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轰炸机实战表现令对手很恐惧 曾险些击沉美军舰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西沙海战之后,中国海军提出需要一款能提供空中掩护的战机,轰六丁就应运而生了。它是轰六飞机的改进型;该机在两翼下各悬挂一枚空对舰导弹,机内增加了自动导航系统和导弹火控雷达系统,以形成半自动轰炸和对敌舰进行自动攻击的作战能力,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能挂空舰导弹的轰炸机。研制工作开始于1965年8月,1967年5月中国原三机部和七机部联合召开了武器系统方案验证会,1967年11月国防科工委和国防工办批准了该型号的武器系统研制方案并正式行文下达。
但由于历史原因1969年8月停止研制,直到1975年7月才恢复轰六丁飞机的研制任务。经调研计算后,对原方案作了修改,同时提出轰六丁飞机的新方案,1977年4月由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八机械工业总局和海军联合召开第二次轰六丁挂导弹的全武器系统方案论证会。同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批准轰六丁的研制总方案。

1981年8月29日首飞成功,在经多次导弹试射于1984年12月24日轰六丁通过技术鉴定,批准生产交付使用。它主要是作为反舰导弹载机,装备了C-601、C-801等多种反舰导弹。其中C-601具有抗电子干扰和抗海浪干扰的能力,命中精度高,使用可靠,维护简便,载机上装有导弹火控系统。导弹发射高度为海拔1000一9000米。对目标的捕捉率为98%,命中概率为90%以上。只要击中的部位合适,除航空母舰外,任何舰船只要用一枚C601就可把它重创或击沉。
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试图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从而掐死伊朗的经济。而封锁海峡最为关键的是要能对大型船只具备杀伤能力的飞机和导弹,伊拉克就开始想尽办法引进可以挂载导弹的重型轰炸机和反舰导弹。在1985-86年交付中国交付给了约旦的4架轰六丁和C601反舰导弹,但约旦不是真正的买家,在飞机放了一年,于1987年转到正主伊拉克手中。

拿到之后,伊拉克军队直接就把轰六丁开上了战场,去波斯湾去拦截伊朗大型油轮,也就是所谓的破交战,战果是非常好,令对手十分的恐惧。在两伊战争中,至少14艘油轮和散装船受到C-601攻击,让伊朗非常的被动。但好景不长为了遏制轰六丁的攻势,在1988 年2月 25日伊朗军队出动了最为宝贵的F-14战机,连射两枚不死鸟,击落了一架轰六丁。但是在伊拉克空军战机护航下,轰六丁依然活跃在整个波斯湾。并在一次行动中,轰六丁发射的反舰导弹差点就干掉了美国在波斯湾游弋的重型巡洋舰,不过由于美国战舰是和几艘油轮在一起,而早期鹰击导弹的末端制导系统比较落后,缺乏高分辨识别能力,所以盘旋了两圈也没能锁定美国战舰,最后就找个最大的目标。于是最终打到了美军巡洋舰旁边的一艘油轮身上,但也令其名声大噪。
不过伊拉克人没啥战术可言,几十枚反舰弹很快就用完,加上其他原因直到海湾战争中该机没有出动,这种曾经令对手恐惧的武器有几架被美军击毁在地面。最后一架则在伊拉克在战争前被深埋在地下,直到战后才发掘出土。(作者署名:鼎盛军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