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西方势力渗透缅甸方方面面 借人道隐藏政治目的

环球时报

关注

缅甸炸弹落入村庄弹着点

处在“民主转型”中的缅甸成了全球形形色色非政府组织(NGO)的“试水天堂”。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4月,《环球时报》记者在缅甸,尤其缅北地区深入采访,接触到不同NGO,发现它们在当地社会扮演着不同角色,并切身感受到它们的直接政治影响力和其支撑国所收获的“民间外交”与“软实力”,这其中又以美、日、欧的NGO最为活跃。不过,对于渴望摆脱内战噩梦和极度贫困的缅甸各族民众来说,他们只希望NGO少些政治色彩,多做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实事。“我们欢迎一切真心帮助我们的朋友,反对打着援助旗号谋私利的人,更恶心借人道帮助名义隐藏政治目的的各种势力”,克钦独立学者龙东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NGO渗入缅甸偏远山寨

《环球时报》记者自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在缅甸北部采访期间,切身感受到国际NGO对缅甸渗透的普遍性及影响力。

记者在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首府勐拉看到,除了“无国界卫生组织”的大型路边指示牌,在当地卫生学校外的招牌上赫然“挤”着各种各样的NGO名称,包括欧盟初级卫生保健项目、英国国际发展署初级卫生保障项目、荷兰乐施会降低危害项目等。当《环球时报》记者驱车2个多小时抵达山区的一个布朗族山寨时,看到无国界卫生组织和欧盟NGO为当地布朗族村民修建的厕所、架设的饮用水系统以及张贴在路边民房墙上的宣传画。

这些图文并茂的宣传画主要是讲“母乳喂养的好处”“如何预防热带传染病”和“干净饮用水好处”等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布朗族村民埃温当了18年兵,有8个孩子,家里穷得“徒有四壁”。“是他们帮我解决了干净喝水问题,还修了很好的厕所。夏天来临时,他们还发给我们蚊帐,每个月给每家一袋洗衣粉和一块肥皂。这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他们的帮助。”埃温说。

热门评论

用户2612102191 35
以前西方是用基督教为幌子渗透,之后以“文明”为幌子渗透,现在以人道为幌子渗透,除了幌子变了,其他都没变
新浪网友
回复TA
用户5582426719 15
制度要好,人民需要廉洁高效公平公正和能带来希望的政府。
新浪网友
回复TA
中国稀土 2
我们的边民这些问题解决了吗?政府应该加大扶贫力度,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营造和谐国境线。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