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何对中国态度变软 解决朝核令其在南海有心无力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新一届香格里拉对话于6月2日至4日在新加坡举行,美国代表团阵容强大,中国派出的代表级别与过去相比低了一点。再加上,在香会举行之前,美军刚刚派军舰闯入我美济礁12海里,不少国外分析人士认为,这届香会美国可能将再次在东南亚国家和亚太各国面前,强调南海问题,给中国找麻烦。但实际发生的一切,可能让一些人失望了!
不过,根据今年这场香会美国“外强中干”的表现,就说中国在南海甚至亚太的战略环境发生转折,也许有点太早。

一、头炮
这次香会安排了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开幕餐会上发表主旨演讲。由于当前亚太地区安全受到严峻挑战,一些与会国家开始质疑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是否还会将大部分重点倾注在亚太。于是,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内的重要盟友之一——澳大利亚特恩布尔的发言被外界关注。
应该说,特恩布尔在接近40分钟的讲话中自始至终强调了一件事,“大家都要尊重基于规则的安全秩序”,并且多次指名和不指名地敦促中国或任何国家不要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方式威胁其他国家的安全。
他宣称,“有人担心中国试图在这个半球寻求现代门罗主义来支配这个地区,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角色和贡献边缘化,运用经济实力孤立不与中国站在一边的国家。”
应该说,澳大利亚人在本次香会上打的“头炮”确实有点猛,让人多少有些惊讶,因为在以往香会上这些话大概应该出自美国防长之口。所以,有人认为澳大利亚人似乎太急于讨好美国了,急美国之所急,用怼中国的方式拍华盛顿的“马屁”。毕竟,澳大利亚是美国在亚太最忠诚的“小弟”。
同时,澳大利亚也有自己的考虑。此前,澳国防部长佩恩曾在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四国防长会面时说,亚太安全局势十分严峻,但这也给了澳大利亚一个担当领导角色的机会,“让我们对充满变数、挑战性很大的地区战略环境做出回应。”
实际上,美国今年出席香会的阵容以比往年更加强大,包括国防部长马蒂斯、参联会主席邓福德和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哈里斯。此外,美国国务院、国会参众两院也都派出重要官员参与。
但是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实力和领导地位似乎不感到乐观。因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这些做法导致亚太国家对美国领导地位产生怀疑。一方面,特朗普上任后就宣布退出TPP;另一方面,在马蒂斯香会演讲前一天,特朗普又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这些做法,与特朗普声称“我们要保持领导地位”自相矛盾、不符合逻辑,所以包括很多美国学者在内,都认为美国政府的实际行动增加了马蒂斯试图说服亚太地区国家的难度,任务很艰巨。
不少人希望美国新政府在这次香会上阐明自己的亚太安全政策。过去,美国防长总会利用参与香会的机会推出美国的地区战略。实际上,一些东南亚国家对美国也抱有一定的期待。

二、低调
2017的香会是自去年7月菲律宾提起所谓“南海临时仲裁案”并对南中国海问题做出“裁决”之后,第一次以亚太及东南亚地区安全为主要议题的国际性会议。中国对这一“裁决”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而南海问题在会前被普遍预测是这次香会的一个主要议题。
与美国相比,外界注意到中国今年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的代表团级别比以往低一些。
过去这些年,香格里拉对话一直都吸引着各国高规格的参与者,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印尼、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等国都派出了国防部长与会。比起高调与会,中国选择了更多地促进国内安全对话的参与,如香山论坛。
中国以往曾派出国防部长或副总参谋长参加香会。去年,中国率队参加香会的是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建国。相比之下,今年派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三星中将何雷率队出席今年的香会。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改革和人事变动可能是中国派不出高规格代表与会的原因。另外,还可能与即将召开的19大、未来国防政策有关。
当然,如果明年香会,中国派出的代表仍没有恢复到副总参谋长级别率团,那才意味着中国真的不重视2017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了。也许,中国真的厌倦了在这种西方设置议题、西方主导的安全会议上与美国及其盟友“打嘴仗”。
另外,西方媒体还有一种猜测是,北京之所以派出比以往较低的代表出席香会,是出于对新加坡的不满,因而故意冷落这次对话。5月中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加坡是东盟少数没有领导人级别出席的国家。新加坡仅派出了部长参加,该部长的发言还被解读为将此归咎于中国没有邀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彭博社称,去年一年,中新关系乌云密布。新加坡允许美国海军使用其基地停靠濒海战斗舰,起降到南海侦察的军机。去年11月,中国扣押途经香港、从台湾训练返回的9辆新加坡装甲车。
对于,这是否是中新关系遇冷的迹象,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予以否认。而在新加坡防长黄永宏在大会最后一天的发言中,明确表态“新加坡支持一带一路”,相信这为缓和中新关系带来了良好的氛围。

三、交锋
自2002年第一次主办以来,历届香会都聚焦亚太安全走势和主要国家的防卫政策动向。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和亚太地区权力结构出现新的变化,香会越发成为在与中国有关的地区安全热点话题上,交锋激烈、涉华政策宣示色彩浓郁、美欧竭力主导地区安全话语权的重要多边国际会议。尤其是2012年以来,美国一直在积极利用香会场合发布美国亚太安全政策与战略调整的重大信息。
用中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朱锋的话说,香会从议程设计到参与者的邀请,具有鲜明的“美英特色”。说到底,它是西方国家在亚洲主办、邀请亚太国家参加,却是在巩固和增强亚太防务和安全领域内西方话语优势的会议。
关于中国在南海不断推行岛礁建设,特朗普政府在5月中下旬首次批准在中国南海实控区域进行美军舰艇的“自由航行”行动,闯入美济礁12海里之内,引发北京的强烈非议。但美国为了牵制朝鲜又需要北京的合作,在南海又被保守派希望对中国进行牵制,凸显出一定的“矛盾性和两面性”。这些,为马蒂斯在香会上的演讲基调埋下伏笔。
6月3日,马蒂斯在香会上的演讲如期进行。演讲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核心:首先,特朗普政府毫无疑问会继续致力亚太安全,美国的行动将胜于雄辩。第二,美军各大军种已经将大部分资源部署在亚太地区,并会继续这么做。传递这种声音的目的只有一个,给美国的亚太盟友一颗“定心丸”,美国不会离开。但是,从事后反应来看,效果似乎并不好。
对于中国,马蒂斯在讲话中一方面对“中国宣布朝鲜半岛无核化政策”表示称赞,称这也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建造人工岛礁,将南海岛屿“无可辩驳的军事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最后,马蒂斯表示不管在经济或政治领域,中美之间难免有摩擦与分歧,但冲突并非不可避免。而且,他还强调,特朗普政府希望与中国建立具建设性、以结果为导向的双边合作关系。
整体来看,马蒂斯这方演讲怼了中国吗?毫无疑问怼了,但是显然在一些人眼里,怼的力度还不如澳大利亚人来的火爆,所以被西方媒体认为“不太令人满意”。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过助理国务卿的坎贝尔说,特朗普政府的亚太安全政策并非由防长马蒂斯一个人说了算。
对于马蒂斯指责中国的那部分,中国代表团团长何雷中将也豪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南海没有航行自由问题。他还不点名批评美国派遣军机军舰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不能和航行自由划上等号,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坚决反对”。
针对马蒂斯指责中国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何雷重申中国是国际规则和地区规则的维护者和遵守者。

四、伏笔
让人意外的是,在演讲中,马蒂斯提到台湾问题。马蒂斯说,美国基于《与台湾关系法》发展与台湾的关系,未来美国将加强与台湾“安全合作”,继续支持台湾当局,提供所需的军事装备。这是香格里拉对话举办以来,台湾问题第一次被提及。
马蒂斯的发言引起中方代表团以及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在随后的答问环节,马蒂斯面对中方人员的提问,只是表示美国还是会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这个政策维持不变。
可以看出,目前特朗普政府受制于国内的“乱”,以及实力的收缩,优先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和朝核问题,所以在南海、亚太问题上“有心无力”。但是特朗普政府增加10%的军费,并不是说说而已。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者,特朗普奉行的是“少说多干”。
预测之中的特朗普政府亚太安全战略没有宣布,美国在亚太和南海正在后退吗?也许并非如此! (作者署名:石江月)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