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中美在两栖战车领域竞争 我军竟意外领先美整一代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中美对于两栖作战装备的理念不同,美军把两栖登陆车视为交通工具,我军则视为主战装备,重点发展。上世纪60年代,中国即研发63式水陆两栖坦克,随后又定型了77式水陆两栖装甲车,论技术水平较美国落后十年左右。

  EFV高速两栖远征战车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美刚开始新一代两栖装甲车辆的研发,在这一领域展开了一场技术竞争,2005年时,中方抢先定型了05式两栖装甲车,随后开始列装,从动作上,中国抢先服役了新一代两栖装甲车。

  05式步战型

美军也一直试图为陆战队研发替代AAV7的新型号,项目几经变更后,成为EFV高速两栖远征战车计划,可是其进展却相当缓慢,最终却被突破取消,且后继计划,如今美军陆战队陷入自已将自已玩死的局面,很早就提出了相关的计划,在理念方面也相当先进,其中的许多的观点与我军一样,然而在计划实施中却出了问题,其中,军方的态度相当成问题,最终以取消为结果,让美军陆战队不得不继续使用上世纪70年代就装备的AAV7两栖装甲车,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上,论原因只能在自身上找了。附带效果,我军已列装05式两栖装甲车族,让中国在这一领域领先整整一代,一个让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美军的老战,至今50年历史了

05式两栖装甲车的步兵战车型首次公开展示为2009年的国庆阅兵,当时就引起不小的反应,其设计上强调水上速度,采用采用滑水型车体设计,大型前滑行板和水翼型尾滑行板,通过首尾滑行板制造的升力将车身逐步抬离水面,减少航行阻力。其战斗全重不足25吨,却在车部前部配备有一台功率达1500马力的发动机,车体后部安装有两台喷水推进器,这样在陆地上时,可以时速70公里,到水上也能达时速45公里,为世界现役两栖车辆速度第一。

  水上45公里的速度不低了

高速度让抢滩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作战效率。其后部有载员舱,至少可搭载7名步兵,一旦成功上岸,即可让步兵下车作战,同时该车也能提供火力支援,其中中部安装有一个炮塔,配备一门30毫炮机关炮,炮塔两侧各有一枚红箭-73A反坦克导弹,火力较强,自然拥有不小的协同作战能力。

  05式突击型

这样的火力配置已经超过了美军现役的AAV7装甲车,不过还有一个比它火力更强,那就是:05式两栖突击车,05式家族的第二个成员。突击型取消了载员舱,换装一个大型炮塔,配门一门105毫米坦克炮。该炮威力大,使用最新型弹药,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550毫米左右的均质装甲的能力,足以对抗绝大多数主战坦克。也可以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具备精确打击的能力。

05式家族,还包括:两栖装甲指挥型和两栖装甲抢救型等,从而构成完整的两栖装甲突击群,其作战能力不局限于抢滩,具备直接向敌纵深突击的能力,根本不给对手组织纵深防御的机会。

该车除装备我海军陆战队之外,还装备我陆军的两栖机械化师,现已全部代替以前的旧型号车辆,让中国拥有世界规模上最大的两栖装甲突击力量。(作者署名:军事天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1043096637 5
小编胡说,人家美国不造不是因为造不出,而是因为中美两国不同的作战理念决定的。做事还是要实事求是的!
广东深圳
回复TA
1080283917 4
呵呵
新疆乌鲁木齐
回复TA
万紫千红9999 2
现的新闻都不在报新闻,都是弄个什么事儿,要把别人比下去。
海南三亚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9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