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怪不得中国令美头疼 这款武器连生产线都出口无法限制

新浪军事

关注

最近几年,中国无人机在国际上屡屡获得大单,用户已经遍布四个大洲。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预测,到了2025年,全球的无人机市场总采购额可能会达到5000亿美元之多,而其中中美将会占据80%以上的市场。

不过,随着中国无人机出口越来越多,也不免带来许多困扰。其中最大的一个困扰就是,中国把“彩虹”“云影”等系列的高端无人机都对外出口,甚至还出口了配套的生产组装线,这样强悍“攻城略地”的销售能力,让美国人感到头疼。但是,随之而来,会不会带来武器出口核心技术被他国掌握的情况呢?

其实这个疑问担心是完全多余的!首先,中国的是组装线而不是全套生产线,以出口沙特的“彩虹“无人机为例,模式或参照中巴联合生产”枭龙“战斗机的方式:在中国完成机翼雷达天线罩、光电系统的生产,在沙特完成部分机体和最终组装,以后逐年让沙特掌握机体建造技术,中国只出口电子设备、发动机等沙特无力掌握的技术。这也是国际上同行的武器出口办法。俄罗斯出口给印度的苏-30MKI也采用这样的方式,现在已经快20年了,印度仍然没有掌握全面建造苏-30MKI的能力。

其次,中国出口的电子原件和平台系统,都有一定防反逆向设置。从软件代码层级进行封装和二次加密,确保对方进行逆向工程时,找不到接口和没有办法详细解析。另外一方面是就是硬件设计方面,尽可能采用本国体系,使得对方要寻求替代的零部件也难度极高。这个得说俄罗斯是中国的老师,俄罗斯出口S-300地空导弹的时候,我们连雷达罩螺丝这类东西都得进口。还有苏-30的国产化改装,也是在乌克兰维修工厂的帮助下,才得以对其火控系统进行了升级,可以加挂国产的电子战吊舱。当然,这些手法我们在对外出口“FD-2000‘”地空导弹的时候,我们也用了。

上面这两种方法,其实只能延迟一些对方逆向的进度。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提升我们自身的发展速度。例如,固定翼中低空长航时无人机,目前波兰、土耳其、乌克兰等国都研发了类似于“翼龙-I”这样察打一体无人机。只不过,软件能力上,他们没有“北斗“导航,没有卫星数据链可供出租,也不具备核心电子设备零部件的生产能力,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

中国在出口武器上,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我们通过出口武器来获得新型号的研发的经费,随后研发更好的武器来服务于本国。等到本国升级换代后,还可以继续对外出口,这跟美国”剪羊毛“式的出口模式有完全的不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三番五次的要阻挠中国武器的出口进程,先是跟日本的等国通过了”无人机出口报备制度“,要求新无人机出口必须申报;还有就是以“中国武器系统接入系统后,可能会收集使用方的数据并回传”的荒谬理论,要求其他国家不要进口中国武器。

但是,最终一切的努力都将会是徒劳的,中国武器,尤其是高端武器,未来会越来越多的占领国际市场,美国人只能感觉是如鲠在喉却无可奈何,谁叫中国制造“物美价廉质优”呢。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建设性互动建议,您关心的也是我们关注的!(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陪你带头闹事 19
中国就是要多多的出口类似无人攻击机这样的高端武器系统,完全无视美国所谓的闲置出口协议。
辽宁锦州
回复TA
熊猫 13
美帝快无路可走了
河南郑州
回复TA
阿武71666 11
搞垮白人
西班牙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