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刃-2018”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京开幕:21国反恐尖兵同场竞技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讯 “锋刃-2018”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18日在燕山深处武警某训练基地开幕,来自白俄罗斯、中非、匈牙利、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国家军警宪同类部队的100余名狙击精英展开同场竞技。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特种部队首次派员参赛。
武警部队举办这次竞赛,旨在与各国同行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保卫人民美好生活,也是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竞技平台,让各国反恐尖兵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增进友谊,进一步推进反恐特战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狙击队伍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上午9时,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竞赛会旗冉冉升起,各参赛代表队和裁判员依次入场,巴基斯坦陆军军事训练部参谋穆哈迈德中校代表参赛队员发言,中国武警部队特警学院特种作战系主任孙博祥上校代表裁判员发言。中国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宁上将、政治委员朱生岭中将分别宣布竞赛开幕和致辞。
10月18日,“锋刃-2018”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开幕。(新华社 何志浩 摄)
10月18日,参赛队员在多种姿势狙击课目中采用立姿进行狙击。 新华社发(安晓惠 摄)
此次竞赛以“实战、精英、高难、综合”为导向,按照“参考真实战例、融入中国元素、打造经典原创”的思路,紧扣反恐作战特点,区分挑战、个人、小组、综合战斗4个类别,设置潜伏狙击、对抗狙击、价值目标选择狙击、远距离山地搜索狙击等12个竞赛课目,采取区分场地、平行展开、交叉作业的方法组织实施。
记者在侦察判定狙击课目竞赛现场看到,狙击小组需潜行通过5米排水管道到达射击地线,随后利用视频实时传输的图像研究判定目标位置,尔后依托轮胎协同对目标实施射击。要求2名参赛队员协同时间间隔必须小于1秒,否则减掉1发高分弹着。该课目重点检验狙击小组在城市作战中灵活运用战场地物和空间判定目标的能力。“竞赛课目紧贴实战,极具挑战性!”不少参赛队员走下比武场直言。
10月18日,在多种姿势狙击课目中,参赛队员采用跪姿进行狙击。 (新华社记者 刘新 摄)
此次竞赛共为期5天,将区分个人课目、小组课目、挑战课目、综合战斗课目4个类别设置奖项,并产生个人全能总冠军和小组团体总冠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各派2个狙击小组,中国武警部队派出猎鹰突击队、雪豹突击队等5支代表队参赛。
据悉,“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是武警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品牌,以两年一届为组赛周期,首届竞赛于2016年8月22日至25日在京举行。(参考消息网特约记者 谢析搏)
【延伸阅读】百米穿“线”!中国特种兵夺冠国际狙击手竞赛(图)
王冰在狙击训练。 马 亮摄
100米的距离外,一根5毫米粗的电线是什么样子?对于狙击手来说,这是必须首发命中的目标。6月21日,在“金鹰—2016”国际狙击手竞赛场上,来自中国的“90后”特战连排长王冰只用17秒就完成了百米穿“线”:电线应声而断,精彩表现赢得如雷掌声……
作为一名“90后”青年官兵,王冰用一颗颗子弹打出了全军首届特种兵比武1枚金牌、“金鹰—2016”国际狙击手竞赛外国参赛组14个课目中的5个第一,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3次。
荣誉的花环向来都是用智慧和汗水编织的。2009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大一的王冰应征入伍。从小就梦想当兵的他一入伍就立下誓言“当个好兵”。训练中,王冰主动加码,每天都比别人多加一倍的训练量。3个月后,他的各项军事素质突飞猛进。新兵训练结束时,他取得总成绩第二名,被评为“优秀新兵”。
今年初,为备战“金鹰—2016”国际狙击手竞赛,特战旅奉命组建集训队,王冰第一时间报名。在新疆某训练场,他们经受了严酷气候的考验。“光照时间长,紫外线极强,穿着迷彩服都感到皮肤被烤得生疼。我们每天全副武装进行训练,身上的衣服从来没干过。”王冰的搭档单体华告诉记者。
这次竞赛使用的国产高精度狙击步枪,王冰从未接触过,但这位“拼命三郎”勇敢地努力迎接挑战。狙击步枪射击,枪托晃动1毫米,400米距离偏差就差半米。为练就据枪稳定性,他在身上压15公斤重的沙袋,头顶半瓶矿泉水,枪管上放3个弹壳,每天坚持据枪3小时。王冰给自己立了条“铁规”:弹壳掉一次就加练10分钟。为练习食指灵活性,王冰买来一盒打火机,每天练习食指摁压,硬是摁坏了20多个打火机;为缩小视距误差,他每天拣一盘五色豆、码一次子弹壳来提高眼力;每次训练前先跑800米,接着1分钟内穿10根缝衣针……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提高了他与狙击步枪的默契。
在旅长郑永强的印象中,王冰还是个善于动脑钻研的好苗子,“他打一枪就有一枪的体会,打一枪就有一枪的进步!”翻开王冰的笔记本,满满都是各种数据和图画:每天的气象情况、弹着点分布和心得体会,各式狙击步枪的性能参数、薄弱部位,外军狙击战法、理论、经典案例……整整记了厚厚4本,标注着几千个弹着点数据。旅政委武仲良评价说:“他身上充分展示了青年官兵的好样子。”(卢晓琳)
(2016-10-19 09:43:12)
【延伸阅读】美媒关注中国陆军狙击手训练:新模式让“天才射手”脱颖而出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0月3日报道称,中国步兵部队以及整个陆军的变化频繁而迅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陆军已经从一支装备相对落后(以西方标准衡量)的部队转变为一支看起来与西方步兵相当的部队。目前中国步兵拥有现代化武器和装备,当部署至战场时,远远望去就像任何其他现代步兵部队一样。中国步兵部队拥有迷彩服、防护背心、单兵电台和夜视设备。
十多年来,中国陆军一直普遍强调精准射击。这意味着更多基本训练时间被花费在射击和步枪使用方法上。这是中国最近将陆军基本训练时间从3个月增加至6个月的原因之一。事实证明,对许多新兵而言,为期3个月的训练不够充分。通过将基础训练时间加倍,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6个月基础训练过后,中国陆军发现许多问题都得以解决,包括可以发现谁拥有射击才能,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他们最后要去步兵部队的话)会被送去参加各种狙击手训练课程。即便在最近的改革(例如为许多步兵营增设一个“侦察-狙击”排)之前,每个步兵班就已设有狙击手岗位,每个步兵连也设有一个狙击手班。当时这些陆军狙击手有许多人使用5.8毫米狙击步枪。但如今,许多狙击手可以使用7.62毫米和12.7毫米狙击步枪。
报道认为,中国直接从美国海军陆战队引入了侦察兵狙击手排的概念,美国海军陆战队上世纪60年代创设了这一概念。美国海军陆战队认识到,狙击手在暗中独自开展行动(实际上为两人一组),通常充当侦察兵。因此,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训练狙击手承担侦察任务,还教他们如何调动炮火或空中支援。由于成为侦察兵狙击手需要许多技能和特种训练,侦察兵狙击手突然间大受欢迎,迅速成为一支精锐力量。侦察兵狙击手是侦察部队的一部分,每个海军陆战队营均设有一个由20人组成的“侦察-狙击”排(目前人数增至28)。
报道称,中国制造商1999年开始首次研制大口径狙击步枪,M99式狙击步枪于当年推出。几年后,M06狙击步枪(M99的略微改动版)面世。十年后,狙击步枪另一版本QUB09也问世。这三款步枪均采用无托设计,由一家国有武器制造厂制造。
中国过去认为,这些12.7毫米步枪是“反器材(尤其是车辆)”武器,现在仍这样认为。如今,中国武器供应商提供了许多其他12.7毫米步枪。例如,AMR-2是一款在设计上变动更大的狙击步枪。M99/M06/QUB09均重约12公斤,而AMR-2略轻,重11公斤。最新且最受欢迎的12.7毫米狙击步枪是QUB10。这是一款重13.3公斤的半自动武器。中国陆军狙击手(特别是新设的侦察兵狙击手),正被配发QUB10步枪,作为可选装备。
报道称,中国最近才开始向其部队大量配发12.7毫米步枪。中国在步枪上存在很多选择,过去10年,大口径狙击步枪领域的研发尝试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已在花大力气培训军人射击技能,这使中国陆军能够识别出天才射手,这些射手如今被派往狙击手学校和岗位。(编译/杜源江)
资料图:中国狙击手使用SVD狙击步枪打靶。
(2018-10-14 00:08:01)
【延伸阅读】洪荒之力!中国狙击手双枪比拼洋对手
比赛开始后,四国军队的狙击手从起始点奔跑冲刺。
参赛狙击手背枪翻越障碍。
参赛选手使用现代版SVD狙击步枪打靶。
中国狙击手使用SVD狙击步枪打靶。
除狙击步枪外,参赛选手还要使用手枪打靶。
图为参赛选手使用的马卡洛夫手枪。
中国狙击手使用手枪打靶。
参赛狙击手翻越壕沟障碍。
参赛狙击手穿越矮窗障碍。
参赛狙击手匍匐穿越铁丝网障碍。
除标准的射击和越障训练外,参赛选手还要参加搬运弹药箱疾走的耐力比赛。
提弹药箱耐力比赛。
攀爬越障比赛。
匍匐持枪通过铁丝网障碍。
投掷手榴弹比赛。
越障比赛。
中国狙击手奋力冲刺超越对手。
(2016-08-10 08:12: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