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中国新生产20架战机为何歼20仅1架 首先是钱的问题

新浪军事

关注

即将迎来新的一年,中国几大航空军工企业成飞、沈飞、西飞、陕飞等纷纷报喜,宣布完成年度生产任务。作为唯一生产现役国产四代隐形战机歼-20的企业,成飞应该说备受关注。国内军事论坛12月30日发布最新卫星照片显示,11月底的成飞与其他航空军工企业一样,厂区内也停着成排全新下线的战斗机。不过仔细观察却发现奇怪现象,近20架新战机中,竟然只有1架是歼-20隐形战机,其他全部是三代战机(包括3.5代)和外贸型战机。难道中国空军还在选择大量采购三代机,而不是四代机?

图片来源见水印。感谢制作者。

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的。一般来说,中国空军飞机比较详细的订货计划会提前至少1年发给军工厂家。甚至对于各型飞机的采购,会有一个类似五年规划的概数提出,对今后数年的大致订购数量做好计划。也就是说,今年成飞生产的各型号战机数量,应该是空军1年以前,甚至更早之前就确定了的。

而且中国空军采购飞机的数量,尤其会受到每年获得的装备采购费用的直接影响。其中装备采购5年规划制定后,应该会获得相应的经费额度。这些经费属于常规性拨款,可能是在之后对应数字更准确的装备订购年度计划逐年下拨。有朋友可能会问了,5年太久,1年也长,期间万一出现想在计划外需要采购的飞机怎么办,难道因为没有经费就只能干瞪眼?

当然也是不会的。因为还有一种经费叫“专项经费”,顾名思义,就是有专门项目时单独申请。这种方式主要就是针对每个年度里的装备采购突发情况。专项经费申请时机灵活,这是相对于年度经费的优势。但是它只能一事一申请,而且只能用于这“一事”,绝对不能用在其他地方。

那么对应上述卫星照片的内容,就可以有比较合理的解释了。这一批约17架歼-10C战机(也许照片之外的地方还有),应该是属于中国空军装备5年规划中年度“计划内”采购,所以量多,因为经费是早就下拨好了的。而那1架歼-20隐形战机,应该就属于空军申请专项经费进行的“计划外”采购。因为专项经费一般是在年度计划外申请的,可能数额没那么大。或者说,歼-20战机单价肯定比歼-10C要高不少,就算专项经费数额不少,但能采购的数量也不能跟歼-10C等量齐观。

新下线的歼-10C战机。感谢照片作者。

由此可以推断,歼-20隐形战机项目的推进是快了而不是慢了。因为起码在中国空军制订最近的5年规划时,还没能预计到歼-20能够在2016年年末小批量试装,2017年就能达到批量装备一线部队的进度。所以,就算临时为采购歼-20战机申请专项经费,也得看能申请到多少。

还有两个影响歼-20战机采购数量的问题可能是:一、在年度计划里列明采购的歼-10C战机恐怕是难以退货的,那么在产能上是否也会对歼-20的产量产生影响?二、新采购的不同型号战机装备哪支部队,这是一个更复杂,更需要长期规划的问题。就算歼-20产能跟得上,空军接装部队新飞行员培养速度是否跟得上?

新下线的歼-20战机。感谢照片作者。

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加在一起,恐怕就是歼-20战机新下线数量远不及歼-10C战机的主要原因。那么歼-20数量大幅增加的问题,还是只能交由时间解决。因为经费问题相对好解决,能飞歼-20的飞行员可不是那么好培养的,是需要时间的。(作者署名:百战刀)

热门评论

不想开花 115
四代机毕竟是尖端装备价格昂贵,美国的F-22,F-35也是在使用中不断改进,不敢轻易定型。既然没有定型,那么盲目大批量生产,一旦发现缺陷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特别是在初始阶段。
江苏南京
回复TA
用户6329452597 16
主要是还不成熟。
辽宁沈阳
回复TA
再忙也要闲逛逛 9
不是钱的事儿,是飞行员不够用。舰载机飞行员差人,歼20也差人
湖北武汉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5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