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要求研发新一代武器 拟以高薪遏制军工人才队伍萎缩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9月21日报道 据塔斯社9月19日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开始研制几年后就能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
报道称,普京在军工委员会会议上说:“我们议事日程上的关键问题是在2027年落实现行计划之前,制定新一期未来国家武装计划。我们已于今年开始工作,计划中考虑到世界现代化装备发展的新趋势和俄式武器在叙利亚的作战经验。”
他表示,“军队将接装在技战术性能上超越外国同类产品的最新武器”,其中包括“萨尔马特”导弹系统、第五代战斗机苏-57、“阿玛塔”坦克、S-500防空导弹系统和677型潜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
俄总统说:“同时,我们必须继续前进,现在就开始规划未来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它们将决定俄军未来10年的面貌。”
普京承认:“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军工综合体的实力。”他特别指出,“完善产品定价机制是军工综合体发展和及时、充分履行合同的必要条件”。总统提醒:“2017年12月实行的新定价模型促使军工企业降低费用,采用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以此提高了行业的效率、投资吸引力和高科技民用产品的生产能力。”他认为,“必须进一步优化定价机制,更加积极地采用现代化信息数字技术,以便更加深入地分析军用产品的价格定价方式,迅速发现问题”。
报道称,普京强调,“军工综合体的工作效率取决于行业人才发展”。他表示,近年来这个问题得到高度重视,使得整个行业的专业人才数量稳定下来,一些企业还有所增多。普京认为:“军工综合体应当创造引进和留住年轻人才的条件,让他们完成雄心勃勃的任务,确保理工学科的延续性。如今,军工业35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超过30%,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45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T-14“阿玛塔”坦克
普京表示,2017年军工业的工资水平比2012年提高0.7倍,超过5万卢布(约合5153元人民币)。总统举例说:“为军工企业培养人才的中等专业和高等教育计划正在稳步实施,2017年在突破性技术和现代化武器研发领域颁发了350多份杰出成果奖和680多份重大贡献奖。”他还表示,军工企业工作人员的系统性住房保障计划正在落实当中,仅去年就有8000多名专业人才改善了住房条件。
普京指出:“重要的是继续开展这方面工作,把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引入国防企业,为他们创造应有的工作生活条件。”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9月19日报道称,俄罗斯已开始计划研发苏-57战斗机和S-500地空导弹系统之后的一系列下一代武器。这些新武器系统将根据未来的国家军备计划来研发。
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军事工业委员会会议上说:“我们议程上一项重要而关键的问题是确定开始制定又一个先进的国家军备计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苏-57战斗机
普京说,随着俄罗斯完成在当前的国家军备计划(GPV-2027)下获得资助的研发项目,它必须现在就开始为其未来的防务需求做规划。普京说:“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进一步采取行动,从今天开始规划未来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这将在很长时期内、在未来几十年内界定俄罗斯武装部队的形象。”
普京说,近年来俄罗斯国防工业的人才流失已经稳定下来。此前,随着苏联时代的专家纷纷退休或离世,俄罗斯国防工业的人才队伍出现萎缩。此外,普京坚称,俄罗斯国防工业在吸引新人才方面正在取得进展。
普京还指出了俄罗斯人认为他们在当前的国家军备计划中所取得的成功,2015年俄方批准了其中的21项。普京说:“作为这一计划的结果,我们的军队应该得到比外国军队更有作战特色的新型硬件和尖端武器。”他还说:“这些武器包括‘萨尔马特’导弹系统、苏-57第五代战斗机、基于‘阿玛塔’作战平台的改进型坦克、S-500防空系统,以及677型潜艇项目。”
报道称,时间将证明俄罗斯国防工业未来的计划有多么成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苏-24M“击剑手”战斗轰炸机。2015年11月24日,俄军一架苏-24M战机在土叙边境附近被土耳其空军F-16战机击落,一名飞行员被救回,另一名飞行员死亡。图为当时地面人员拍摄的苏-24M战机被导弹击中后,燃起大火,机体即将解体的资料照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驻叙俄军的苏-24M战斗轰炸机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苏-25“蛙足”攻击机。2018年2月3日,俄军一架苏-25战机在伊德利卜上空被当地叛军使用肩扛式防空导弹击落,俄军飞行员弹射后为避免被俘,使用手榴弹自尽。图为驻叙俄军装备的苏-25攻击机,背景可见苏-24M战斗轰炸机群及一架米-8运输直升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8年2月3日,当地人员拍摄的被击落后的俄军苏-25攻击机残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苏-30SM多用途战斗机。2018年5月3日,俄军一架苏-30SM战机从赫梅尼姆空军基地起飞后不久坠入地中海中,两名飞行员死亡。图为驻叙俄军的苏-30SM战机群,空中可见一架米-24武直在执行警戒巡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4)苏-33舰载战斗机。2016年12月5日,一架苏-33战机在“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着舰时,因阻拦索故障,意外冲入海中,飞行员弹射逃生。图为“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在叙作战期间,一架苏-33舰载战机在航母上着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米格-29K舰载战机。2016年11月13日,一架米格-29KUBR战机准备在“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着舰时,意外坠海,飞行员弹射逃生。图为“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在叙作战期间,一架米格-29K战机在准备滑跃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6)苏-35S多用途战斗机。2017年12月31日,叙利亚叛军炮击驻叙俄军赫梅尼姆空军基地,至少7架战机被毁,其中包括2架苏-35S战机。图为驻叙俄军的苏-35S重型战斗机视频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米-24武装直升机。2017年12月31日,一架米-24武装直升机在紧急迫降时坠毁,2名飞行员不幸遇难。图为驻叙俄军装备的米-24武直机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米-28N攻击直升机。2016年4月12日,俄军一架米-28N武装直升机在叙利亚坠毁,2名机组人员遇难。图为俄军米-28N武直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在叙利亚执行作战任务的俄军米-28N武直视频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卡-52攻击直升机。2018年5月5日,一架卡-52武直在麦亚丁地区坠毁,有消息称该机是被肩扛式防空导弹击落的。图为在叙执行作战任务的俄军卡-52武直,地面可见叙政府军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运抵叙利亚基地的俄军卡-52武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0)米-8运输直升机。2015年11月24日,一架米-8直升机在营救被击落苏-24飞行员时,遭当地土库曼旅“陶式”反坦克导弹伏击,被击毁。图为遭“土库曼旅”陶式导弹伏击的俄军米-8直升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一架在叙被击落的俄军米-8直升机的尾部残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伊尔-20电子情报侦察机。一架载有15名机组人员的伊尔-20电子侦察机在距离叙利亚海岸36公里处的地中海上空,遭到叙军发射的S-200地空导弹误击坠毁,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安-26运输机。2018年3月6日,俄罗斯一架安-26运输机在赫梅尼姆机场降落时撞上地面坠毁爆炸,机上39人全部死亡,包括一名俄军少将。图为俄军安-26运输机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3)安-72运输机。2017年12月31日,叙利亚叛军炮击驻叙俄军赫梅尼姆空军基地,至少7架战机被毁,其中包括1架安-72运输机。图为驻叙俄军装备的安-72运输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4)图-154客机。2016年12月25日,俄国防部所属的一架飞往叙利亚的图-154客机在俄南部城市索契附近黑海海域坠毁,机上搭乘的包括“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在内的64人全部遇难。图为俄罗斯图-154客机资料图。
(2018-09-19 08:46: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K720“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北约代号:SS-26 岩石),全长7.3米,弹径0.9米,采用单级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可通过更换不同重量(480千克至700千克)弹头的方式,来调整射程(最小50千米,最大500千米)以此规避《中导条约》的限制。每辆“伊斯坎德尔”-M发射车可搭载2枚导弹。“伊斯坎德尔”-M于2006年正式列装俄军,是俄军现役远程地对地精确打击火力的主力之一。图为该型导弹技参数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SS-26的研发工作于1995年完成,但受苏联解体影响,直到2004年,俄军才宣布准备列装,随后该型导弹于2006年正式列装俄军。 图为9T250-1装填车正在吊装9M723战术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系统构成图,主要由6种车辆构成,左三种分别为运输起竖发射车、设备检测维护车、生活保障车;右三种:运输装填车、指挥控制车以及目标数据(准备)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作为俄军最新一代战术导弹,“伊斯坎德尔”-M采用了模块化弹头设计,可根据作战需要,换装重型高爆破片弹头、集束式弹头、燃料空气弹头或电磁脉冲弹头,具有较强的作战灵活性。 图为“奥卡河”战术导弹配备的9N74K集束式弹头,据称“伊斯坎德尔”-M也可通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斯坎德尔”-M导弹发射车在士兵引导下,驶入预设阵地(壕沟)连续镜头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斯坎德尔”-M导弹发射车在士兵引导下,驶入预设阵地(壕沟)连续镜头之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演俄军导弹部队官兵,采用车外有线遥控的方式发射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同时起竖2枚导弹处于发射状态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发射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发射并命中目标动态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次军演期间,俄军导弹部队共进行了2轮海上打击。俄媒称,“伊斯坎德尔-M”已开始换装类似“匕首”空射弹道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与过去只能打击地面目标相比,新增了打击海上静止目标的能力,如在海面或港内停泊状态的战舰。无疑将大幅增强俄军战术导弹部队对北约及美海军的威慑力。图为俄军械官吊装“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次试射反舰型“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换装类似Kh-47M2“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主动导引头,其实也是一种“技术反哺”,之前一直有消息称“匕首”是基于“伊斯坎德尔”-M导弹改进而来。图为挂载“匕首”导弹的俄军米格-31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艺术家绘制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发射车模型封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改进后的TEL发射车,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同时搭载9M728巡航导弹和9M723近程战术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T250-1装填车吊装战术导弹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军队-2016”展览上的“伊斯坎德尔”-M型战术导弹发射车,图中只起竖了一枚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其中一枚导弹起竖完成。
(2018-08-08 08:48:12)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