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深度:浅谈台海中线成军事分界的由来 因三场战斗

观察者网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昨日,台湾空军的多架IDF和幻影-2000战斗机起飞拦截解放军经过台湾附近空域飞往南海的运-8电子侦察机。据称解放军飞机当时飞入了台湾所谓“防空识别区”。这一事件的反常之处在于,台湾所谓“防空识别区”其实深入大陆上空,是不可能得到实际“固守”的“防线”,而两岸以往有一定“默契”的“军事分界线”,其实是“台湾海峡中线”。

那么这条围绕“海峡中线”,大陆与台湾空军历史上的交锋情况如何,最终又是如何不越过“中线”的默契,以下文章值得一读: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海峡中线”的来龙去脉。

准确地说,“海峡中线”是一条虚拟的线,它不同于一般的领水或者领空界线,没有任何国际条约对其做过规定和约束,这仅仅是两岸军队的一种默认或“约定俗成”。

具体地说,所谓“海峡中线”是指台湾海峡南北向的中心线。这条线延伸到空中,就是台湾海峡上空的“中线”。根据台湾《全球防卫杂志》记载,“海峡中线”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半个世纪前。1954 年12 月2 日,台湾当局与美国签订“美台协防条约”后,美国军方出于控制冲突的考虑,要求台军所有战机和舰艇必须在“海峡中线”以东活动,否则就得不到美军的安全保障。美军还以美空军首任驻台司令戴维斯准将的名字给海峡上空的“中线”进行了命名。1958 年9 月17 日,美军颁布的作战条令就曾规定:“经判定为敌机,且若该机飞越‘戴维斯线’以东时,即认为存在敌对行为,将予迎击并歼灭之……”此后,台湾空军又以“海峡中线”规划出自己的所谓“防空识别区”。

然而,台军多年来对“海峡中线”却一直刻意回避。直到2004 年5 月,时任“国防部长”的李杰接受“立法院”质询时,才首次公布这条线的具体位置。事实上,对于台军而言,“海峡中线”分为空军与海军使用两种:前者由北纬27 度、东经122 度至北纬23 度、东经118 度两点间的连线;后者由北纬26 度30 分、东经121 度23 分至北纬23 度17 分、东经117 度51 分两点间的连线,中段还带有一定弯折。

“海峡中线”历经了多次调整,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从历史上看,“海峡中线”原本也不是一条双方都恪守的界线。大陆方面原来就不承认美台公布的“戴维斯线”。上世纪50 年代,大陆的海空力量都弱于台湾,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解放军海空军的活动都局限在自己的12海里领水线之内。而当时东南沿海尚有大量岛屿控制在国民党军队手中,台湾除了禁止渔船及商船跨越“戴维斯线”作业,其海空军几乎每天都跨过中线活动,甚至直接深入大陆内地侦察。

而最终促使双方开始默认“海峡中线”的,主要是因为三场战斗。

基本确定“海峡中线”概念的战斗是著名的“金门炮战”。

1958 年8 月23 日,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组织了长达30 多公里、呈半圆形的炮兵阵地,同时向金门开火。接连3 天,共有10 万发炮弹飞向金门,火力的猛烈与密集前所未有,整个金门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岛上的机场、弹药库、油库及炮兵阵地均被摧毁,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受重伤,金门防卫司令部的三个副司令死于炮火之下。与此同时,双方在金门周围海域还发生了激烈的海战与空战。

这场炮战的爆发,有其复杂的原因。其一,新中国当时正在对第三世界国家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挑衅进行声援。其二,美国为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分裂事实,当时强烈要求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出军队,龟缩本岛,台美矛盾凸现。

对于蒋介石在台美关系上的矛盾与妥协,中共中央领导层明察秋毫。为了支持蒋介石不撤出金马,在一个中国立场上与美国斗法,毛泽东等作出重要决策,延续对金门的炮击行动。10 月25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指出:“美国的目的第一步是孤立台湾,第二步就是托管台湾”;“我们两党间的事情很好办,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逢双日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大小岛屿上的军队、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应……以利你们长期固守”。

蒋介石对此也予以积极回应,并加紧向美国施压。自此以后,“金门炮战”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每逢单日,双方开炮,但均不打对方的阵地和居民点,只打到海滩上。逢双日,双方停止炮击。逢过节,停炮3天。后来,渐渐的双方不再发射实际的炮弹,而是发射所谓的“文宣弹”,即所发射炮弹内没有任何火药,而是装满了传单。这种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马拉松式“炮战”,实际上只是象征两岸并未停火,中国内战还在继续。海峡两岸这种特殊的“炮战”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分离台湾的图谋也始终未能得逞。

可以说,正是经过这场炮战,基本形成了两岸在海峡中的对峙态势,为日后双方逐渐默契地遵守“中线”原则奠定了基础。

不过,真正让台军明白“海峡中线”即“红线”——不可轻越雷池半步的,还是后来的两场战斗。

一次是1965年的“8·6海战”。军事史学界将其视为台海形势的重要转折点。当年夏,蒋介石决定“反攻大陆”,并提前实施各项配合行动,“8·6海战”就是台军在对潮汕地区进行侦察时爆发的。此次海战,台军两艘战舰被击沉,致使蒋介石“反攻作战”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此后,台方的作战方针便逐步由“反攻大陆”转变为“防卫台澎金马”。

另一次是1967 年的“1·13空战”。1月13日,我驻闽南地区空军某部获悉台军飞机企图侦察我沿海重要军事目标,遂下令4 架歼-6 战斗机迎战。迅速击落台军装备“响尾蛇”导弹的F-104G 战斗机。这次战斗同时“宣布”了台空军优势已不复存在。此后,台湾海峡上空一直保持宁静,至今没发生过空战。

进入20 世纪末期以后,由于台海军事实力的天平不断倾向大陆,台湾海空军更加将“海峡中线”视为高压线,绝无触电之举。而大陆方面则一贯坚持和平统一的政治主张,绝不主动实施制造台海紧张局势的行动。因此,空海军在执行巡逻、演训任务时,也都遵照双方约定俗成的原则,不会越过“海峡中线”。

值得一提的是,金门、马祖等岛屿靠近大陆,也就是说,这些属于台湾控制的地方实际上是在“海峡中线”的大陆一侧。平时这些岛屿通往台湾岛的空中或海上航线,都是要穿越“中线”的。几十年来,这些岛屿的“外联”与“补给”能够安然无恙,也证明了海峡两岸之“默契”程度。

当然,平静的“海峡中线”也曾出现过一两次危机。第一次发生在1996 年。当时,刚刚登上台湾地区领导人宝座的李登辉公然显露出“台独”倾向。为了遏制“台独”气焰,大陆迅速在台湾海峡进行大规模军演,台海局势极度紧张。大陆方面还派出战机到“海峡中线”附近巡航,给台湾更大的压力。当时情势虽然紧张,但两岸军方都非常节制,严防“擦枪走火”。

第二次发生在1998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9 月,大陆在台湾海峡举行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演习。当时,据台湾媒体报道称,为防范大陆战机“可能跨越中线”,每当大陆有一架战机飞向“中线”,台湾就有一架战机起飞。两岸战机在“中线”碰面,“两岸飞行员都可以看到对方的面貌”。由此可见,危机紧张到了“一触即发”程度。

虽然如此,但事实却最终证明两岸军方存在着高度的默契——没有“国防部长”以上级别的命令,所有前线人员都不会擅自“动作”。

直到今天,海峡两岸军方仍会有互相的侦测行为,但彼此都有着高度的默契与自制。所以,虽然国际间一直将台海视为“除中东、朝鲜半岛之外的另一个主要火药库”,但从1958年至今,这个“火药库”始终都没有真正被引爆过。(作者署名:李润田 萧师言 文章发表于2010年《环球人物》杂志)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