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军砸20亿美元开发人工智能 要与中国展开竞争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 美媒称,五角大楼的高科技研究机构为互联网、隐形飞机和自动驾驶汽车奠定了基础。现在,它即将在人工智能方面搞个大手笔。
欲搞出大手笔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9月7日报道,在7日举行的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宣布投资20亿美元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DARPA的信息创新办公室副主任约翰·埃弗里特说:“我们认为现在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播种的好时机。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把20年的进步加快到5年。”
报道称,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执行传统上由人类完成的任务,在技术和商业界是个时髦话题。
过去10年的突破激励企业从学术界招募顶尖人工智能人才。现在,机器在识别语音、理解图像和处理文字方面的准确度显著提高,催生了亚马逊的Alexa、苹果的Siri和“出行新方式”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等产品。
报道称,美国最大和最具创新力的企业靠它来领先于竞争对手。
DARPA的投资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常识、情景感知和更高能效的系统。这些进步可能有助于政府实现安全审查自动化,授权软件系统,并使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自我解释。
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9月7日报道,军方研究机构7日说,它将在未来5年投资多达20亿美元,用于推进人工智能的新项目,从而既加快了与中国的技术军备竞赛,又围绕强大机器的未来加剧了与硅谷的意识形态冲突。
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说,作为旨在研发能学习和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器的“第三次浪潮”行动的一部分,它将资助数十项新的研究工作。
DARPA负责人史蒂文·沃克今天在华盛顿郊外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向来自美国学术界、私营企业和军方的听众宣布这一消息,并且说,该局希望探索“机器如何获得类似人类的沟通和推理能力”。
要与中国竞争
报道称,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专门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兼职研究员格雷戈里·艾伦说:“这是一笔大交易。这是首次有迹象表明,美国正在以应有的规模、资金和认真态度对待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投入巨资,这是美国首次采取同样的做法。”
但在DARPA扩张之际,政府机构与雇用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一些人工智能人才的科技巨头之间关系紧张。今年6月,由于谷歌公司内部员工发起了反对所谓“战争生意”的运动,该公司宣布不会续签帮助开发能够分析无人机视频的人工智能的国防部合同。
有些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说,新的DARPA资金似乎传达了一个信息:如果谷歌不想帮助军方开发人工智能,别人乐意效劳。DARPA的副局长彼得·海纳姆6月接受采访时说:“有数百所学校和企业积极竞标这些项目。”
该局说,新资金将用于资助20多个现有项目以外的“下一代”计划。现有项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的尖端应用,其中包括网络安全、针对人与机器互动的“人机共生”项目。
报道称,关于新一代计划,一些提议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来应对后勤挑战,比如对人员进行安全审查,或者减少军用机器对数据或电力的需求。但是,其他提议更具有概念性,包括专注于“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的项目,专注于设计能阐明得出结论的过程和回应的正当性的软件。
白宫7月说,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是联邦政府在研发方面的第二大预算重点,超过了美国的制造业、太空探索和医学创新。
新计划将标志着联邦人工智能开支出现大幅度增加:据白宫对不包括关键五角大楼预算和情报预算在内的非机密项目的估算,政府2017财年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的开支超过20亿美元。
报道称,划拨这些资金之际,美国对中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戒心越来越重。中国政府投入巨资开展持续多年的技术活动,旨在显著增添国内人工智能市场的活力,该国预测这个市场的规模可能会在2020年达到1500亿美元。在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医疗保健和国家安全的人工智能领域,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中国科技巨头与政府展开了密切合作。中国希望在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出席记者会。新华社/法新
【延伸阅读】美国防部斥巨资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
新华社华盛顿9月8日电(记者周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日前宣布,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20亿美元用于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机器学习第三次技术进步浪潮。
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局长斯蒂芬·沃克在7日结束的D60研讨会上说,目前机器尚不具备情景推理能力,必须训练它们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这不仅代价高昂,而且难以实现。
该机构目前正在进行20多个研究项目,旨在提高人工智能的先进性,使新一代机器学习获得类似人类的交流与推理能力,有能力识别新的场景和环境并加以适应。
今年7月,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已启动“人工智能探索”计划,预期在18个月内完成人工智能新概念的可行性研究,并精简合同程序和筹资机制,保证在3个月内让相关研究项目从提案到启动。
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前人工智能系统还无法超越场景或语境去理解行为,在下棋或游戏等固定规则下不会暴露这一弱点,而一旦场景变化或规则超出一定范围,人工智能就会无法“思考”。
(2018-09-09 08:21:50)
【延伸阅读】助力F-35应对空地威胁 美空军战机加快应用人工智能
参考消息网8月2日报道 据美国“勇士专家”网站7月31日报道称,美国空军官员称,美空军目前正在加快速度,大规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固网络、改进武器系统和转变B-2轰炸机、F-15战斗机和F-35战斗机等大型作战平台的功能。
美空军发言人霍普·克罗宁表示:“空军已经有600多个项目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某个方面来应对形形色色的任务。”
报道称,尽管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大大加快数据整合、云迁移和各种非常需要的网络安全功能,其同时也正在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武器系统和大型平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美空军装备的F-35战斗机
报道认为,人工智能能够行使广泛的职能,不仅限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这样的常规概念;计算机算法日益能够做到几乎在瞬时为负责指挥控制的人类决策者读取大量数据、比较和组织信息并且行使自动的程序和分析职能。
当大量冗余的任务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人类就可以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从事更宽泛的解释性和概念性工作。
报道称,对于F-35、B-2和F-15而言,快速的数据库读取、组织信息和履行大量的程序职能都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决定性优势。
例如,F-35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并且利用一块单一屏幕将这些信息呈现给飞行员,而无需大量的人为干预。这种做法系统地将多个不同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利用单块屏幕呈现,通常被认为能够缓解飞行员的认知负荷。例如,广泛讨论的F-35战机传感器融合技术就是这一现象的证明,这涉及为飞行员整合瞄准、导航和传感器信息。
F-35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自主后勤信息系统(ALIS)”涉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早期应用,即计算机进行评估、对照清单检查、组织信息和自行做出某些决定,无需人为干预。
这个名为ALIS的电脑大大提升了这款战机的自动化程度,令其能够传送回关于发动机运行状况或其他航空电子设备的信息。
ALIS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布声明称,一个单一安全的信息环境,利用一个分布式网络上web支持的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这些领域的最新信息。
因此,F-35飞行员将能够在飞机驾驶舱内控制附近飞行的一小群无人机行使传感、侦察和瞄准职能。
例如,来自一架空军“捕食者”、“死神”或“全球鹰”无人机上的光电/红外传感器的实时视频可以直接进入一架F-35的驾驶舱,而无需去往一个地面控制站。在既涉及空对空威胁又涉及空对地威胁的快速移动作战的情况下,提高速度意义重大。
(2018-08-02 13:06:01)
【延伸阅读】美国防部顾问称须提防中国人工智能武器:中国军队已占优
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 新媒称,美国国防部军事创新事务顾问马尔库塞最近在华盛顿表示,美军别无选择,必须在军事人工智能武器发展方面与中国“硬碰硬”。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29日报道,马尔库塞表示:“美国到今天也没有清楚说明要如何为了国家安全来主导人工智能领域,但中国已经做出表示了。”
马尔库塞本周在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举办的一次研讨会说:“中国宣布了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这是很庞大的经济投资……我不认为美国提出的国防预算反映了相同程度的紧迫性。”
马尔库斯表示,在未来战争中,如果要与用“机器速度”运作的对手竞争,美国就不能停留在“人类的速度”。他说:“如果美国想要留在这场游戏里,就别无选择。”
马尔库塞不愿将军事领域人工智能的技术竞争形容成一场军备竞赛,但是他表示:科技从来都在军事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
马尔库塞还提到美国在这方面与中国相比存在明显不足。
马尔库塞认为,美国虽然设立了国防创新部门,但美国知识界和企业界的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被军队采用的速度太慢。与之相反,中国“融合发展”的军事创新模式比美国更具优势。
他说:“在中国,这方面衔接流畅……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相比,美国有更大的优势;(但)美国军队和中国军队相比,情况就非常不同了。”
(2018-03-31 00:20:01)
【延伸阅读】美媒称人工智能领域成中美“新赛场”:合作与竞争并存
参考消息网12月25日报道 美媒称,人工智能(AI)已成为中美涉足和竞争的新赛场。
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12月22日报道,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宣称“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明确表示中国的雄心是领先世界,并在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也许意识到新阶段已经开始,美国12月中旬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宣布,“为了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美国将优先发展对经济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的新型技术。”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尤其强调人工智能发展极其迅速,而且会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并且以中国作为“战略竞争者”,认为中国寻求“不公平地利用美国的创新”。同时,美国和中国正在寻求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认识到其转化未来冲突性质的潜力。
报道称,正当北京和华盛顿凸显人工智能国际竞争之时,中美的技术行业却更加密不可分,竞争与合作轮流交替。中国对美国的技术投资数额很大而且不断增长,即使人们对这类投资的风险愈加担心。事实上,在2012年到2017年之间,中国投资者通过641项协议向美国公司投资了190亿美元,尤其注重人工智能、机器人、增强和虚拟现实技术。美国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投资于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例如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今日头条在美国知名私募公司的支持下筹集了至少31亿美元。中国大型公司正在美国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研究伙伴关系,而许多中国知名的人工智能企业家是美国名校的毕业生。在中国技术公司急于寻求从硅谷挖人时,谷歌刚刚启动了在中国的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寻求利用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和未来人力资本潜力的优势。
报道指出,虽然这样的参与会促进美国和中国的创新环境达到双赢,然而,随着中国推动国家宣布的研发人工智能计划来提高其经济和军事竞争力,国家和军事现实竞争正在变得更加明显。美国和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很大程度上转向私营部门。中国大型技术公司的活力和不断增长的创业公司是中国人工智能革命的关键推动力。
报道认为,对中国和美国来说,人工智能仍将是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领域。到目前为止,美国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能力意味着它在人力资源上保持着关键优势。随着战略竞争似乎在加剧,美国必须认识到技术竞争新时代的复杂性并优先发展支持、保持创新的政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这是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出的智能交通系统模型(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2017-12-25 09:35:00)
【延伸阅读】中美谁能领跑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中国发展规划更清晰
参考消息网1月10日报道 美媒称,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正在人工智能研发前沿,但是据一个在中美都有分部的创业公司说,哪个国家领跑人工智能领域还没有结论。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月8日报道,Gen.Life总裁丹尼尔·涂(音)当日在上海举行的瑞银集团大中华区会议上说:“我认为一切仍为时尚早。中国可能在零售和消费者领域领先,而美国也许在自动驾驶方面领先。”
报道称,Gen.Life是一家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评定风险并改进保险产品定价和分销的创业公司。这个成立1年的公司得到了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美国家庭保险公司等大型保险公司的支持。
涂说,在政府支持方面中国似乎更有优势。
另据《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国务院2017年7月制定了目标要在未来几年内将中国人工智能的行业市值扩大到1500亿美元,到2030年将中国建成人工智能的创新中心。
涂指出,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L·拉斐尔·里夫等学术界人士呼吁政府、企业和社会更紧密地合作。
涂说:“在美国顶尖的学术机构人们对中央政府缺少核心、协同的政策有一种紧迫感,而在中国,如果你看一下中国对人工智能的规划,很明显中国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清楚的规划。”(编译/胡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2017年12月2日,参观者在博览会上与一款商用交互式机器人互动。当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2018-01-10 00:18:44)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