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报社论:美国正与曾使其伟大的精神背道而驰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 英国《独立报》网站近日发表题为《特朗普总统似乎忘了,美国是因为贸易繁荣才强大起来的》的社论称,如果特朗普想让美国人重新成为工厂工人或煤矿工,那他现在走的路无疑是对的。
社论称,在披露白宫内部混乱的新书《恐惧:特朗普入主白宫》中,资深记者鲍勃·伍德沃德讲述了为特朗普总统准备一篇关于经济学的演讲稿的故事。据记载,在参加完二十国集团峰会回国的途中,特朗普浏览了一下讲话稿,用整齐干净的笔迹匆匆写下了他的想法。他写道:“贸易很糟糕。”
社论称,如果特朗普说对了一点,那就是美国与其大多数发达贸易伙伴存在显著的巨额逆差。广泛地说,他认为这些逆差源于历届前任达成的糟糕的贸易协定,譬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现已流产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还有,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已经被这些国家粗暴地“耍得团团转”,而且为欧洲人、韩国人和日本人承担高昂的防务义务给美国增加了额外的伤害。
社论称,特朗普似乎无法接受的更广泛的事实是,在高工资、高技术的经济体(譬如日本和德国)或在工资较低的经济体(譬如墨西哥和中国),美国商品和服务正在被其他国家的商品超过和取代。在许多方面,譬如日本汽车或中国的棒球帽(诸如深得特朗普青睐、上面印着“让美国再次伟大”字样的帽子),比在美国生产的更加物美价廉。情况似乎就是这样,特朗普若想让美国人重回工厂做工或下煤矿,让他们在服装厂汗流浃背,或将他们送到煤井下或送入又热又吵的钢铁厂,那他现在无疑是走对了路。
社论认为,这么一来,因美国产的商品价格更高,美国工业和消费者将变得更穷。现在美国经济的80%左右属于服务行业。随着经济增长和国民变得更加富有,他们走出采矿业和制造业,进入推销养老金计划、销售昂贵的咖啡和电脑游戏的时期,这是个自然发展的过程。特朗普想把美国变成像上世纪40年代那样的一个制造业国家的政策,简直就是历史倒退。
社论称,事实上,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返祖政策与美国的资本主义精神格格不入。这种精神曾经使美国变成了全球最具活力、生活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经济体,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说IBM或美国的钢厂使美国变得伟大了,那不是事实。事实是,是自由贸易政策及行业变化和竞争使美国变得伟大了。
社论称,这真的是一种可悲的情势,给美国的朋友留下的唯一对策竟然是忍耐。最好的情况是,特朗普搞这些动作只是他开启谈判的办法,因此,也或许只是发发脾气,希望有一个比较愉快的结局。最坏的情况是,其他国家不得不从长计议,相信有朝一日“特朗普噩梦”会过去,做好努力重建世界秩序的准备。剩下的也没什么办法了。
【延伸阅读】印度经济学家:贸易战凸显美“金融资本帝国主义”
参考消息网8月22日报道 西班牙《起义报》8月12日发表题为《金融资本的帝国主义和贸易战》的文章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个毫无定性的领导者。他痛恨旧秩序,恨不得马上摧毁冷战后帝国主义集团精心建立的全球化机制。上台伊始他就宣布将就北美自贸协定重新谈判,并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如今他又对欧盟、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
美国的贸易赤字巨大,其中对华贸易逆差最大。特朗普表示要通过加征关税等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削减赤字。他曾承诺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这句口号成为他一切瞽言妄举的借口,让美国人幻想着他的政策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然而,两年过去了,依然毫无改善的迹象。收入不公依然是美国社会的顽疾。
《起义报》来到位于印度新德里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对该校社会学名誉教授、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普拉巴特·帕特奈克进行了专访。
特朗普“以邻为壑”必将受挫
《起义报》记者问:您对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的第一印象如何?这是一个真正的政策转变,还是仍有待观望?
帕特奈克答:我认为关于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的所有观点都是错误的。特朗普通常被描述成一个在快乐世界中突然发动贸易战的恶棍,这完全是错误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直处于严重而持久的危机中,这是新自由主义的恶果。自由资产阶级当权派对危机讳莫如深。特朗普将危机摆在了桌面上,但却是以一种法西斯的方式。他勇于承认危机的存在,却将原因归咎于他人,拒不承认这其实是一场系统性危机。
特朗普希望化解由新自由主义造成的美国危机,但却不能摆脱新自由主义的束缚。换言之,他并不希望违反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规则——资本自由流动。
有必要厘清新自由主义造成这场危机的机制。新自由主义导致全球收入分配方式从工资转为剩余价值。这种转变所引发的趋势成为世界经济爆发生产过剩危机的前兆。而这种趋势一直受到美国“互联网”和“房地产”泡沫的左右。这些泡沫一个接一个破灭,最终引发了危机。由于全球金融资本不接受国家对凯恩斯所倡导的“需求管理”进行干预,因此只有形成新的泡沫才能在新自由主义框架内缓解危机。但是这样的泡沫即使能够形成,最终也不可避免地会破裂,从而引发新的危机。
特朗普正试图通过增加财政赤字来摆脱这种局面,美国在这方面的确享有一定豁免权,因为美元被认为和黄金一样保值。也正因为美国最近上调利率并承诺继续上调,世界各地的金融资本纷纷涌入美国。然而,如果这种对需求的刺激只会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创造就业机会,而以美国外债雪球越滚越大为代价,那么保护主义对美国来说就变得不可或缺了。
因此,特朗普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其他良性自由主义秩序的干预,而且是一种连贯的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将不再奏效。因为它相当于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只是通过破坏邻国的经济状况来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并错误地假设其他国家不会报复。
特朗普给其他大国的建议当然不是报复,而是通过增加军费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但这种支出会加剧金融资本从其经济中逃逸,导致利率上升,从而阻碍经济活动的增长。因此,在经济活动无法增长的情况下,面对美国的保护主义,它们不会轻易就缴械投降,而是将自己变成保护主义者,从而使特朗普的战略受挫。
我认为加征关税本质上是对美国内部危机的回应,内部危机的严重性不可低估。当然,加征关税还有其他副作用。下面这个指标完全可以反映出危机的严重程度:近年来白人男性劳动者的死亡率一直很高,明显高于其他没有参与战争的西方国家。这种高死亡率缘于失业导致的不安全感和尊严的丧失,因为失业总是伴随着滥用毒品和酒精。
贸易战倒逼中国政策调整
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印度储备银行(央行)前行长拉古拉姆·拉詹曾经说过,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互动犹如“魔鬼的拥抱”,两国关系是不稳定且危险的。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我不赞同。是美国资本自己决定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获取更多利润。因此,这不是“美国对中国”的问题,而是“美国对美国资本”的问题。这种情况在美国境内造成社会矛盾,特别是在当前长期的经济危机期间。特朗普正试图通过其保护主义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抑制美国资本被重新配置到境外生产当中,但却无法限制美国金融资本,或更准确地说,国际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由于这种保护主义会导致美国资本的逃逸,因此特朗普正以大幅降低企业税收的形式加以弥补。
问:看似平稳的美国经济表现能否对中国的政策产生影响?除了征收报复性关税的第一反应,中国还将对特朗普的假动作作出什么反应?
答:显然,除了提高关税,中国将更多地依靠国内市场来维持其经济增长速度。这将需要增加公共开支,提高农业增长率,并促进收入平等。这些都是在传统上与社会主义相关的政策(前提是政府支出都用于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特朗普的政策可能迫使中国做出调整,而这样的调整将促使中国采取更多社会主义公共政策。我乐见其成。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为能以非常低的成本向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政策过渡。与印度不同,中国从未完全向无限制的资本流动敞开大门,因此在过渡期间不会出现资本外逃。而且,中国拥有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盈余,因此在过渡期间为当前的赤字融资完全没有问题。
美元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问:几年前,彼得·高恩曾在著作中谈到,美元和华尔街互为促进,美元的控制力使得美国积累了巨额赤字,并使美国的金融体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贷来源。这个体系依然健在吗?
答:尽管特朗普宣布了保护主义政策并且增加财政赤字(这么做通常会削弱美元),但美国依然在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资本。这种动态促使美元持续升值。美国的利率的确有所上升,而且未来增加幅度将更大。但这也表明,美元作为维持世界经济财富的稳定手段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问:你认为如果特朗普的政策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那么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以及华尔街作为主要信贷来源的地位可能会再次受到威胁吗?
答:美元的作用以及华尔街的相关作用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需要一种稳定的手段来维持财富,目前还没有其他货币可以发挥这一作用。欧元一直是美元的次级产物,但也曾对美元构成潜在的挑战,不过无果而终。
当然,任何人对货币稳定性的信心都源于其他人也对这种货币有信心。“和黄金一样保值”的货币必须具有某些特征。它所属的国家必须能够在其领土内保证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安全。这个国家还必须足够强大,能够通过包括军事干预在内的干预措施,保证世界各地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安全。它还必须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储备大军,通过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全球经济体制,对原材料生产者实施“收入通缩”,以避免任何通胀威胁到本国货币。换句话说,它必须是主要的帝国主义力量,世界资本主义运作的堡垒或基地。尽管存在经济问题和政策变化,但美国仍然如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仍将如此。
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美国成为爆发金融危机的震中地带,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资本纷纷涌入美国而不是逃离美国。当资本感到恐惧时,就会采取最直接的路线返回行动基地。同样地,现在也有类似的金融资本涌入美国。因此,它是资本的基地这一事实与更深层次的因素有关,而不仅仅与其具体的政策及其效果有关。
(2018-08-22 16:15:09)
【延伸阅读】德国外长提出以“多边主义者联盟”制衡美国单边主义
8月27日,在德国柏林,德国外长海科·马斯与德国驻外使节合影。德国外长海科·马斯27日在柏林说,要打造“多边主义者联盟”来制衡美国方面的“美国优先”理念。新华社/法新
8月27日,在德国柏林,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出席德国驻外使节工作会议。德国外长海科·马斯27日在柏林说,要打造“多边主义者联盟”来制衡美国方面的“美国优先”理念。新华社/法新
8月27日,在德国柏林,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前中)与德国驻外使节合影。德国外长海科·马斯27日在柏林说,要打造“多边主义者联盟”来制衡美国方面的“美国优先”理念。新华社/法新
8月27日,在德国柏林,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前中)与德国驻外使节合影。德国外长海科·马斯27日在柏林说,要打造“多边主义者联盟”来制衡美国方面的“美国优先”理念。新华社/法新
8月27日,在德国柏林,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前中)与德国驻外使节合影。德国外长海科·马斯27日在柏林说,要打造“多边主义者联盟”来制衡美国方面的“美国优先”理念。新华社/法新
(2018-08-29 08:13:32)
【延伸阅读】特朗普带着“美国保护主义”冲向贸易伙伴
2018年的奔牛节开始了,特朗普牛带着“美国保护主义”冲向贸易伙伴。(原载《日本时报》网站)
(2018-07-19 11:19:18)
【延伸阅读】警惕美国单边保护主义设下的“冷战陷阱”
美国四面出击大打贸易战的负能量是多方面的,不仅严重危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阻碍经济复苏步伐,也带来让正常的世界经贸格局滑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冷战陷阱”之险。对美国强征关税作出必要反击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拨云驱雾,消除美式论调给国际关系造成的毒害,确保全球治理体系不偏离正轨。
还是先来系统梳理一下美国开打贸易战之际的言行吧。
乱贴标签,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美国政府先后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将他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战略竞争对手”,“经济胁迫”“盗窃”“掠夺”“经济侵略”等对立性标签比比皆是。与此同时,美国还公然指责有关国家“虚伪”“软弱”,毫不遮掩拉不起队伍搞对抗的失落心理。
喜好单边,重拾尘封多年的“冷兵器”。去年4月,美国捡起弃用16年的232调查,先后对钢铁和铝产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产品发起调查,并对除少数豁免国家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这些早就生了锈的“冷兵器”,严重违背多边规则,搅得各国不得安生。
背信弃义,随意退出多边组织和协定。美国政府毫无国际法基本概念,视国家承诺与信誉为儿戏,动辄“退群”,近年来退出了TPP协定、《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全球移民协议》、《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全面协议》,这种任性是典型的好用就用、不好用就一脚踢开的实用主义。
蔑视多边,公然违反世贸规则。美国违反1994年《美国总统行政声明》关于以遵守世贸规则方式实施301制度的承诺、其在1998年欧盟诉美301制度世贸争端案件中的承诺、世贸组织关于最惠国待遇和约束税率的纪律,根据301调查结果对他国加征关税,反对启动上诉机构遴选程序,导致世贸组织面临上诉机构停摆。
肆意妄为,随意扩大解释国家安全。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加强对先进技术的管控。在贸易方面,通过变换政策,不断加严对他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限制。在投资方面,美国以安全审查为由,频繁叫停他国企业在美的正常投资尤其是涉及高技术领域的投资。今年6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所谓《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将外国投资者对美“关键技术”公司的投资纳入安全审查范围。
凡此种种,陈腐的冷战气息还不够浓烈吗?阴暗的对抗心态还不够明显吗?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还不够偏执吗?不计后果的蛮横作派还不够惊悚吗?!
美国向来自诩为“全球化的倡导者”“自由贸易的捍卫者”,现如今,这届美国政府何以高举反经济全球化大旗,大搞单边保护主义?说到底,一些人总是跟不上历史前进的脚步,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在这些人眼里,国际经贸往来无异于你兴我衰、你胜我败的残酷游戏,满目都是对手,威胁自然无处不在。原本是互利共赢,偏要解读成自己吃了大亏;原本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偏要四面树敌、死磕到底。身为国际经贸合作领域的大块头,美国如此行事,不仅搞得自己躁动不宁,也严重冲击多边经贸体制,毒化国际关系氛围。
其实,美国这么干是有深层考虑的。搞百无禁忌的“美国优先”,怎么会没有众叛亲离的孤立感?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强力反弹,怎么会不陷入左支右绌的窘境?搞冷战,是要划分出清晰的阵营的。在白宫看来,只有锁定较劲的靶子,营造对抗的氛围,才有可能分化“美国优先”的反对者,拉起一支为其所用的队伍。
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是怎样的一段岁月,这无需历史学家来描述。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广大民众对此都有切身感受。脆弱的和平、受阻的发展、恐惧的阴影、无望的未来……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不愿回到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借单边保护主义将世界拖入“冷战陷阱”,不过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1日 05 版)
(2018-07-12 10:25:23)
【延伸阅读】日媒:日本新《通商白皮书》批美贸易保护 却“欲说还休”
参考消息网7月11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经济产业相世耕弘成7月10日向内阁会议汇报了2018年版《通商白皮书》。白皮书批评美国保护主义贸易政策“是对基于世界贸易组织(WTO)自由贸易体制的挑战”,担忧会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据共同社7月10日报道,白皮书还提及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已启动重新谈判,分析认为美国汽车厂商可能较日资企业受到更大影响。一旦NAFTA被废弃,美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有5万人失业,强调了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报道称,白皮书还介绍了通过互联网的国际电子商务(EC)骤增的现状。中国消费者在日本网络的交易额于2016年突破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94亿元),2017年也保持增长,白皮书认为这是日本企业业绩增长的良机。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10日报道,日本政府7月10日向内阁会议提交了2018年版《通商白皮书》。该白皮书提及因本国至上主义而与各国发生摩擦的美国的内容有限。此举也有希望避免对7月下旬举行的日美部长级贸易磋商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日本《通商白皮书》自1949年起每年发布,今年是第70次。在不含索引等的全部324页中,题为“迅速变化的中国经济”的项目达到87页,有关中国的内容占到白皮书整体的三成,合计达到98页。
白皮书分析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存在感进一步提高。例如,2017年最大进口来源国是中国的国家达到57个,占全球的三成,与居第二位的美国(28国)拉开了差距。日本2000年对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韩国等来说是最大进口来源国,但目前已全部被中国取代。
报道称,该白皮书提及迈向保护主义的美国的内容仅为短短30页。主要提及2017年2月以后的日美首脑会谈和日美经济对话,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日本为对象启动钢铁和铝制品的进口限制一事,纳入了“未将日本排除在外令人极为遗憾”这一经济产业相世耕弘成的谈话,但完全没有关于特朗普正在讨论的汽车额外关税的内容。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在撰写时间上来不及”,但4月中旬特朗普就已暗示提高关税,5月下旬启动了开征的讨论。政府相关人士有观点认为,“不希望因多余内容过度刺激美国”,显示出对美国的“揣度”。
(2018-07-11 00:14:02)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