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20夜间演练体系进攻作战 这款军机配合成亮点

新浪军事
夜间起降作战是当下航空强国所追求的一项重要作战能力。早年,中国空军初建之时,具备昼夜作战能力的战斗机型号少之又少,而且来的也相当晚。以最早的夜间截击机歼-6II为例,它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航程短,打击手段单一,很多战术任务它其实都做不到。也就是说,在东西碰撞相当激烈的60年代,中国的天空在夜晚,根本得不到战术空军的有力支持。也因为这点,中国空军在后续的机型扩展上,昼夜作战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如何客观评价歼20的换“心”路
歼20作为中国第一款第四代隐身战机,它的作战任务和单位模块的扩展,是相当丰富的。由于服役时间短,很多训练都还没有跟上。但是,就在前段时间一组歼20夜间起降的照片。根据背景,笔者认为出处就是此前在西北大漠锤炼体系进攻作战的歼20战机。

当然,随同歼20一同出镜的,还有歼16战机和歼10C战机。在末尾,甚至还有高新电子机,根据这些机型的出场,笔者认为这是一场战术水平协同程度较高的夜间体系作战演习。比如说,高新电子战飞机搭配歼16,其广域电子战和伴随电子战能力,都不比美国空军差。而歼10C的出现,则是进一步的扩展了作战半径和覆盖范围。

现在是体系作战的时代。早年,F-22战机在初始的作战定位上,比较倾向单机去刷对方战机的人头。考虑到自身具有隐身方面的优势,所以在作战时,它的战术是通过自身的无源探测来感知战场。不过就在最近的红旗军演上,F-22战斗机开始和F-35联合攻击机及无人机等机种进行默契协同,体系交战思想开始萌芽。
按照此前美国空军在红旗军演上的战术演练,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负责提供伴随的电子支援,无人机扩展战场的三维感知网络,F-22和F-35协同作战打击空地两个方向的敌军。对于中国空军来说,这次的演习,估计是和美军差不多的。这点从今年的红剑军演就可以看出。

美国此前的F-35和无人机协同的战役设想。由于F-22近年来的增量计划越来越注重协同作战能力,所以诸多此前的方案都已经被放弃。目前,趟着美国这块石头过河的中国空军,除了一方面锤炼技术外,对于美军的方向标,也是很注重的。不过,由于这方面的概念是近年来出现的,所以大家的经验,其实相差不大。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能做的,就是在相应的子系统建设上,力求能够超过美军同类产品。考虑到无人机将会成为重要角色,所以中国在无人机的建设上,力度是相当大的。(作者署名:浩汉防务)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