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深度:中国最好卖的坦克 3年卖3千辆换回数百吨黄金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中国的99A式坦克在最近几年的世界十大坦克排行榜中已经占据三甲的位置,既便评选者带有偏见,也没能让它列到三甲以外,这怎么也算不错的成就了。这样的成绩取得绝非易事,因为几十年前,中国根本没有什么坦克工业,我们等于从零开始,成长的过程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技术可不是一看就会的。

既便什么技术基础都没有,那么就先要最基础的开始,从如何制造开始,引进T54的技术,只是按着图纸造,还有外国专家当顾问。这是很简单地原样复制,然而却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表面上中国第一种坦克59式,1959年定型,实际到1966年才算完成它的国产化,整个过程前后历时十年以上。

既然能造出来,那就开始学设计,60年代时,我们先后开发了适应中国情况的62式轻型坦克,63式水陆两栖坦克,不过在主战坦克方面却遇上了麻烦,几个项目连接不顺利,最终只有后备方案研发出的69式坦克完成,这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主战坦克。

它为在59式中型坦克基础上自行改进设计的型号,1963年下达战技指标,1964年完成设计,1965年生产出样车,虽说编号为1969年式,其实到1974年才设计定型。从表面上,看性能比59式提高不少,包括:新式100mm滑膛炮、580马力发动机、双向稳定器及红外夜视夜瞄装置等。按说,火力和机动性以及夜间作战性能方面比59式坦克均有所提高,但从实际情况看,即远没有想象想的成熟,也因此,定型之后,并没有大量生产,只小批量试生产。

69式的研制,只能算中国学习坦克设计的抄写,模仿别人的设计进行,整个过程也超过十年,成果谈不上多好,却是我们第一次自生研发,不仅积累了经验,更建立了坦克研发的整个体系。

69式之后,我们开发出了79式,算是基础学习阶段的作业吧,随后即开始国产第二代主战坦克的研发工作,不过新型坦克投产之前,工厂的主要产品依然为59式,主要是成熟与可靠,且利用新研发的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性能也得到不小的提升。

69式的生产量并不高,只能算是小批量试生产,让人意外的是,到了80年代初时,它竟意外的成了国际市场上的明星,这就是经过一系列改进之后的69-2型,主要是把原有的100毫米滑膛炮改为59式的100mm线膛炮,以与俄式T55坦克炮弹药通用,不过我们依然为其配备有钨头穿甲弹等新弹药,还安装了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等。后期生产型,还加装了激光测距与瞄准镜二合一的新型瞄准镜等。

69式坦克取得成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便宜与可靠,既便今天,当年出口的69式坦克使用活跃于战场上,一点也不显老。69式坦克也就是变成真正的出口型坦克,生产总量确实不少,可是绝大部分出口海外,国内仅少量装备,成了在国内难得一见的装备。

为了保证国际市场的需求,其产量提升到每月100辆以上的水平,创下中国坦克生产速度的最高记录,仅最忙碌的三年时间内,出口的69式坦克近三千辆,大大超过了59式,成为中国卖的最好的坦克。按当时的说法为创汇十多亿美元,这个概念对于许多人今天中国上万亿的美元储备根本不算什么,不过在那个时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那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三十亿美元左右,如何按当时的市价折算成黄金的话,可以折算成数百吨的黄金。(作者署名:麦田军事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北京这次赚大了,一大手笔让世界看傻了!详情查看《大国那些事儿》,搜索微信号:dgnxs001

热门评论

咸湿de海风 6
老一辈的科研人员为中国坦克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山东烟台
回复TA
天哪 6
如果几十年前有喷子,他们肯定会说:拿张纸去糊一个。
上海
回复TA
大明正德跃 6
那时的两伊战争救了中国军工!
上海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519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