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深度:S400导弹部署我国东海意义 打日自卫队预警机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近日有消息说我国已经从俄罗斯采购了S-40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这是继S-300之后,我国从俄罗斯采购的又一种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对于S-400国内外有很多赞美之词,其中比较显眼的一点就是它的射程达到400公里,可以显然的扩大我国对空防御能力。

不过从相关资料来看,尽管S-400配备有导弹之中包括射程为400公里的40N6远程防空导弹,但是这种导弹似乎刚刚试射成功,所以出口到我国的S-400可能还没有配备这种导弹,它配备的可能是射程为250公里的48N6DM,从这个角度来说,S-300PMU-3这个早期的编号似乎更能说明它的定位。

S-400为什么要配备射程如此远的导弹,需要指出的是这么远的导弹对于战斗机来说效能是比较低的,非常简单导弹的射程除了导弹本身的性能之外,还有一个先天的限制,那就是雷达的视距,虽然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有发射后不用管之称,但是在末制导雷达开机之前,还是要接收制导雷达发送的目标数据,以调整飞行航迹,因此实际上雷达还是要“管”的,现代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传播近乎直线,加上地面防空雷达的高度约等于0,所以根据雷达视距公式,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一定射程之内,目标的高度。

根据雷达视距公式,如果防空导弹想射击400公里外的目标,那么目标的高度大致要在9公里以上,也就是9000米,如果低于这个高度,就会因为雷达无法探测目标,从而让导弹失的,虽然现在已经发展了CEC-协同交战系统来让防空导弹能够跨越地平线攻击目标,但是从目前CEC技术水平来看,它还只能攻击弹道比较呆板的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对于高机动性能战斗机这样的目标目前还无能为力。

不过战场上有一种目标需要长时间在高空飞行,并且机动性能较差,但是它对于空战体系乃至整个战场体系来说都起着关键作用,那就是预警机,同样基于雷达视距原理,预警机需要在万米高空飞行,以便最大限度的扩展自己的地平线,探测低空入侵目标,现代预警机大多基于运输机/客机改装而来,机动性能较差,所以如果能够有武器威胁到预警机,将其击落哪怕是让其离开执勤阵位都会显著降低对方空战体系乃至整个战场体系的作战能力。

根据国内外军事专家的观点,传统空袭体系只需要击落编队1/3左右的飞机就有可能取得反空袭斗争的胜利,但是随着机载空地武器性能的提高,现代空袭编队损失50%以上的飞机仍旧可能给目标造成重大损失,不过如果能够击落一架预警机就可能会让对方取消空袭行动,也就是所谓的打击“关键节点”。

预警机是各国重点保护目标,作战的时候其周围有许多护航战斗机,所以直接突袭预警机比较困难,而防空导弹RCS较小,速度快,比较难以拦截,因此各国都在发展远程防空导弹,以便扩大攻击范围,尤其是具备打击预警机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也在发展自己的超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美国海军情报署等机构认为我国正在发展一种“采用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的超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它的射程与40N6导弹一样,达到400公里,具备攻击预警机的能力,由于采用了冲压发动机,导弹在飞行之中不需要挂载氧化剂,因此降低了发射重量,当然缺点就是导弹的机动性能较低,国内外防空导弹设计人员认为以冲压发动机的防空导弹其攻角被限制在15度以下,因此机动性能较差,不适合攻击高机动性的目标,但是考虑到这种导弹以预警机为目标,那么这个缺点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国引进的S-400如果将来能够配备40N6导弹,或者国产防空导弹综合进冲压发动机超远程防空导弹,那么就可以提高我军对于对方预警机的打击能力,从整体上削弱其战场体系的作战能力,举一个例子,这两种导弹在我国东南沿海就可以威慑侵入我国钓鱼岛上空的日本航空自卫队的E-2C预警机,迫使其将执勤阵位后撤,缩小到我国东南沿海的监控范围,提高我国空海军作战飞机的行动的灵活性,如果国产冲压发动机超远程防空导弹能够整合进055型驱逐舰之中,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将对方预警机向后驱离,让其失去对我国东南沿海空情尤其是低空空情信息的监控,还可以让055驱逐舰在舰载战斗机的掩护下,突击对方航母舰载预警机,失去了舰载预警机,对方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超远程防空导弹也只是打击对方预警机的一个手段,我国还需要发展其他武器装备来提高打击对方预警机的能力,如歼-20隐身战斗机,为其配备远程空空导弹,从而具备打击对方预警机的能力,争取让对方预警机无法持续、可靠的在阵们执勤,降低对方获取空情信息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削弱对方的作战能力。(作者署名:鼎盛 小飞猪)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