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哈佛大学招生办被曝“嫌贫爱富”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 美媒称,10月17日指控哈佛大学存在偏向的一场联邦审判,凸显了该校录取新生过程中的一个冷酷事实:金钱和出身可以打开仅靠学术能力可能无法打开的大门。
据美联社10月17日报道,起诉哈佛大学的“学生支持公平招生”组织披露了哈佛大学的一系列内部电子邮件,在这些邮件中,哈佛大学的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提到了与主要捐赠者有关系的学生。
在一系列从2014年开始的邮件中,一名网球教练感谢招生办公室主任与一名可能的新生会面,这名学生的家庭捐赠了110万美元,并提到学校管理层为这个家庭“铺开了红地毯”。他还说,若能在哈佛见到这名学生将“意义重大”。
一年前,哈佛大学某研究生院的院长称赞招生办主任录取了一些“对所有人都是巨大胜利”的学生。他特别提到一名与一位承诺资助学校大楼和奖学金的捐赠者有关系的学生。
在质询担任哈佛大学招生负责人30多年的威廉·菲茨西蒙斯时,代表“学生支持公平招生”组织的律师在法庭上展示了这些电子邮件。
在波士顿联邦法院的庭审中,该组织的律师们说,哈佛大学接受校友和捐赠者的亲属入学,即使他们在学术上竞争力不够,但菲茨西蒙斯否认了这一指控。
菲茨西蒙斯说,虽然有时候捐赠者的亲属会进入他的特别“名单”,但这些人仍然需要得到一个由40人组成的委员会的审查,最终是否录取,将由委员会做出决定。
不过,菲茨西蒙斯说,哈佛有充分理由对支持者给予更多关注。他说:“这对学校的长期实力很重要,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提供奖学金等所需的资源。”
在法庭外接受记者采访时,哈佛大学的律师之一威廉·李强调说,虽然一些捐赠者的子女能够进入哈佛,但也有些人不能。
报道称,所谓的“遗产偏好”在精英大学很常见,但现在遭到一些校园活动人士的抨击,他们说这种做法夺走了低收入和第一代学生的学位。虽然这种做法是众所周知的,但很少像今天这样受到公开讨论。
【延伸阅读】“哈佛招生歧视案”开审:亚裔成绩最好录取率缘何最低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 美媒称,在15日开始的一项庭审中,哈佛大学被指故意使用模糊不清的“个人评价”来拒绝亚裔美国申请人而照顾其他种族背景的学生。此次庭审将对其他数十所美国高校产生重大影响。
据美联社10月15日报道,哈佛大学的律师团队在波士顿联邦法院作的开庭陈述中否认存在任何歧视行为,称种族仅仅是考虑因素之一,只会增加学生被录取的机会。“学生支持公平招生”组织的律师在长达1小时的开庭陈述中指控哈佛大学通过使用“个人评价”分数来衡量“勇气”和“可爱度”等性格特质,故意歧视亚裔美国人。
报道称,15日有数十名支持者和旁听者挤进了法庭和两个人满为患的房间,而在前一天,双方的支持者在波士顿地区分别举行了集会。
报道指出,早在距离此次庭审开始近4年之前,认为学校在选择学生时不应考虑种族因素的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非营利组织“学生支持公平招生”就已经对哈佛大学提起了诉讼。在庭审开始之际,美国的一流大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审查,以调查种族因素对招生过程的影响。
诉讼书称,亚裔美国申请人的学习成绩优于其他任何一个种族,但他们的录取率却最低。“学生支持公平招生”组织说,这是因为哈佛大学给他们的个人评价分数一直很低,而根据该组织当天披露的一份文件,哈佛大学的录取政策只对个人评价给出了笼统的定义。
报道称,该组织的律师提交了一份文件,称那是哈佛大学对于个人评价的唯一指导意见。个人评价只是一个数字评分,最高分为1分,代表“杰出”,而最低分为5分,代表“有问题的个人特质”。
“学生支持公平招生”组织的律师亚当·莫尔塔拉说,这一衡量方式的主观性为种族歧视创造了机会。
他说:“你们已经让种族偏见的狼从大门进来了。”
“学生支持公平招生”组织的领导人爱德华·布卢姆是一名法律顾问,曾就种族问题与其他大学打过官司,包括美国最高法院在2016年作出裁决的一起案件,不过最高法院在那起案件中支持得克萨斯大学的录取政策。
报道称,然而,莫尔塔拉当天辩称此次诉讼并不是对平权法案的攻击,还说哈佛大学只是过分“热情”地考虑了种族因素。
他说:“在这里审判的并不是多元化及其好处。‘学生支持公平招生’组织支持校园多元化。”
报道称,但哈佛大学的律师们认为,这起诉讼是对于将考虑种族因素视为一种招生多元化方式的哈佛大学和其他许多高校发起的攻击。
哈佛大学律师兼校董会成员威廉·李说,种族只是对申请人有利的众多考虑因素之一,其重要性并不会高于学生的所在地或家庭收入。
李说:“学生被录取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种族,而种族也从来不是学生被拒绝的原因。”
报道称,他贬低了任何一项数字评分的单独影响力,称最终决定是由一个40人组成的委员会作出的,而这个委员会会花数周时间审阅和讨论申请。
报道指出,此次庭审预计将持续三周时间。最终裁决将由美国地区法院法官艾莉森·D·伯勒斯作出。
报道还提到,在这一法律对决开始的同时,美国也重新就种族因素在大学招生中的作用展开了一场全国大讨论。此外,美国司法部正在就歧视亚裔美国人的指控对哈佛大学进行调查,而耶鲁大学最近也受到了美国司法部和教育部的类似调查。
报道指出,哈佛大学案引起了许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包括一些大学的领导。他们认为,一旦哈佛大学败诉,就可能危及他们自己学校的录取政策。(编译/王雷)
(2018-10-17 00:21:01)
【延伸阅读】近百个亚裔组织联名 支持向哈佛发起歧视诉讼
中新网7月25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沸沸扬扬的哈佛招生歧视案即将于2018年10月在美国波士顿开庭。为了表示支持起诉方“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FFA)”,美国亚裔教育联盟(AACE)近日在亚裔组织中发起一项联署行动,准备起草一份“非当事人意见陈述”,提交给波士顿的联邦地方法院。号召发出一个星期,已有82个亚裔组织加入此项行动。
82个加入联署的亚裔组织主要来自华裔和印度裔,注册地点多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等地。引人注目的是,“亚裔共和党联盟”也名列其中。
据了解,向法庭出具“非当事人意见陈述”的目的,是让联邦法官听到亚裔社区的声音,以便在即将进行的哈佛审判中,同情和支持亚裔学生。
该陈述书将包括以下主要信息:首先,从历史上看,亚裔美国人一直是基于种族的歧视性政策的受害者,例如1882年的“排华法案”。
其次,当今针对亚裔的歧视,在教育方面采取了更为隐蔽和欺骗的形式,但从实质上来看,种族平衡方案和促进种族多样性的政策,不公平地降低了全美亚裔学生的入学机会。
第三,哈佛的歧视性入学模式,只不过是一块徒劳的“遮羞布”,用于掩盖造成部分族裔社区教育落后的政策缺陷。哈佛应该致力于帮助贫困社区学生提高中小学教育,而不是歧视亚裔申请学生。
自2014年11月以来,SFFA投入了大量资源,并组建了一支专业法律团队,以起诉哈佛大学对亚裔学生的歧视。2018年6月,SFFA发布了哈佛歧视亚裔学生的相关证据,显示哈佛在招生过程中对亚裔运用了配额、刻板印象和较高录取标准等多种手段,导致亚裔学生相较其它族裔,受到明显不公平待遇。
很多华人家长相信,在这些证据的支持下,SFFA对哈佛的这场挑战将极具力度。一旦赢下此案,不仅可以让哈佛停止对亚裔学生的歧视,而且还会成为一个判例,有效阻止其他美国大学对亚裔学生做出类似的歧视行为。
(2018-07-25 09:55:48)
【延伸阅读】哈佛被指招生不公 给亚裔打低分
6月15日,美国一个争取教育公平的权益组织发布一份报告,指认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学在录取过程中涉嫌歧视亚裔学生,给亚裔学生的主观分打分偏低。这是2017年3月7日,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哈佛大学校园内,人们正在划船。新华社/美联
6月15日,美国一个争取教育公平的权益组织发布一份报告,指认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学在录取过程中涉嫌歧视亚裔学生,给亚裔学生的主观分打分偏低。这是2012年11月16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街头拍摄的哈佛大学T恤衫。新华社/路透
(2018-06-17 07:50:00)
【延伸阅读】美媒:哈佛被指招生“歧视亚裔” 学生坦言“非常失望”
参考消息网8月12日报道 美媒称,美国顶尖大学之一杜克大学的亚裔美国学生奥斯汀·贾即将升入大二,按照大多数标准,19岁的他条件都很令人羡慕。但贾认为,凭借他的GPA高分和几乎完美的SAT成绩,以及在各种课外活动中的表现——身兼辩论队成员、网球队长和州级乐团团员,他本应有很大的机会进入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和宾夕法尼亚这类大学。他曾在2015年的秋季申请过这些常春藤盟校,但是没有被录取,相反一些成绩比他差的同班同学(不是亚裔美国人)却被录取。“我对这整个体制非常失望,”贾说。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7日报道,像贾这样的学生现在成为了一起诉讼的中心,诉讼书指控哈佛大学在录取学生时歧视亚裔美国人,对他们的优秀成绩施加惩罚,偏袒其他少数族裔。
报道称,这个案子明显是要打到最高法院,它把亚裔美国人摆在了平权行动辩论最新阶段的重要位置。问题在于,常春藤盟校是否存在这种现象——以打造多元化学生群体的名义,对亚裔美国人进行歧视。美国司法部已经释放出信号,将对“高校录取工作中基于国际种族的歧视”展开调查,重点可能会放在哈佛大学。
哈佛案的诉讼书称,该校的录取过程相当于一个不合法的配额制度,每年录取非裔美国人、西语裔美国人、白人和亚裔美国人比例大致相当,尽管申请率和生源质量有变化。
“这违背了我们最基本的民权原则,你的族裔不应该被用来伤害你,也不应该被用来帮助你,”起诉哈佛的“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总裁爱德华·布鲁姆说。
报道称,“大学生公平录取”是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偏保守的非营利组织,曾对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提起过类似的诉讼,声称白人学生因录取政策而处于不利地位。
哈佛大学发言人麦乐迪·杰克逊则表示,该校的录取政策是公平的,它将每个申请者“视为一个整体”,遵循了最高法院确定的标准;该校提倡“与不同背景、生活经历和观点的人合作的能力”。
哈佛一案最初是在2014年提交的,布鲁姆表示,波士顿联邦法院允许该案原告到四所竞争激烈、拥有大量亚裔美国学生的高中提取数据。提取资料的目的,是要看看资格差不多的学生是否因为种族而导致在录取机会上的差异,看看刻板印象如何影响录取过程。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亚裔学生的SAT成绩需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才会获得同样进入私立院校的机会,一些人称其为“亚裔税”。
诉讼书还指出,在2013年,哈佛的亚裔美国人占学生总数的18%,而其他常春藤盟校如布朗、哥伦比亚、康奈尔、普林斯顿和耶鲁,情况也非常相似,这个比例在14%至18%之间。但在同一年份,亚裔美国人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中占了34.8%,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占了32.4%,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占了42.5%。“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将该州大学系统中亚裔的高占比归结为加利福尼亚在1996年的全民投票中禁止种族偏好的做法,不过该州的亚裔美国人本来也多。
专家说,数据表明,如果禁止哈佛大学把族裔作为录取的考量因素,该校亚裔美国学生的比例就会上升,而白人、黑人和西语裔学生的比例会下降。
哈佛大学则认为,布鲁姆的组织没有起诉的资格,但法院今年7月以几个亚裔美国人签署的声明为依据,驳回了这一动议。这几个亚裔美国人是该组织的成员,申请哈佛大学都没有被录取。
一年前,最高法院判决支持得克萨斯州大学的录取计划,允许它将族裔视为录取的多个因素之一。但是一些法律专家指出,大法官小塞缪尔·A·阿利托在反对意见中表示,得克萨斯的录取计划是对亚裔美国人的歧视,专家们认为,平权行动的反对者未来会把这个意见当成主调。
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哈佛大学校园。(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2017-08-12 00:32:01)
【延伸阅读】哈佛大学种族配额歧视亚裔?美国司法部介入调查
图为哈佛大学一景。资料图片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近日,美国司法部正准备介入调查美国大学是否在录取过程中有种族歧视的行为。
《纽约时报》指出,虽然没有表明具体调查对象,但司法部称,将调查大学在招录时对亚裔的歧视行为,这番表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针对哈佛大学的诉讼案。
名校涉嫌歧视
2015年5月,包括华裔在内的64个亚裔团体组成的抗议联盟提出申诉,指控哈佛在招生时涉嫌歧视,对亚裔申请者设置了比非裔、拉丁裔申请者更高的标准。
“许多亚裔学生都拥有接近满分的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GPA高居前1%,获得过许多奖项,在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中也展示出了领导力,但是仍然被哈佛以及其他常春藤盟校拒之门外。”申诉书中这样写道。“相反,拥有同等条件的其他族裔学生却能顺利被录取。而且,近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哈佛发言人麦乐迪·杰克逊回应称,该校的录取政策是公平的。他们将每个申请者“视为一个整体”,遵循了最高法院确定的标准。
早在2014年,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就向马萨诸塞州的联邦巡回法庭提起过诉讼,指控哈佛大学的录取政策存在对亚裔的“种族歧视”。
除了哈佛,也有其他美国名校陷入“歧视疑云”。2016年5月,亚裔团体联盟对3所大学提起诉讼,要求审理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以及达特茅斯学院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的歧视亚裔申请者的情况。
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核心争议在于,以哈佛为首的部分美国名校,是否在录取过程中按照“种族配额”这一标准,对每年录取的非裔、拉丁裔、白人和亚裔美国人的比例进行控制。
“种族配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平权法案,美国为保护少数族裔机会均等和族裔平衡,将教育资源的天平向少数族裔倾斜。然而如今,这一平权法案却为亚裔学生带来了“逆向歧视”。定居美国的中国丝路旅行者联合创始人崔依依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美国认为按照比例分配这些资源就是公平,但是,亚裔的成绩在美国各类族裔中是相对较高的,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反而抹杀了一些学子进入名校的权利。
亚裔话语权弱
2015年时,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受理该诉讼。有评论认为,此次当局政府如动用行政力量对一个大学展开调查,将是前所未有的。
《华盛顿邮报》刊文分析称,尽管此次调查的重点似乎是针对亚裔的歧视,但美国白人的权益也或因“种族配额”制度受损。司法部的这次行动是为了激励将特朗普推上总统之位的白人选民。此次动作也预示着司法部长塞申斯想要促使司法部民权局颠覆奥巴马前政府的一系列政策。
亚裔学子在大学录取中遭遇不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有分析指出,其根本仍在于亚裔在美国社会中的话语权较弱,政治参与度不高。
全美山东同乡会联合总会会长彭寿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很多亚裔不太愿意出头,不太习惯为自己发声。亚裔团体之间配合度不够高,整体力量不够强大。除此之外,亚裔社团的活动圈子大多还是局限在亚裔群体内部,和其他族裔的之间的横向交流较少,因此造成政治影响力很弱。
据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报道,华裔构成了亚裔抗议联盟的大多数。
正如美国华商总会顾问蔡文耀所言,华裔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族群。美国“价格经济学”网站指出,美国精英学校拥有强大的力量。在美国历史上,名校很多时候都掌管着通向财富、权力和知识的大门。华裔作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落地生根的少数族裔,同时也出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希望能通过高学历获得一份相对稳定并且受人尊敬的工作。
“近几年来华裔社团发起的这几次抗议活动不断唤起了美国华裔群体的意识和深层思考。”彭寿臣说。
维权道阻且长
哈佛大学宪法学教授富子·布朗纳金(音译)认为,此次司法部的调查行动不会带来很大影响,因为美国最高法院已经表示了对平权法案的支持。
不过,能让主流社会重视自己发出的声音总是好的。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网站援引该抗议联盟的原始成员之一李斯旺(音译)的话称:“我感到一阵新鲜的风吹了过来。”她希望,司法部的这次决定能够激励针对其他常春藤盟校的抗议活动。
“作为第一代移民,我深刻地体会到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多么重要。即使它最初微不可闻,但只要你鼓足勇气,高声疾呼,总有一天,你的声音会被听到。”
现在的关键在于团结起整个亚裔群体的力量,顺势而上。据美国《侨报》报道,近日,前旧金山湾区库柏蒂诺市市长、现任市议员张昭富与前库柏蒂诺学区委会廖本荣,在旧金山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亚裔团结起来,抗议到底。
但是,这件事或许言易行难。
蔡文耀指出,亚裔中有很多族群,不同族群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未必每个族群都会积极参与进来。
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扭转美国主流社会对亚裔群体的刻板印象,或许也是一条出路。
彭寿臣认为,亚裔在申请大学时,其成绩、特长、参与的活动等等,确实呈现出一些“同一化”的特点,而在领导力和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上,略微有所不足。“增强对子女综合能力的培养,打造多元化特色,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彭寿臣说。
杨 宁 李家祺
(2017-08-11 06:45:19)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