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中国媒体在非洲影响力大增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8月16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8月13日发表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非洲中心高级研究员奥布里·赫鲁比的文章称,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大幅增加了在非洲的媒体存在。
文章介绍,移动设备和电视在非洲的媒体市场几乎全面普及。中国通过华为和中兴进行的电信投资已经在3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起40多个第三代电信网络。当地销售的手机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公司。中国的传音控股在美国和欧洲没有业务,但在非洲的手机销售中却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华为手机在南非的销量占该国手机总销量的14.5%,排名第二,远远超过苹果4%的市场占有率。
文章称,尽管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媒体消费是通过移动设备,但电视机在中产阶级中的销量正在增长,中国的电器公司正在积极开拓这一市场。康佳集团在埃及设立了一家工厂,服务于当地市场,并与电商网站合作建立了销售平台。在南非,海信利用中非发展基金的投资,在开普敦经营生产设施,是当地电视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占有超过22%的市场份额。中国公司实际上成为数百万非洲人了解世界的窗口。
文章称,中国不仅能够接触到非洲观众,还在对非洲电视的内容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2012年,中国设立了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后更名为中国国际电视台非洲分台。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文章被肯尼亚的英文报纸大量采用。
在肯尼亚,2015年当该国从模拟信号转变到数字信号时,中国的泛非网络集团成为该国两家获得授权的电视节目提供商之一。没有一家美国公司参与此次竞争。泛非网络集团在30多个非洲国家拥有下属机构,并被选定为“万村通”数字卫星电视项目的唯一承包商。该项目将为数十个非洲国家的1万多个村庄提供数字电视服务。
文章介绍,中非发展基金与四达时代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四达时代在数字电视领域为中产阶级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该公司的一大卖点是它的可负担性:为肯尼亚提供的最基本的数字电视套餐的价格仅约2.5美元,相比之下,南非数字卫星电视的价格为9.5美元。难怪该公司在整个非洲大陆拥有1000万用户,仅肯尼亚就有140万用户。
文章认为,美国媒体公司在非洲市场的增长相对缓慢,中国迅速增加的投资肯定会在近期内削弱美国现有的优势。
【延伸阅读】港媒:中国电商望做非洲“数字促成者”
参考消息网8月12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0日报道称,中国创业企业深圳齐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Kilimall)现在是非洲重要的电子商务角色之一。它正在打造一个平台,助力成千上万的中国小企业瞄准非洲提供本土化服务。
报道称,“Kilimall”这个名字得自于非洲第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该企业是进入非洲的首个中国电商企业。它销售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电子产品、服装、家用电器、时装包、化妆品等等。
自2014年成立以来,它迅速发展成肯尼亚最大的电商网络平台,拥有来自非洲和中国的大约1000万用户和1万多个卖家。如今,它还在乌干达和尼日利亚配销产品。
2012年,该企业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杨涛被前雇主派到非洲驻外时,就感受到了在非洲国家购物的不便。他说:“非洲商品价格很高,而选择却有限。那时,我觉得电子商务不仅会解决购物问题,还会为非洲解决一个更大的问题。”
杨涛说:“非洲有很多非常现代化的城市,那里有很多俊男靓女,他们正变得富裕起来。中产阶级正日益崛起,而且对品质生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报道介绍,非洲市场相对比较年轻,因此潜力巨大。市场和消费数据供应商德国斯塔蒂斯塔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非洲电商市场的规模在2019年将达到180亿美元,而到2023年将达到320亿美元,其年增速为15.4%。
联合国说,从人口规模来看,非洲也是增长最快的大洲。
中国风投公司清流资本的投资总监陈耘说:“人口红利是由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较年轻的一代人带来的,这有可能催生一个巨大的网络消费市场。”
报道称,Kilimall首先让当地商人在它的平台上卖东西,然后从销售中赚取佣金。2015年4月,该企业向数千家中国供应商开放网站。现在,该平台的卖家中有一半是中国供应商。
杨涛说,由于根植于中国,Kilimall相对各路竞争者具备优势,并有许多运营经验和营销技巧。中国依然是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以及世界重要的电商市场。
但杨涛告诫说,简单复制中国电商企业的做法不会奏效,因为非洲国家有完全不同的社会传统、文化和消费习惯。
报道介绍,该电商平台还提供在线支付系统LipaPay,以及物流系统KiliExpress,其目的是成为“数字非洲促成者”。杨涛希望在未来向其他中国企业开放这个支付和物流系统。
Kilimall面临一些竞争。但杨涛对此并不担心,因为随着更多非洲人在网上购物,电商平台的发展潜力巨大。

图为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超市。新华社/路透
(2019-08-12 15:31:45)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非洲直飞航班量9年增长6倍 每年运送约85万乘客
参考消息网8月6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资本大量涌入非洲,推动这个东亚国家与非洲大陆间的空中交通量出现暴增。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8月3日报道,2019年,中国与非洲间直飞航班达到平均每天超过7个,远高于2010年时的水平——当时平均每天只有不到1个直飞航班。
根据航空数据服务商OAG公司的统计,目前中非航线每年航班数量达到2616个,经营中非航线的民航机队每年能够运送约85万人次的乘客。
就在9年前,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旗下还没有一条中非航线。现在,中非间的航班中近一半由这家航空公司负责运营。
据埃航发言人阿斯拉特·贝加绍介绍,中国乘客是该航空公司最大的客户群体。埃航的航班每天都会飞往广州、上海和北京,每周3次飞往成都。埃航还宣布计划增加3处中国目的地。
报道称,近年来,中国公司屡屡在非洲航空市场赢得基础设施项目。非洲市场长期面临一体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足、成本高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企业参与修建了非洲许多国家的机场,包括肯尼亚、马里、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刚果共和国、多哥和塞拉利昂。
美国《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2018年,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投资及合同总规模接近3000亿美元。
中国宏伟的“一带一路”倡议已向亚洲和非洲国家提供了贷款,用于建设公路、铁路、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2019-08-06 06:37:01)
【延伸阅读】中企承建铁路连通非洲东西海岸
新华社安哥拉洛比托8月4日电 通讯:中企承建铁路连通非洲东西海岸
新华社记者吴长伟 柳志

这是8月2日在安哥拉本格拉铁路洛比托车站拍摄的“非洲之傲”号旅游列车车厢内部。新华社发(柳志摄)
“非洲之傲”号旅游列车日前载着50余名游客从位于大西洋沿岸的安哥拉港口城市洛比托始发,列车将通过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前往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这也是本格拉铁路首次始发前往印度洋沿岸的列车。
本格拉铁路横贯安哥拉全境,由中国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总承包。这条铁路与上世纪70年代由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连通,不仅帮助坦桑尼亚、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安哥拉四国铁路首次实现互联互通,也助力沿线地区经济和旅游发展。
为使列车安全顺利运行,中铁二十局安哥拉国际公司近日抽调近百名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铁路沿线安全巡查,为列车提供全方位运行保障。
若泽·加莫达是中铁二十局维修保障队的一员,他家所在的村子距离本格拉铁路仅100多米,2006年赋闲在家的加莫达来到本格拉铁路项目部,一干就是13年。
在中安两国近万名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历经10余年的艰苦建设,本格拉铁路终于在2017年7月全线移交当地。铁路通车后,方便了附近居民出行。加莫达所在村的很多人都从附近车站坐车出行,或者到外地做生意。
“工地离家近节省了上下班交通支出,中国同事对我也很友好。我想一直在中国企业干下去。”加莫达说。
本格拉铁路全长1344公里,全部采用中国铁路建设标准。铁路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沿海与内陆人员物资流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将港口城市洛比托打造成非洲西海岸交通枢纽的关键支撑。
近几天,“非洲之傲”号列车来到洛比托的消息在加莫达家的村子传开了。
“火车从很远的坦桑尼亚开过来,载着很多游客来此参观旅游,相信未来本格拉铁路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有机会我也想坐火车去别的国家看看……”加莫达笑着说。
安哥拉旅游、文化和交通等部门非常重视该旅游列车,称其为安哥拉旅游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当地交通部门官员表示,列车的开通运行得益于本格拉铁路,这对促进非洲铁路网的互联互通及沿线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08-05 08:32:05)
【延伸阅读】“牛油果战略”:非洲非资源类产品如何打开中国市场
参考消息网8月2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31日发表文章称,今年6月,参加在中国举办的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50多个非洲国家肩负着一项使命:打入庞大的中国市场。
在中国长沙举行的这次博览会上,参展的出口商包括推销鲜切花的肯尼亚企业和销售果汁的卢旺达加工厂。
文章称,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商品以原油、铜、铁矿石等自然资源为主。
现在有更多的非洲国家都在试图向出口价值链的高端攀升,要实现这样的转变,需要弄清楚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并且想办法向他们提供这样的东西。
文章称,中国制订了行动计划,承诺增加从非洲国家进口的非自然资源类产品,尤其是具有附加值的农产品和工业品。
茶叶、鲜切花和咖啡等产品的出口是肯尼亚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该国的优质商品摆满了世界各地的货架。但它们并不在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主要商品之列。
文章称,有一种水果可能会让局面发生变化。肯尼亚作为非洲最大的牛油果生产国之一,已经与中国签署了动植物检验检疫协议,这让它可以向中国的广大市场出口包括牛油果在内的各种农产品。这种水果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从不到10年前基本不为人知到如今成为中国超市里的热门商品。不过中国大部分的进口牛油果都是从拉丁美洲运来的。这样的增长正是肯尼亚生产商想要挖掘的。
今年4月,中国和肯尼亚达成一项协议,允许肯尼亚向中国出口冷冻的牛油果。不过存在一个问题。肯尼亚要想进入中国的牛油果市场,必须满足严格的规定,包括在出口时将这种水果冷冻,这意味着农民需要购置制冷设备。
肯尼亚贸易部长彼得·穆尼亚说,该协议还将允许肯尼亚向中国出口其他农产品,其中包括四季豆、鲜切花、草药、芒果、花生和肉类。
文章称,肯尼亚只是获准向中国出口某些产品的十多个非洲国家之一。南非也得到了准许,该国水果种植者正打算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非洲咨询公司的创始董事莫里茨·魏格尔说,非洲应该把重点放在增加当前出口的资源及非资源类产品的附加值上。
他说,对于非资源类产品,各国应该注重品牌,比如出口优质咖啡品牌的产品,而不是直接出口咖啡豆。
(2019-08-02 15:45:10)
【延伸阅读】美媒:电视成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神器”
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7月23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帮助非洲用上现代数字卫星电视网络,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当地的形象。
在肯尼亚内罗毕郊外,迈克尔·恩甘加正在观看一部中国功夫片。
文章介绍,他位于利穆鲁村的小房子没有自来水,墙壁是用波纹金属搭建的。然而,在室外散养着家禽的院子里,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以修鞋为生的恩甘加却拥有一个巨大的中国制造的碟形卫星天线,这个天线使他的老电视能够接收数百个电视频道——其中很多频道的信号来自中国。
恩甘加说:“能收看这么多电视频道是好事。因为你能知道这个世界每天的变化。”在中国卫星天线到来之前,他只能收看肯尼亚当地的几个电视频道。
文章介绍,中国在2015年公布了“万村通”项目。这是一个把数字电视带给像恩甘加所在村落这样的非洲贫困地区的宏伟计划。此前,在这块大陆的很多地方,看电视是精英阶层的特权,而且这些电视用户依赖于老式的、布满雪花的模拟信号。
文章称,中国希望帮助非洲大片地区可以用上现代数字卫星电视网络。这种网络能够把多个频道的信号传输到遥远的地方。事实上,这种远距离传输可以把北京的电视频道发送到非洲的住宅中。
文章认为,这将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形象。
文章介绍,四达时代是中国开展“万村通”项目的主要承包商。
今天,这家公司将中国电视节目传输至30个非洲国家的上千万用户。
文章称,四达时代提供的内容包括菲律宾和土耳其的肥皂剧,肯尼亚等地的观众多年来一直在观看这类电视剧。但四达时代还加入了中国电视剧和功夫电影,后者非常受欢迎,以至于该公司专门成立了功夫电视频道。
美国休斯敦大学传播学助理教授达尼·马德里-莫拉莱斯说,在翻译成斯瓦希里语之后,一部名为《媳妇的美好时代》的中国电视剧在非洲大受欢迎。
(2019-07-25 10:51:41)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