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俄媒探讨苏-57“变装”无人战机可能性 6代机或从中受益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0月17日发表了阿列克谢·扎克瓦辛的题为《苏-57无人机:俄新一代无人机将有何性能》的文章。

俄罗斯第五代战机苏-57可升级为无人机。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维克托·邦达列夫这样说。他表示,制造苏-57的部分技术属于第六代。

报道称,邦达列夫呼吁别急着继续往前讨论研制第六代战机的前景。他强调必须集中注意力开拓苏-57的升级潜力。他认为,如果没有掌握第五代技术,“直接跨到第六代技术是不可能的”。专家认为,在苏-57上落实的若干技术解决方案确实有助于开发超音速无人战斗机,但后者的面世还需要时间。

较之第四代战机,苏-57的区别是雷达反射截面积很小,几乎不会被雷达站发现。该机配备了最先进的机载设备。它能让众多进程的管理自动化。此外,第五代战机飞行员可从不同渠道(地面设施、无人机、其他军机)接收关于战区局势的信息。

资料图片:俄军苏-57隐身战机编队飞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苏霍伊公司发布的苏-57配备武器种类宣传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报道称,此外,苏-57优于其前代产品的特点还在于安装N036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和独一无二的L402电子干扰系统。苏-57能够发现400公里以内的目标,最多可以同时追踪62个目标。该机可携带14种武器,可将武器挂载于内置弹舱中。

邦达列夫称,由于自动化水平很高,苏-57为飞行员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性”。

报道称,俄罗斯军事网主编德米特里·科尔涅夫指出,在苏-57上落实的创新技术使俄罗斯有能力研发多种空中平台,包括邦达列夫提及的无人战斗机。然而,专家认为,超机动无人机不一定要通过改装第五代战机的方式来发展。

科尔涅夫指出:“问题在于,苏-57的体积太大,难以‘变装’成无人机。再者,世界各国通常都是从零开始研发无人机。因此,我认为未来俄罗斯将拥有超音速无人机,其基础是我们的第五代战斗机赖以扬名的技术。”

报道称,这位专家认为,未来的无人机可以借鉴苏-57气动布局的超机动性和隐身性。无需飞行员将有助于安装更多设备和增加燃料储备。下一代战机将具备这些性能。如今,军方对第六代战机的确切要求保密。俄罗斯、美国和中国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设计。

资料图片:俄罗斯米格公司此前研发的“鳐鱼”无人战机,现已下马。(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6年6月,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军用航空项目负责人、前空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夫表示,俄第六代战机的原型机首飞时间不会早于2025年。从他的话可推断,人工智能可像飞行员一样操控第六代战机。

报道称,“它将是高超音速、速度达数马赫,单座,对敌人‘隐身’,超机动,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多功能战机。战机会有一个座舱,但它带飞行员也行,不带飞行员也行。也就是说,它既能有人驾驶,也能无人驾驶。”米哈伊洛夫解释道。

科尔涅夫预计,在未来几年,俄罗斯将完成有人驾驶版苏-57的升级工作,并将在研发无人驾驶版苏-57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与此同时,科尔涅夫认为,现在谈论超音速无人战斗机的原型机还为时过早。研制新一代设备的周期显著延长,到实现量产平均需要15至20年。

【延伸阅读】伪隐身?苏57存设计缺陷或被雷达发现

近日,俄空天军苏-57(旧称T-50)隐身战机因其部署到叙利亚进行实战测试一下成为了全球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武器装备,人们纷纷猜测该型机可能会与美军F-22擦枪走火,但苏-57是否真的能实现雷达隐身呢?实际该型机在设计上存在一些固有“缺陷”,本图集就此解读。图为苏-57双机编队飞行资料图。

据俄新社2月24日报道,俄军目前已在叙利亚部署了4架苏-57隐身战机。图为以色列ISI地理信息公司的卫星于2月23日拍摄的俄驻叙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卫星照片,可见2架苏-57隐身战机与苏-35S重型战机并排停放在停机坪上。

图为叙利亚当地居民在赫梅尼姆空军基地附近拍到的2架俄军苏-57隐身战机飞抵画面。

首先简析下苏-57的概况。苏-57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于21世纪初(2002年左右)研发的单座双发隐身多用途重型战机,脱胎于俄空天军的PAK FA(俄语“未来前线战斗机系统”缩写)项目,其首架原型机于2010年1月成功首飞,截至2017年9月已制造了11架原型机(其中4架目前已派往叙利亚)。本图列举了目前西方军事刊物对苏-57的技参性能推测,实际其性能参数仍处于保密阶段。

据目前的公开资料显示,苏-57全机长19.8米,翼展13.95米,机高4.74米,最大起飞重量35.4吨。 图为外国军事刊物绘制的T-50剖面结构图(推测)。

图为俄军方于2017年9月公开的最新一架苏-57(单机编号511,即第11架原型机)原型机照片。

按俄军的官方宣传,苏-57完全符合西方提出的四代机(另有称五代机)“4S”分类标准,即:隐身能力、超机动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及超空战态势感知能力(另有分类称超视距空战)。除先进的机载雷达设备外,苏-57还配备了最新的“喜马拉雅”电子对抗系统,以及OLS-50M红外搜索跟踪探头(可在雷达不开机的状态下锁定敌机)。此外,按俄军计划,量产型苏-57将于2020年换装代号“产品30”的新型涡扇发动机,届时将具备超巡能力。

但实际上苏-57存在有几大设计缺陷会导致其雷达隐身性能大打折扣,首先是该型机未采用四代机标志性的S形进气道(进气口与发动机不在同一轴线上,可防止雷达波直接照射发动机叶片形成凹腔反射,提升隐身能力),从这张对比图可见,左小图F-22采用的S形进气道,而右小图的苏-57则仍采用常规进气道,涡扇发动机叶片清晰可见,雷达波照射时会形成强反射特征,后者是隐身机“大敌”。高速旋转的叶片形成有规律的回波,使敌方雷达很容易捕捉住,甚至可以通过对叶片转速的辨识识别战斗机的型号。对于隐身战斗机来说,进气道隐身是头等要务,没了进气道隐身,一切免谈。

苏-57的另一大设计劣势是其目前使用的AL-41F1发动机仍采用俄军战机传统的全向轴对称推力矢量喷口,尽管能提供较强的空战机动性能,但会令苏-57后半球的红外隐身性能大打折扣。

而美军F-22隐身战机采用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则在兼顾推力矢量性能的同时,保证了后半球的红外隐身性能,不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实际性能都要优于目前苏-57使用的AL-41F1发动机。

图为F-22采用的F119-PW-100推力矢量发动机地面测试资料图。

尽管俄军于2017年10月公开的其为苏-57研发的最新的代号“产品-30”的涡扇发动机照片上,显示其喷口采用了锯齿设计,隐身性能略有提升,但与二元推力矢量喷口相比仍存在差距。

再来谈苏-57的武器系统,除一门30毫米GSh-301固定航炮外,苏-57可搭载总计10吨的包括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制导炸弹在内的各种武器弹药,例如射程超过193千米的K-77M远程空空导弹,以及射程超过140千米的Kh-58UShKE高速反辐射导弹等。图为俄方制作的苏-57所能搭载的大部分武器弹药CG效果图。

尽管就公开资料来看,苏-57的载弹量与F-22几乎不相上下,但从外形上来看,苏-57的狭长形内置弹舱空间十分有限,可能只能搭载4枚空空或空地导弹(F-22则最多可搭载6枚AIM-120C空空导弹),而位于进气道两侧的武器舱是否存在,还是一个迷。而其大部分能搭载的武器仍要通过翼下外挂,无疑对苏-57的隐身性能又要大打折扣。本图为外国军迷绘制的苏-57弹舱想象图。

图为苏-57全外挂地面测试资料图。

图为美军F-22隐身战机展示内置弹舱资料图。

航电系统可算是苏-57作为四代战机的一大亮点,其中就包括由3部X波段雷达组成的Sh121多功能雷达系统,最大探测距离超过400千米,可同时攻击16个空中及地面目标,另有机翼上搭载的L波段相控阵雷达可用于探测敌军隐身战机。本图展示了苏-57的雷达及武器系统。

图为俄军公开的苏-57搭载的多种雷达系统,从左至右依次为N036L-1-01型L波段雷达(负责探测敌军X波段隐身战机及敌我识别),N036B-1-01型X波段侧视雷达(辅助探测),用于补充X波段前视雷达的盲区以及N036-1-01型X波段前视雷达(主要探测)。

综合来看,目前仍处测试阶段的俄军苏-57在整体作战性能上或要落后于美军F-22战机,尤其在隐身性能方面,最多只能勉强符合“准隐身战机”的标准。当然也不排除俄军在经过叙利亚实战测试后,对苏-57的设计进行大幅改进,对此人们将拭目以待。

(2018-02-28 08:52:00)

【延伸阅读】不需要苏-57战机?经济危机迫使俄军未来10年仅购12架

参考消息网7月6日报道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7月4日发表了弗拉基米尔·图奇科夫的题为《俄罗斯不需要苏-57》的文章。

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宣布,俄空天军近年内不会大规模接收第五代苏-57战机。根据2027年以前的合同,军方采购的具体数量仅为12架,听上去令人相当沮丧。这已经谈不上大批量生产的问题,它甚至不够让俄歼击航空兵了解其基本性能,遑论掌握飞行技术了。

报道称,通常来说,减少采购的消息到此便会戛然而止。然而,曾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的鲍里索夫却决定对压缩至极限的采购数量作出解释,哪怕所有人都对原因心知肚明——经济危机迫使俄在军事项目上勒紧裤带。

还不如不解释呢。原来,具有隐身功能、能够进行超音速巡航、配备了独一无二的高精准武器和“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的苏-57,作为俄军的首款第五代战机,空天军竟然不是特别需要。

从“俄罗斯24”新闻频道对鲍里索夫的采访中不难得出上述结论。他说:“众所周知,我们的苏-35目前被视为全球最杰出的战机之一,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今天就加大第五代战机的量产。后者作为我们的王牌,当上一代战机的性能参数逊色于其他大国类似飞机时,随时可以顶上。”

报道称,然而,倘若形势所需,必须祭出这张王牌时,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首先是得有人能够驾驭这种同第四代战机存在显著区别的新飞机。当苏-57开始更大批量生产时,飞行员的数量就会亮起红灯。他们不只需要洞悉战机操作的一切细微之处。众所周知,对于飞惯了苏-30和苏-35的飞行员来说,苏-57其实存在很多他们不知晓的秘密,还需在空战战术、打击地面目标、突防敌军反导系统、与其他兵种协同作战方面接受足够的训练。

单靠这12架飞机,我们培训不出足够数量的飞行员。当然,苏-57还有10架原型机,其中一部分已经移交给空天军。不过,半数以上的飞行年限所剩极少,更何况跟后来批量生产的成品存在极大区别。

报道称,第五代战机不只需要飞行员,还需要地勤维护,这通常由空军基地的技术人员负责,以确保飞行准备、完成规定的一切必要工作。他们也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培训,不能光靠技术文件照本宣科,毕竟手感、对设备工作声音的细微辨别,是一个月内无法学会的。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苏-57以确保未来有人会操作它、会服务于它。

资料图片:俄军苏-57隐身战机编队飞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报道称,当然,有些东西是按常理思维的人所无法理解的:造出全球顶尖的战机,难道就是为了将它束之高阁?毕竟我们先前一直在赶工,以期提前生产出成品。的确,自它的首次试飞到量产,只花了不到8年时间。同为第五代战机,美国的F-22和F-35从试飞到服役耗时更长。然而,我们却突然说不需要苏-57了!

公平地说,第一批共12架量产的苏-57并未完全达到苏霍伊设计局最初设想的水平。但它安装的一期发动机符合对第五代战机的要求,操作性、使用寿命、节能性、维修性相当出色。但未来的苏-57将配备二期发动机,它们自去年末开始在一架原型机上接受飞行测试。无论是否借助加力燃烧室,其动力都比第一期发动机更强。其实,第一期发动机的功率足以确保在未借助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进行超音速巡航了。

报道称,新发动机将在3年后完全成型,届时便能为空天军量产符合飞行技术要求的苏-57新系列了。但目前看来,苏-57真是时运不济。或许,在2028年开始的下一期国防订货中,相关项目或将被纳入进去。但这实在非常糟糕。因为届时距首飞已经20年,它恐怕很难被视为一款对时代挑战应对自如的新战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7月5日报道称,俄罗斯国家杜马航空工业专家委员会成员弗拉基米尔·古捷涅夫称,苏-57将比美国F-35和F-22便宜五分之二。

据公开消息人士称,一架F-22战机的价格为1460万美元,一架F-35战机的价格根据不同型号在8300万至1.08亿美元之间。

古捷涅夫称:“毫无疑问,第五代战斗机可与美国F-22和F-35竞争,它的价格低很多——便宜五分之二,性能却完全相似,在机动性等方面甚至超越美国战机。”

古捷涅夫称,4架俄罗斯第五代战机苏-57已经在叙利亚反恐行动中积累了战斗经验。

资料图片:俄军苏-35S战机与苏-57隐身战机编队飞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07-06 12:58:19)

【延伸阅读】印媒:改进型苏-57将具备超巡能力 仍将继续对印推销

参考消息网9月3日报道 据《印度斯坦时报》网站8月23日报道称,俄罗斯唯一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联合发动机公司证实,拟议中的苏-57隐身喷气式战斗机“第二阶段”发动机将具备超音速巡航功能。这一功能将构成该战机隐身功能的一部分。

报道称,超音速巡航是隐身战机的一项关键要求。这一功能的推迟开发是印度叫停与俄罗斯合作的第5代战斗机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项目涉及在苏-57的研发基础上开发一款新型战机。该款飞机此前被称为PAK-FA。

联合发动机公司营销负责人安东·切丘科夫对印度-亚洲新闻社记者说:“超音速巡航意味着飞机在没有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具备超音速能力,这会减少热成像,并节省大量燃料。”

切丘科夫说,第二阶段发动机(内部称为“产品30”发动机)于2017年12月搭载一架苏-57战斗机进行首次试飞,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发。然而,他拒绝透露研发计划的任何技术信息或细节,称该项目保密。

资料图片:俄军苏-57隐身战机编队飞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为苏-57专门研制的“产品30”发动机,可见增强隐身性能的锯齿形喷口。

他还说,“产品30”发动机是俄罗斯有史以来研发的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项目,其性能将超过同类发动机。

报道称,联合飞机制造公司(该公司正在生产苏-57战机)和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的消息人士分别对印度-亚洲新闻社记者说,隐形战斗机计划并未被放弃,俄罗斯将在印度希望通过第5代战斗机项目获取的发动机和其他技术做好出口准备后与印度推进合作。

苏-57装备有6个内部武器挂架,它们可以大幅减少雷达信号特征。战机的最高速度可达2马赫。机上还装有用于态势感知的X波段有源电子扫描阵雷达(AESA),用于目标识别的L波段AESA,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系统,它可以通过物体的热成像来识别超出雷达探测距离的物体。(编译/冯雪)

资料图片:苏-57配备的三种不同波段的雷达。

(2018-09-03 00:11:01)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