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成飞工作重点移至歼20 歼10C或不再推出后续型号

新浪军事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推动中国空军装备发展的力量里,开创国产四代机先河的歼-20无疑是主角,而具备对地和制空双重用途的歼-16则是配角之一,歼-16基础上研发的歼-16电子战飞机也已首飞,倒是歼-10家族似乎沉寂了一些,和歼-16同样属于三代半战斗机的歼-10C目前仍在持续批产,但关于歼-10家族接下来的发展似乎没了下文,传说中的歼-10D并没有如期出现。

从F-22谈我如何保证战机妥善率

图片:挂有霹雳-10和霹雳-15的歼-10C
今年是歼-10战斗机首飞20周年,装备部队15周年。15年间,成飞为空海军研发、制造了两代歼-10,第一代是采用机扫雷达的歼-10A及其双座改型歼-10S,第二代歼-10改用了DSI进气道,歼-10B采用了无源相控阵雷达,歼-10C更是改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第二代歼-10的多用途性能、隐形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图片:歼-10C的多用途能力大幅增强
但是歼-10B首飞已是10年前2008年12月的事,歼-10C是2013年底首飞的,歼-10B只生产了较少数量,目前生产的都是歼-10C,原来军迷预计,歼-10C接下来还会有进一步发展,比如大幅提升航程的保形油箱,甚至会装上目前正在歼-10B上进行测试的太行推力矢量版发动机等。

图片:测试TVC版太行的歼-10B
但是,迄今为止,歼-10D并没有任何研发或者首飞的迹象。歼-20装备部队后,航空工业成都所、成飞的更多精力是围绕歼-20展开的,小批量生产型装备部队后,装有红外隐形喷管的太行发动机正在一架歼-20批产型战机测试,当然,最后还有使用涡扇-15的“目标型”歼-20战斗机。

图片:采用红外隐形太行发动机的歼-20改正在试飞
在空军组织的“红剑”等演习来看,歼-20屡屡传出能以绝对优势碾压我军现有的三代和三代半战斗机,这证明隐形四代机和三代机乃至三代半战斗机之间的“代差”是巨大的,歼-20甚至在演习中扮演“橙军”来提升我空军三代机群应对美军F-22和F-35机群的作战能力。

图片:歼-20已装备作战部队
美国空军、海军、陆战队目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装三种F-35战斗机,在F-35B部署在日韩之后,美国海军的F-35C也会在近2年正式形成战斗力,规模不小的“肥电”机群,和老当益壮的F-22一起部署在亚太,我们和强敌之间的空中力量的天平并没有向我方倾斜。

图片:正在林肯号上测试的F-35C
生产更多的歼-20显然是治标治本的措施,但发动机却还在拖后腿,歼-20装备之路,至少在这几年还得是“小步快跑”的状态,FC-31在成本和成熟度上都无法取代现有三代半战斗机,正在装备的两型三代半战斗机中,歼-16的远海和大载弹量作战能力,是歼-10C再怎么魔改都难以达到的,歼-16的批产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图片:歼-20和歼-16
从目前看来,歼-10C恐怕就是“猛龙”战斗机诞生20年来最后的型号了,军迷们也莫要失望,传说中的歼-10D未能成真,也意味着成飞会全力推动歼-20的生产和改进工作,更好的提升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部队的装备质量。(作者署名:乌龙防务评论)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