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伊拉克军火库发现中国大威力加农炮 欲修复吊打IS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为对付日益猖獗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伊拉克政府军除了接收各国军援外,还自力更生,在全国诸多废弃的军火库中淘宝,争取修复一些萨达姆政权时代的武器装备。

近日,在巴士拉附近的一个军火库中,伊军发现了包括英国“酋长”主战坦克、法国AMX-10P步兵战车、中国GHN-45 155毫米牵引加榴炮等当年的武器装备。在其中一个库房中,伊拉克士兵甚至发现了一门罕见的中国加农炮——83式152毫米牵引加农炮。

在中国火炮中,被称为83式的有两种火炮:一种是这里所说的83式152毫米牵引加农炮,该炮于1983年完成外贸定型,1986年完成国家装备定型,因此也叫86式152毫米牵引加农炮,只出口过伊拉克数百门,自己未装备。

第二种是列装中国炮兵部队的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这是一种安装在履带底盘上的自行远程火炮。这里首先要区分清楚两种不同的152毫米火炮。

加农炮是指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的火炮,常用于前敌部队的攻坚战中。而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的火炮。

从上面两张照片可以看到,虽然口径相同,但83式加农炮炮管长,而83式自行加榴炮炮管短。两者射程也千差万别,83式自行加榴炮最大射程只有17公里,而83式加农炮射程则高达30公里以上。

在新中国军工历史上,人们把一些研制周期过长的型号项目称为“长胡子项目”。这里说的83式152毫米加农炮就属于这种“长胡子炮”。

83式152毫米加农炮研制任务早在1958年10月就由总参谋部、炮兵司令部、军械部和二机部等下达,主要是为了代替仿制于苏联的国产59式130毫米加农炮。

项目四上三下,直到1986年设计定型,历时27年。它是中国兵器工业历史上研制周期最长的三个“长胡子项目”之一,也是当时中国自行研制的射程最远(30千米),威力最大(战斗部重48千克),炮身最长(8060毫米)的远射程大口径火炮。

为什么一门火炮的研制要经历这么长时间呢?从根本上来说,是上级指导思想不停变化导致的。而影响其研制最大的问题是重量。

一门大炮,要射程远,威力大,就必然是弹丸重,身管长,膛压高,结果就是后坐力大,火炮的重量自然也很重。其实,早在1960年就设计出了样炮,射程达到了32千米,射击精度什么的都是很不错的,但是炮重达到了12吨,对于当时尚未完成机械化的中国陆军来说,太重了,只有少量履带式牵引车能够拖的动。于是减重工作成为随后几十年中的重点。

图片:中国当年从苏联进口的ATS-712型履带式火炮牵引车,但数量明显不足。

1965年炮兵司令部和五机部下达了新的指标,射程30千米,弹丸重48千克、精度要优于仿制于苏联M-46火炮的59式130毫米加农炮,但炮重必须降到9吨以下。虽然于1967年造出了样炮,但各性能之间不能做到兼顾,结果又一次中止研究。

1969年,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炮兵中产生了“人背马驮”这样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如果对于一种山地火炮提出这种要求也就算了,对一门152毫米远程加农炮,也要求拆解人背,这纯粹是拍脑袋的主意。为了实现这一现在看来是脑残的指标,研制人员不得不再次减重,结果是造出来的炮重量下来 ,但一些部件为降低重量而减少用料,造成了强度明显不足,一开炮零件就坏,射击稳定性毫无。

最终这种奇葩的“人背马驮”重型加农炮下马了。

图片:中国曾经研制过105毫米驼载榴弹炮,这种小炮拆了背一背还行,让152毫米大口径加农炮也这样干就是不切实际了。

片面追求轻量化,使这种新型152毫米加农炮走了不少冤枉路,这里既有为缺乏经验所付出的学费,也有因指导思想偏差、瞎指挥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经过了三轮的碰壁,人们终于对炮重指标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和论证,1972年8月同意将炮重调整到10吨。1975年和1982年先后试制出来两批样炮,经过弹道性能和全系统试验,在改进后终于在1983年通过了外贸鉴定。

除了炮重的问题外,这种火炮还有个大问题就是炮太长了。最开始的炮身是固定的,火炮身管长8米多,加上大架,行军长度达14米,连同牵引车总长在20多米,基本上在中国的大地上机动,遇到个公路弯路就无法通过。

后来,采用了炮身折叠的行军结构方案,开炮时炮身向前,行军时将炮身折叠180°并固定在炮架上,使全炮行军长度减至9.6米,改善了火炮通过性能和防空隐蔽性。此外,该炮还采用了焊接钢药筒等新技术。

该炮在试验过程中就被拉上老山前线小试牛刀,给越军极大的震撼,凭借其大射程,简直是压着越军炮兵打,对方使用的苏制火炮一点办法没有。

为此,处于两伊战争中的伊拉克专门来华考察该炮,很快就看中了这门中国加农炮。该炮于1983年通过外贸鉴定后,伊拉克一口气订购了数百门火炮和近20万发炮弹,成为伊军手中的杀手锏,也为当时的中国创造了不菲的外汇。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已经有了更好的155毫米加榴炮和新型自行加榴炮的项目,因此这种火炮并没有能够装备我军部队。

到了海湾战争,由于受到联军的狂轰滥炸,这些火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火炮不是在行军状态下被摧毁,就是被遗忘在军火库中。

此次伊拉克军队在巴士拉找到了前政府留下来的83式152毫米加农炮,以及其他一些武器装备,遂准备对其进行修复,以尽快投入到打击IS的进攻中去。

对于无防护或少防护的IS武装来说,83式加农炮弹丸威力非常巨大。一发152毫米加农炮的杀伤爆破榴弹,可以产生4克以上破片1663片,破片飞行速度1367米/秒,一发炮弹的最大杀伤面积达到7524平方米,对于人员和房屋来说绝对是大杀器。

除了83式加农炮外,伊拉克在巴士拉找到并修复了在两伊战争中缴获的伊朗军队曾经装备的英国制酋长主战坦克,以及法国的AMX-10P步兵战车、巴西EE-9轮式装甲车等。这批武器的修复使该地区的伊军战斗力大增,将进一步加大对IS的打击力度。(作者署名:虹摄库尔斯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