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无人机“黑飞”或致恐怖袭击 中国应严厉打击

环球时报

关注

轰六H投放KD-63空地导弹

据媒体报道,北京某航空科技公司员工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案近日被起诉。该案件是因为“黑飞”(即未经批准而擅自飞行)的无人机进行非法勘测,导致民航客机避让、延误,后被军方直升机迫降。对此,一名中国军事专家认为,这种“航模级无人机”的发现和拦截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中国空军成功处理这类目标,体现了空军的战备水平和训练水平都很高。

发现航模级无人机难度很大

据报道,案件中用于测绘的无人机由航模改造而成,翼展2.6米,机身长2.3米,高约0.6米。民航部门知情人士称,该机飞行高度约700米,速度超100公里/小时。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航空专家22日向《环球时报》介绍,这类航模级无人机的主要特征是雷达特征小、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慢,是典型的“低小慢”目标。处置这类目标首先面临发现难的问题。这类无人机外形尺寸都非常小,加之主要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造,雷达散射截面积(RCS)非常小,雷达反射信号飘忽不定。这种小RCS目标自然降低了雷达探测距离和跟踪稳定性,还可能因在雷达屏幕上疑似大鸟回波而被雷达操纵员忽略。此外,这类飞行器飞行高度低,对于一些地面雷达而言,容易受到地球曲率和地物杂波影响,即便有强大功率,也很难远距离发现。这类小型无人机的速度非常慢,也使得有效预警难上 加难。一些能有效探测低空小目标的雷达,例如气球载雷达、预警机和战斗机的雷达探测距离远,平台的高度高,对低空目标几乎不受地球曲率影响,而且采用了多普勒技术,具备下视能力,几乎不受目标飞行高度影响,探测低空小目标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这些雷达在城市上空为了防止汽车、火车的回波反射回来造成过多的虚警,雷达往往设置一个速度阀值,把这个速度以下的目标滤除。这样由于小型无人机巡航速度只有100公里/小时左右,基本上和汽车速度差不多。速度非常慢的小型低空目标,很可能就会被雷达滤除出去。

今年三四月份多架小型无人机穿越上有“和平眼”预警机,下有密集雷达部署的韩国首都防空圈,在首尔附近坠毁而未被及时发现,充分说明这类目标的探测难度。这名专家认为,此次中国军方有效处置该无人机,说明中国军方的雷达系统足够先进,军人也训练有素。

为什么用直升机拦截

小型无人机不仅发现难,一旦进了城区更难以处置。一种选择是对于威胁大的目标,可直接利用防空导弹击落。但也受限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受制于地球曲率以及城市内高大建筑的影响,对低空、超低空飞行的目标射程很近,而防空导弹通常部署在城区以外,这样就可能够不着。即便能够攻击,也必须考虑击落无人机以及导弹战斗部本身对城区设施的二次伤害,击中无人机造成的二次危害都要比这种无人机本身的危害更大。因此,除非特别紧急情况下,不会轻易击落。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飞机起飞进行近距离伴飞、查证,视情处置。但是对于航模这种慢速目标而言,速度很快的歼击机使不上劲。目前大多数第三代歼击机的最低可控速度在200公里/小时左右,可能超过这类无人机的最大速度。而且歼击机在最小速度飞行控制起来较难,更有失速的危险。专家认为,此番中国军方派出两架直升机升空、两架歼击机地面待命的处置方式是非常得当的。一般而言,武装直升机的最大速度超过200公里/小时,可在空中自由悬停,且携带轻型武器,例如机枪、机炮,处置这种航模级的无人机得心应手。如果无人机速度加快,则可迅速由歼击机起飞处置。由此来看,军方派直升机处置这起事件是专业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暴露“黑飞”问题严重性

有专家指出,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一起无人机的地空“黑飞”事件。这种“黑飞”事件,干扰空军正常战备值班秩序,导致空防压力增大。据军方出版物透露,近几年,“黑飞”现象非常普遍,军方一旦发现低空出现不明情况,按要求必须动用一切力量进行查明,耗费人力、物力巨大,也为重要目标安全保卫增添了难度。

据介绍,低空飞行的航空器种类繁多,性能差异大,一些简易航空器,比如动力伞、热气球等,自主导航和通信能力都很弱,而且操控准确度不高,容易出现偏离预定航线和空域的情况,一旦进入重要政治、经济、军事目标上空,处置不及时,就可能危及重要目标安全,甚至造成严重政治影响。近年来,还曾发现不法分子试图利用低空航空器进行反动宣传和破坏活动。低空航空器造价低廉、操作简单、获取途径多。这样就给空中恐怖破坏分子从事违法活动增加了可乘之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应严厉打击“黑飞”。

不过,也有民间人士认为,由于目前飞行审批相对繁琐,通过审批的难度较大,导致部分地区“黑飞”泛滥。这也对低空空域改革提出迫切要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