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黄蜂”号两栖舰首现美菲澳“肩并肩”军演 搭载F-35B机群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4月3日报道称,搭载F-35B隐身短垂战机的美海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正与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一道举行联合军演。

“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搭载有至少10架美海军陆战队F-35B“闪电”Ⅱ联合攻击战斗机于3月30日抵达菲律宾苏比克湾,并从4月1日起与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军队举行为期12天的联合演习。

这一所谓的“肩并肩”联合演习是美国与菲律宾之间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同2018年一样,今年的“肩并肩”演习也有澳大利亚的参与。这将是“黄蜂”号及其搭载的F-35B“闪电”Ⅱ型隐身战机首次参加多边军演。

美国海军在一份声明中说,在2019年的“肩并肩”演习期间,美国和菲律宾军队将进行两栖作战、实弹演习、城市作战、航空作战和反恐应对等活动。所有活动都将在吕宋岛和巴拉望举行。此次军演旨在加强两国海军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主要关注海上安全和两栖作战能力。

“黄蜂”号尺寸相当于一艘轻型航母,能搭载至少40架舰载机,包括AV-8B“鹞”Ⅱ型短垂战机(现已换装为F-35B——本网注)、AH-1Z“蝰蛇”攻击直升机、UH-1Y“毒液”运输直升机和MV-22“鱼鹰”倾转旋翼运输机等。这艘于1989年投入服役的两栖攻击舰有船员1000多名,能够容纳约2200名海军陆战队员。

图为“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抵达菲律宾军港,可见甲板上的10架F-35B隐身战机。

【延伸阅读】威慑中国?美两栖舰满载F-35B在菲军演

美海军官网近日放出高清组图显示,“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抵达菲律宾,参加“肩并肩”联合军演,其甲板上可见满载F-35B短垂隐身战机群。这是“黄蜂”号在装备F-35B后首次抵达菲律宾,西方军事家认为此次美菲军演,针对中国意味较为明显。图中“黄蜂”号甲板可见10架F-35B战机。

图为美海军水兵在“黄蜂”号甲板上进行列队站坡仪式,可见F-35B的垂尾上的VMFA-121“绿骑士”中队徽标。

美陆战队6架F-35B低空编队飞越“黄蜂”号两栖攻击舰。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陆续服役,现已成为美海军两栖登陆作战的核心力量。马金岛号(LHD-8)则是该级8号舰,是美海军最早装备混合推进系统(燃气轮机+电力推进)的大型战舰。

美军水兵与F-35B隐身战机合影。

正面拍摄的F-35B编队飞越“黄蜂”号两栖攻击舰瞬间。

美海军水兵在“黄蜂”号甲板上进行列队站坡仪式。

另一角度拍摄的F-35B编队飞越“黄蜂”号两栖攻击舰瞬间。

(2019-04-04 08:44:00)

【延伸阅读】震撼!中国军迷零距离参观美两栖战舰

5月30日,作为纽约“舰队周”活动的高潮部分,笔者有幸参观了美海军“巴丹号”两栖攻击舰(LHD-5,黄蜂级5号舰,舰名是为纪念二战期间的巴丹半岛防御战),“巴丹”号于1997年9月服役,母港为弗吉尼亚州诺福克,隶属于大西洋舰队。本图集收录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图为“巴丹”号作战部署时的资料图。

“巴丹”号全长257米,全宽32米,吃水8.2米,满载排水量4万吨,一次可搭载一整支海军陆战队远征分队(简称MEU,1870人),以及配套的重装备。图为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概况示意图。

首先来到的是军械甲板,这里有展示多种陆战队的主战武器,图中可见著名的12.7毫米M2重机枪和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两者都是陆战队的主力反装甲和攻坚武器。

军械甲板还提供了军迷体验陆战队狙击手使用M107巴雷特反器材步枪的机会,连吉利伪装服都有提供,临场感十足。

M252型81毫米迫击炮则是陆战队步兵部队最重要的间瞄支援火力,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战地3》的战役中也有机会使用这种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巴丹”号停靠的码头紧挨着著名的“勇猛”号航母博物馆,图为从舰上拍摄的“勇猛”号局部图。

之后便来到宽敞的车辆甲板,可见一辆重型卡车,后方还停放有一艘RAB舟河突击艇。

RAB突击艇也是对外开放的,民众也可以登上快艇体验一把使用M134加特林转管机枪的感觉,看过电影《勇者行动》的童鞋对这个肯定印象深刻。

另外还能看到一辆无人遥控排爆机器人参展,也算是陆战队近几年配备的新装备。

接下来我们来到巨大的坞舱,这里通常用来停放登陆艇和两栖突击车。登陆作战时,两者可直接从这里涉水冲向滩头。 图为停在“巴丹”号坞舱内的LCAC大型气垫登陆艇。全舰最多可搭载3艘LCAC登陆艇。

图为并排停放在坞舱内的2辆AAV7A1两栖突击车,这种突击车也是陆战队的主战装备之一。

AAV7突击车的车体两侧的附加装甲上,还有“禁止攀登”的纸条。

从舰艉坞舱门角度拍摄的“巴丹”号坞舱,进一步凸显空间的巨大,具有很强的搭载能力。

之后我们上到巴丹号的飞行甲板参观,图为停放飞行甲板上的CH-53E“超级种马”重型运输直升机。

从飞行甲板上拍摄的“巴丹”号的舰岛,可见巨大的舷号(LHD-5)和“小心喷气尾流和直升机旋翼”的警示语。

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巴丹”号舰岛,可见上层的雷达及传感器桅杆,其中巨大的SPS-48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十分醒目。

飞行甲板上还停有一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

图为在飞行甲板上执勤的海军士兵,除M4卡宾枪、防弹背心外,还有一把手枪作为副武器。

朝“巴丹”号舰艏方向拍摄的飞行甲板,除密集的人群外,还能看到曼哈顿岛密集的楼群。

图为布置在“巴丹”号舷侧的Mk38型25毫米链式机关炮,全舰共配备有3门Mk38机关炮,用于近距离防空和反水面小艇。

图为Mk38链式机关炮的供弹机构特写。

图为“巴丹”号上搭载的Mk36 SARBOC六联装干扰弹发射装置,全舰共搭载有6座发射器,用于干扰来袭的反舰导弹。

在参观机库时,偶遇一名手持SMAW火箭筒的陆战队士兵,也算意外收获。

笔者的伙伴也体验了下手持SMAW火箭筒的感觉,虽然只有发射器部分,但也是十分给力的节奏,图为SMAW火箭筒特写,口径为83毫米。

到达车辆甲板后,可见一辆搭载有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的悍马车,发射器周围还有防盾。

两栖攻击舰的车辆甲板自然少不了陆战队的“军马”LAV-25轮式装甲侦察车。

车辆甲板还有一辆奥什科什6X6重型军用卡车,也是陆战队的主力运输车之一。

(2016-06-02 08:44:00)

【延伸阅读】进港被拒改道南海惹事!美战车上舰打靶

9月底,由于此前中国政府拒绝了美海军战舰访问香港并休整的申请,“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后来转向南海航行。在途经南海期间,该舰上搭载的第31陆战队远征队(MEU)官兵在甲板上进行了实弹打靶训练,颇有“泄愤示威”的意味。图为在南海水域航行的美海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

美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在南海航行期间,LAV-25轮式装甲车在甲板进行海上打靶动态图。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现役8艘)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陆续投入服役,现已成为美海军两栖登陆作战的核心力量。每艘全长257米,全宽32米,吃水8.2米,满载排水量4万吨,一次可搭载一整支海军陆战队远征分队(简称MEU,兵力1870人)以及配套的重武器装备,最多可搭载40架各型舰载机。图为7号舰“硫磺岛”号的概况图。

“黄蜂”号(LHD-1)作为黄蜂级首舰,是最早(1989年7月)投入服役的,该舰自服役以来参加过包括1993年索马里维和行动、以及近年来的阿富汗及伊拉克反恐战争在内的多次作战行动,表现突出。图中“黄蜂”号的飞行甲板上,可见密集(折叠)停放的MV-22“鱼鹰”倾转旋翼运输机。

作为美海军陆战队的“军马”,“黄蜂”号上搭载有相当数量的LAV-25轻型轮式装甲车。此次海上打靶,美陆战队罕见将一辆LAV-25战车开上飞行甲板,并固定在左舷侧升降机上进行打靶训练。

LAV-25轮式装甲车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发,是美海军陆战队的标志性装备之一,因为该型战车自1983年服役以来,基本与美陆战队如影随形,具有较高的出镜率,例如参与了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的作战行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海军陆战队乘坐该型战车率先突入科威特境内。近年来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的反恐战争中,LAV-25也有出色表现。

LAV-25装甲车配备有一门25毫米M242“大毒蛇”链式机关炮(每辆备弹210发),图为“大毒蛇”机关炮的炮口特写照。

美陆军的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也使用同款武器,该型机炮最高射速每分500发,最大有效射程大于3000米。图为M2步战车的25毫米主炮特写。

“大毒蛇”链炮配备有包括脱壳穿甲曳光弹(APDS-T)、 高爆燃烧曳光弹(HEI-T)等多种弹药,可有效摧毁敌军轻装甲战车或武直等目标。图为其配备的MK210高爆燃烧曳光弹。

LAV-25装甲车在“黄蜂”号上海上打靶动态图。

LAV-25装甲车海上打靶的目标是被称为“杀手西红柿”的海上充气靶,美海军陆战队在随舰海上航行部署期间,组织甲板打靶训练,保持人员及装备战斗力的这种训练方式值得借鉴。图中可见LAV-25射击的海上靶标。

航拍视角可见海上靶标与“黄蜂”号两栖攻击舰的相对距离。

较远距离拍摄的固定在左舷侧升降机上进行打靶的LAV-25战车,这一位置不仅便于海上打靶,且利于直接借道机库返回车辆甲板。

直升机航拍视角拍摄的LAV-25海上打靶照片。

此前这个升降机还停放过F-35B短垂隐身战机。

LAV-25装甲车使用M242“大毒蛇”链炮夜间打靶资料图。

另一角度拍摄的LAV-25海上打靶瞬间,可见四散的弹壳。

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详细技术参数资料。

美海军陆战队员使用12.7毫米M2重机枪海上打靶动态图。

图为此次“黄蜂”号海上打靶期间,美陆战队员正在整理LAV-25所用的25毫米弹链。

(2018-10-24 08:42: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