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一国叫嚣击败解放军 中国军方用两措施反制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在中印边界中国一侧,地形以高山和丛林为主,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而且一年中有半年时间为冰封期。恶劣的环境和条件给我军造成了后勤保障上的极大困难。
当年,我军之所以选择10月下旬教训印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为了躲过雨季,以使运输作战物资的道路条件更有保障。但一进入11月,西藏便开始面临大雪封山的威胁,行车困难又开始增加。当时,对印反击战的后勤保障主要靠老乡支前和牦牛运输。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次战役,即需支前牦牛三万多头。其它所有物资以及伤员烈士等,都要依靠老乡手拉肩扛。所以,西藏高原上的运输问题,一直是我军后勤体系几乎无法解决的瓶颈。

青藏高原是多山多积雪,地形复杂,地面交通不便,特别是冬季大雪封山,地面运力会严重降低,因此我军在西南高原地区的作战行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作战行动会受到影响,而空投具有受地理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空间机动更加灵活、便于实现伴随保障等传统保障方式不具备的“实地”化特点和优势。
6月29日军事新闻报道解放军5千米空投弹药首成功,这次空投的意义重大:重装空投系统主要用于从大中型运输机上将重型武器装备、弹药、给养等物资空投至指定区域。战争时期解放军往往要深入敌后,单兵随身携行物资有限,因此,作战物资空投能力是否匹配不同作战地域的要求,是现代作战成败的关键。

不过高原空投作战物资,风险性不言而喻。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大飞机飞行速度快,物资空投时面临开伞动载大、下降速度快、着陆冲击强等难题,而且作战物资多为实装实弹,空投过程中如果碰上静电、冲击力大等不可预知的因素,后果不堪设想。
此次海拔5000米作战物资空投试训成功,意味着解放军的作战覆盖地域将进一步拓展。而得到及时补给的解放军将如添翼,是中国解决危机的重要力量。

而在6月15日,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也正式列装中国空军,从网络的消息来看,运-20首先列装的部队是西部战区空军,运20列装西部战区空军之后将会大大提高中国空军在西部战区的战略/战役空运能力,广大的战区实施应急反应和快速机动作战,尤其向青藏高原的兵力投送能力,可以将大型装备空运到青藏高原,有效的增强解放军的高原作战能力。
这次解放军成功在高原空投军事物资和运20正式列装表明,战争时期解放军在任何地方的补给都没有问题,不会在重蹈1962年靠人力进行补给的场面,让印度击败解放军的梦想成为泡影。(作者署名:鼎盛军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