰601”。
自1984年起,北京便致力于南极大陆的研究开发。如今,它在科研方面的成就正在超越美国。华盛顿在南极建有3处科考站:南极点上的阿蒙森—斯科特、罗斯岛的麦克默多站和南极半岛顶端附近的帕默站。美国的极地工作人员数量突破了1100名,而俄罗斯所有站点加起来也不足百人。
令人遗憾的是,在南极,我们非但没有新建,而且还一直在关闭站点!令人最感沮丧的是,俄罗斯乃首个发现南极大陆的国家,如今却落后于印度跟中国。
我们的南极科考人员目前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是什么?雪地汽车数量不足。他们需要新的棚库来储存食品。还有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南极没有商店,只能用一些存放了数月之久的食物果腹!他们不得不拿冰窖里放了9个月的蔬菜熬红菜汤。我们也没有中国使用的轻型极地飞机,每周可以运送新鲜食物。
如今,各国的南极科考站变成了展示最新成就的橱窗……德、英、法、阿根廷的成就无需赘述。俄罗斯只能敬陪末座。
34年的南极科考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支全面的研究团队,建立了若干重要实验室。相关科研工作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负责。地处上海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国家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的科学研究和保障业务中心。所有极地科研项目都获得了慷慨的拨款!中国的极地站拥有精良的设备,能在南极最深海处从事资源开采。
北京确认,它还将继续开设新的南极站,从事科研。然而,由于经济实力受限,俄罗斯将继续压缩在南极的科研规模。(编译/童师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这是完成中山站卸货任务的直升机机长杨佃良驾驶直升机返航时拍摄的在雾气缭绕的南极海冰中的“雪龙”船。新华社发
(2018-07-22 00:12:01)
【延伸阅读】普京盛赞中国数字经济背后 阿里巴巴正在改变俄罗斯商业
参考消息网6月9日报道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访时,大力点赞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成就,称对中国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印象深刻。
普京表示,中国在现代经济形态,以及诸如数字经济这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物联网和电子商务。俄罗斯也需要进一步发展数字技术和工业,发展基础设施、能源。他希望,在当今及未来的重要发展领域上,两国能够共同努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访。
普京总统对中国电子商务的深刻印象,来源于俄罗斯社会消费形态的真切改变。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电商平台,早已风靡俄罗斯,成为普通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电商网站,据了解,每6个俄罗斯人就有1个在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网购。作为当地第一大电商,速卖通不仅受到当地百姓喜爱,还倒逼了当地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阿里速卖通在俄罗斯开设其世界首个线下体验店。
2013年,俄罗斯政府曾经启动对邮政系统的大升级,起因就是速卖通的一次春季促销太过火爆,巨大包裹量令俄罗斯邮政系统一度陷入“堵塞”。
如今,从中国送到俄罗斯的跨境包裹耗时正越来越短。在速卖通、菜鸟联手构建的无忧物流网络下,目前中国到俄罗斯跨境包裹物流配送平均时间为10至15天。更迅速的是,由于菜鸟已在莫斯科本地租仓,中国到莫斯科的跨境包裹最快只需1个小时就能送到俄罗斯消费者手里。今年5月,菜鸟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首批在全球布局了6大eHub节点,莫斯科跻身其中。可以说,短短数年,中国电商就帮俄罗斯构建起了完善的物流网络。
电子商务带来的改变,让俄罗斯政府坚定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近年来,从政府到企业界,整个俄罗斯展现出对数字经济中国方案的极大借鉴热情,作为将电商带到俄罗斯的布道者,阿里巴巴也成了最受俄罗斯欢迎的中国企业之一。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已连续三年受邀出席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瓦尔代俱乐部年会等重要论坛,与普京总统同台对话。他所带去的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和跨境贸易、支持小企业年轻人全球化等观点,在俄罗斯引发广泛共鸣。普京总统曾公开称赞“阿里巴巴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当前,俄罗斯正紧锣密鼓地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并与阿里巴巴这样的中国企业加深合作。2017年10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索契与马云对话时表示,俄罗斯将分享阿里巴巴在数字经济和全球化战略方面的经验,努力拥抱变化。
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5月7日,普京在上任总统后颁布“新五月命令”,目标是在2024年前成为全球前五大经济体。其中宣布,2024年前,俄罗斯用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开支将增加三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去年10月,普京邀马云参加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并同台演讲。
(2018-06-09 15:02:23)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