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坦克发展从一片空白到世界前列 平均10年发展一代

新浪军事

从卢卡申科看中白伙伴关系开创
近百年来,我国在坦克工业上的发展十分迅速,跻身世界前列,从“一片空白”走到“世界前列”,我们不禁疑惑,中国究竟是怎么走过来的?
坦克第一次在中国军队中现身是在1992年,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购买了36辆来自英法部队的坦克,并且装备了部队。九一八事变后,这些坦克落入了日本关东军的手中,中国的第一个坦克装甲部队历史到此就算结束了。

1929年,宋子文作为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购买了24辆英国的超轻型坦克,自此开始,国民政府先后成立辎重兵学校等,开始培养中国自己的坦克部队。此时的中国是没有坦克的研发能力的,但有着不俗的坦克购买力。国民政府在1937年4月成立的第一个国民革命军的装甲军团,被视作中国的装甲部队开始。但由于受到城区建筑的限制和坦克本身自由的机械问题,抗日战争中坦克部队并没有发挥出什么实质作用。

直到1945年,停放在沈阳北郊兵工厂的几辆坦克在经历战争和敌特破坏后,只剩下一辆日本的95式中型坦克,这辆坦克可以说是第一辆属于中国解放军的坦克。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装甲部队所配属的坦克大多是由美国和日本生产,等到1950年才开始向苏联大批进口,朝鲜战争前后,中国使用的坦克大多为苏联所造。1956年前后,中国在苏联的技术帮助下,已经可以生产出T-34坦克的变速箱和发动机了。中国的坦克发展史也可以说是采购、收缴、仿制、改造、自主设计研发一步步走过来的。

1959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自己的坦克,59式坦克。自此几乎每过十年,便会生产另一款型号坦克。ZTC99坦克是最新一批中国批量生产的坦克,作为最新的第三代坦克,被外媒评价可以在敌方的射程之外摧毁对方的观瞄系统,被国际授予高度评价。(作者署名:武器正能量)
《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