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深度:浅析中俄大飞机合作 伊尔96在华生产没有希望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中俄大客机的迷雾

在本周举行的上合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普京总统会晤后举办的发布会上首次谈及: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探讨高铁合作,卫星导航系统合作已经启动,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等大项目合作又取得新进展。

这其中“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一事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据俄方报道,这个项目的大致内容是由中国的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生产俄“伊尔-96”客机。计划2020年-2026年前后开始生产,每年生产200架。

关于这一传闻,国内诸多媒体分析内容颇多,但是分析讨论大多集中在“能不能赚钱”、“能不能获得美国适航证”、“商飞能拿出多少钱来办这事”、“会不会影响C919”等问题上。

而笔者则认为,如果伊尔-96客机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引进生产,那么它的主要着眼点恐怕就是军事而不是商业。如果仅仅考虑商业,那么伊尔-96在华生产项目恐怕就没有什么希望。

何出此言,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战斗机发展史,可以与C-919和伊尔-96项目做个比较。1986年,中国开始研制歼-10战斗机。整个研制过程一波三折,直到2004年才开始列装部队。而在此之前,1992年中国向俄罗斯引进了苏-27战斗机。

当时曾有人提出,既然已经引进了苏-27,那么就应该停止歼-10的发展。据坊间传闻,当时的我国领导人被这一目光短浅的提议激怒,甚至摔了杯子。现在看来,歼-10战斗机和苏-27并行发展最后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而非互相竞争的关系。

那么在大飞机这个问题上,如今资金充裕的中国也一样可以采用这样的策略。伊尔-96作为一种大型宽体客机,不仅因为价格比空客、波音飞机便宜将近1/3而具有优势。更可以作为空中加油机、大型预警机、大型侦察机乃至国家空中战略指挥所的理想平台。在中国与之体型类似的C929项目有眉目之前,伊尔-96是有一定机会的。

而同时,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近年来只有与法国合作的直升机项目在进行。原有的轰炸机、水上飞机等大中型飞机生产经验和能力被闲置,如果能够通过伊尔-96项目恢复和发展起来,那也是善莫大焉,且完全不影响中航集团和商飞集团的其他项目。尤其是商飞的C-919和C-929项目完全没有在哈飞厂进行。

当然,上述说法完全基于一个前提,就是伊尔-96引进工程要“短平快”,俄方需毫无保留的向我交付包括PS-90A发动机制造技术在内的所有关键技术,就像当年移交SU-27的全套生产线一样。如果俄方继续拖延,那么随着C-919乃至更大型的C929项目的进展,中国对这种已经问世快20年的飞机失去兴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近,普京成立了总统直管的军工委员会,这一事件并不突然。近年来俄罗斯军工项目进展缓慢,对外合作谈判反复无常。说到底是与俄罗斯此前军工混乱利益关系有关,其国内形成了太多“吃军工”的利益集团,互相斗争,没有统一的指导。今天某工厂和中国合作搞个项目,明天项目搞了一半,厂领导被“斗”下去了,然后项目就悬在那里没了下文,这样的事情近年来在中俄合作中并不少见。普京的总统直管委员会是否能扭转现在的混乱局面,我们可以静观其变。(作者署名:席亚洲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