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炮到激光枪:苏联传奇太空武器是真是假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美苏博弈中,随着卫星发射和载人航天的发展,冷战的阴霾也正在向“最后的净土”宇宙蔓延。
美国通过“星球大战”等计划,在太空中不断给苏联找麻烦,但是世界上最早发射人造卫星和进行载人航天的红色帝国当然不会坐之不理,大气层之外,真空环境下无声的对抗开始了。

初始,美国的间谍卫星曾多次逼近苏联那些“本应不存在”的机密军事卫星进行观察,甚至曾打算通过宇航员的太空行走,对那些卫星进行调查和破坏。苏联当局对此忍无可忍,决定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卫星的自卫能力。于是,苏联人效仿轰炸机的模式,为卫星安装了自卫机枪和机炮。

在这里先说一下,由于枪弹/炮弹的密闭弹壳中同时包含火药和燃烧所需的氧化剂,所以弹药在真空环境下也是可以发射的。
最初测试的是14.5毫米机枪,这种致命的武器可以以每分钟950发的速度发射重达200克的弹头,在地面上也是非常厉害的武器,在物理规则更简单的太空中则是毁灭性的大杀器。
但是有一点是很麻烦的,太空中是真空环境,火药气体会迅速逸散,虽然足以把枪弹推出枪管,但是不足以完成枪械的自动装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只能把机枪设置在一个固定的舱室内。
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瞄准时必须转动整个卫星/空间站,转动一个20吨的庞然大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错失一次射击机会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所以设计师决定采用更够劲的方案:23毫米机炮。

苏联人所采用的机炮是改进自图-22超音速轰炸机的自卫尾炮,型号为R-23M。
这时,很多苏联的军事卫星/空间站都是借用民用名义的,包括“礼炮”系列,7个“礼炮”号空间站里,有3个是军用的间谍空间站,包括文章的主角:“礼炮”3号。
这个空间站是唯一安装过真正武器的人造航天器。而整个项目,直到苏联解体才被曝光,直到近年,当时空间站搭载的机炮才被媒体曝光。

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门炮确实在太空中发射过。
由于与“联盟”15号载人飞船对接失败,“礼炮”3号空间站处于寿命的边缘。1975年1月24日,空间站寿命的最后时分,苏联当局决定,进行太空炮开火测试以检验其对太空站本身的实际影响。
空间站开启了推进器来抵消后坐力,机炮打了数个1~3发的短点射,共计消耗20余发弹药。随后数据传回,“礼炮”3号空间站能够正常使用这种机炮。
“礼炮”3号空间站的任务完成了,在坠入地球大气层时烧毁,那门机炮和它的炮弹也烧毁在大气层中。


而苏联的太空武器计划并非只有机炮这么简单。苏联曾研制过为宇航员配备使用的激光手枪,这也太科幻了吧!
这种手枪发射的激光虽然没有强到对人体和航天器造成什么威胁,但是对于侦察卫星的敏感光学元件可是绝对的克星。

这支枪本质上就是一支手持式高功率红宝石脉冲激光器,“弹匣”中的是高能化学电池。但是由于当时技术限制,以及苏联严密的保密措施,使这种红宝石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到底有多大,能否造成实际性的损坏等,都不为人知。

当然,苏联航天员一直携带手枪的传言也是真的。
其用意本是当飞船在环境恶劣的地方着陆时提供给飞行员用作求生。然而,老毛子也的确考虑了其在太空中射击及造成的影响。
最初配发的是TP-82型三管手枪,后来在俄罗斯时代,由于TP-82所配套的弹药均已过期,改用了马卡洛夫手枪。至于枪械在太空中射击的结果,则是弹药可能永远不停止运动,直到撞到什么。


而网传的苏联“太空战机”米格105,则是谣传。米格105本身仅仅是冷战军备竞争中苏联不甘落后的产物,也是苏联航天飞机和其他载人航天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测试品而已。
更加类似于空天飞机计划,并没有搭载什么武器系统,并不是什么太空战机了。(作者署名:虹摄库尔斯克 )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