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俄媒称中国东风21D被神话 还没进行过真实试验

环球网

关注

DF21D核爆航母群CG画面

【环球军事报道】据俄罗斯军事信息网4月13日报道,各家新闻媒体和很多军事题材的出版物定期都会刊登关于中国新型“超级武器”—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报道。

报道称,靠近中国海岸的航母突然就会遭受来自九霄云外的制导弹头的攻击,这种攻击无法抵挡,而且仅仅一个这样的“铁块”就可以对航母造成危急的伤害。这就是大部分人谈到东风-21D时,会描述的一副画面。

但首先稍稍回顾下历史。早在60年代,苏联和美国就出现了建造反舰弹道导弹的想法。苏联在70年代初就开始测试4K18导弹,成为这一领域的先驱。4K18的测试很成功,并投入苏联军队使用。但是这种导弹由于很多原因并没有被进一步推广,而且在80年代就退役了。70年代短程弹道导弹“潘兴”面世,并于80年代被部署在欧洲,导致了苏联和北约之间严重政治危机。80年代后期签署了限制核武器的约定之后,“潘兴”被撤出欧洲。美国和俄罗斯就再也没有研发类似的导弹。但是在90年代,中国军队开始关注这种导弹。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核武库主要为中程和短程的弹道导弹,直到现在它们仍然占中国弹道导弹的大部分。东风-21最早出现在90年代初,而且很快就出现了改进版本东风-21A,有着类似“潘兴”的自动导引头。然而,导弹的打击精度大约在100到300米。

在21世纪初开始出现关于中国新型“超级武器”东风-21D的传闻,据称这种导弹可以很容易的击中美国航母。然而其真实能力被过度夸大了。这种导弹航程约为3000千米,拥有高精度的自动导引头。关于这种导弹是“反航母”的传说被炒热。

中国可能确实开始了研发“反航母”导弹的工作。但目前已知的试验只有关于导弹的模拟弹头击中了绘出的美国航母剪影。还没有进行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真实试验,很难让人相信“超级武器”已经完成。除此之外,这种导弹在投入使用前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是目标瞄准的问题。为此中国已经开始着手部署庞大的雷达站网络,可以探测3000千米以外的目标。这样庞大的设施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和时间。显然这种系统的部署已经开始不止一年了。

但即使这种系统已经部署完成,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现在美国的所有航空母舰突击群都至少有一艘搭载SM-3拦截导弹的军舰,可以拦截短程弹道导弹的打击。因此部分东风-21D在进入目标区域之前就会被拦截。其次,拥有自动导引弹头成为其弱点。为了发现并锁定目标,弹头在超过20千米的高度就要开始减慢速度至2-3马赫。

报道称,现代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以同样的速度飞行,但是他们的高度只距离水面几米。由于突破航母防空防御时的无线电地平线极低,他们只会遭受一两艘掩护船只的火力攻击。而弹头从20千米的高空,将会遭受到为航母提供火力掩护的5-6艘军舰的攻击,并且搭载SM-2 Block IV舰空导弹的宙斯盾驱逐舰可以很好的拦截这种导弹。因此这种“反航母”导弹打破航母战斗群防御的可能性并不会反舰导弹更大。另外,突破军舰防御的关键在于反舰导弹的密集攻击,而反舰弹道导弹难以达到。

因此这种导弹只是反舰手段的一种替代手段,却并不是一种“神奇武器”。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它的有效性。

热门评论

娄山关 49
当东风2lD弹道导弹的弹头再入大气层后,以近1OM超高速贯顶式攻击航母时,任何末端拦截系统在它面前根本就是一种摆设!
新浪网友
回复TA
用户5453520142 22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就我所知,大国之间如果发生局部冲突,规模达到战役级别,那损耗会相当巨大,一般目前的政府没有到最后一步是不会选择的。如果是地区性冲突,那就要相当考验如何压缩投入兵力和控制规模了,这虽然不是战役级别,但双方都会投入最顶尖的科技使对方以小窥大,明白处境。导弹只是单一的作战单元,想和美国抗争,光有导弹远远不够,何况还是一切条件都在设定的情况之下,目前,我国应当摆脱这种意淫的媒体作风,真实作一点当下军力报告,为部队、军工、科研转型助力,老是整些图片,拍些导演好的视频确实没有任何说服力。我国大师级别的人才太少,一些半壶水的同志随便描述一些想法就能把经费匡到手,正真把想法实现并持续改进完善到完美的人都被人玩死了,民族的脊梁真不是外族可以折断的,真正的病因在体内,解铃还须系铃人。
新浪网友
回复TA
用户5379756863 19
相对于天朝,俄国人的话是可信的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39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