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俄军用无人机技术粗糙 军方投400亿卢布欲求中国合作

新浪军事

关注

中乌发动机合作是否已到尽头

无人机已经越来越成为今天战场上不可或缺的武器。其堪称多面手,性价比极高。哪怕是地区武装之间的战斗,现在都会拿出一堆性能简单、但起码堪用的无人机执行侦查甚至是对地攻击任务,而军事大国就更不用说了。但俄罗斯军队在这方面则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据德国《焦点》周刊在5月15日的披露称,俄罗斯军方将投入400亿卢布(约合40亿左右的人民币)与中国进行军事无人机技术的合作。不过德国作者尖锐地指出:这种“合作”其实是俄罗斯向中国的技术采购。文章称,俄陆军总司令萨留科夫将军对俄自产的无人机“感到失望”,对无人机研发和生产部门“指责颇多,频频摇头”。

这位总司令曾在会议上毫不客气地说:俄产无人机技术落后,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破旧产品。但这些东西采购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过分昂贵。极低的性价比恐怕也是俄方抛弃自产无人机,转向寻求国外合作的原因。而中国无人机则以物美价廉而著称,赢得了许多海外订单,这无疑引起了俄方的注意。

《焦点》周刊的文章提到,俄方准备从中国引进2300架左右的各型无人机,一方面算试用、二方面算是技术样品,并弥补目前俄高性能无人机的巨大缺口。随后,其打算拿到15条无人机生产线和相关技术,在中方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无人机生产。文章称,这项合作如果能达成,那么其对提高俄军的无人机技术水平和普及率将大有裨益。

实际上,俄军已经在无人机相关项目上已经落后。如今年阅兵上展出的匆匆展出的无人机样品,就体现了俄方对无人机落后于人的一种焦虑。而哪怕是这种还没能大范围装备部队的产品,也被许多分析家认为“已经落后”。而俄罗斯军工产业技术更新慢,尤其是在无人机必须的电子工程和材料领域更是如此,其已经不太可能通过自身能力赶上与西方无人机的差距。

再这样下去,缺乏无人机的俄军很可能在战争中被对手压制,对手可能凭借大量的无人机实现战场的“单方面透明”,那这仗也不用打了。如果要快速追上差距,既满足部队对相关产品的急需,又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无人机技术,找中国合作的确是十分现实的。报道称,萨留科夫将军会亲自来华进行商议具体事项,“如此上门求购的姿态也展现了俄军对相关装备的迫切需要。”

俄国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军用无人机的探索,甚至曾走在世界前列,90年代就曾将无人机投入到了局部战争之中取得了战果。但其在技术和资金上缺乏后劲,越走越慢。而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却在相关项目上奋起直追,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轮到俄国人来向我们买技术了。(作者署名:军事家)

《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5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