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南疆部队改装老坦克战力猛增 对越军有绝对优势

观察者网
《解放军报》7月21日第五版发表文章《创新“点亮”战场夜色》报道了第41集团军装甲团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夜间作战能力的事迹。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该部队使用的是采用微光夜视仪的96式主战坦克,从报道内容看,该部通过自主创新,增加了新型夜视夜瞄系统,将坦克夜间作战距离增加了一倍。
以下为军报原文部分内容:
7月上旬,第41集团军某装甲团夜间射击课目演示,三连栽了跟头。
那天,射击目标一开始定在常规距离,三连打出了满堂彩。没想,团领导突然“出情况”:将目标设置到常规距离的2倍之外!
这个距离,目标虽说也在夜视仪观测性能范围内,但平时没练过。仓促上阵,炮手在夜视仪内居然看不清目标,导致课目演示失利。
“摸不清装备秉性,到了战场只能被动挨打!”举一反三,团领导决定,立足自身检验现有夜视装备性能,摸透手中武器作战效能。随即,该团对全团近30多种夜视器材进行检验,逐一摸清了每个装备的秉性。

“信息化战场,数据成为获取战场‘制夜权’的重要筹码。”该团整理收集国内外百余个夜间战斗案例,总结相关夜战特点规律、战法、支援保障办法;同时完善《夜间军事训练组织与实施》,为夜训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怎么一到夜间,白天的方法就不灵了?”刚开始训练夜间对固定目标射击课目时,营长刘洋满是苦恼。
仔细检查后,他发现:夜训器材仍按昼间训练时设置,夜视仪安装在瞄准镜偏左约20厘米处,带来了视角差。
找到根源,他们对症下药,通过焊接将固定架加长了20厘米,消除了视角差。
问题解决了,但思考并没停。官兵们深刻认识到,从习惯昼间训到适应夜间训,远远“不止20厘米这样简单”。
夜间训练,跟白天最大区别是人、车、靶全部不可视!可单位夜间训练器材除侦察分队外,其余专业的夜视器材配备都不足。面对夜训器材短缺的窘境,该团领导发 现夜间标识物在地方运用很广,比如一些发光手套、标识灯等,拿来就能用。“购买一部分,创新一部分。”他们结合作战运用和训练保障,在营连广泛开展群众性 “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自制炮位显示器、准星照射器,解决夜间射击目标难发现、射向难平正、精度难提高的问题;加强夜间障碍标示器和荧光标杆灯等简易器材研制,提高夜间实车驾驶 训练的效益;自制夜间作业图板、微光书写记录工具和夜间作业笔……截至目前,该团革新微光照明、目标识别、热源感知、夜视侦察器材近50件,为夜间战术训 练提供了良好的器材保障。
创新战法,探索夜战制胜“铁拳”。为此,该团围绕夜训特点规律组织夜训教学法集训,按照不同专业,区分部队、分队两个层面进行总结梳理,并开展“我为夜训献一计”活动,创新出20余个组训方法,进一步规范了夜训的组织实施。
军事评论员表示,报道中提到的部队可能是解放军41军下属机步师的装甲团,该机步师是解放军目前仅有的三个重装机步师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唯一的“重装”机步师。该师驻扎在广西贵港市,是未来我军应对南疆潜在军事冲突的拳头力量。该师装甲团是我国第一批装备96式主战坦克的部队,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先进装备现在已经显得有些老旧。

96式主战坦克采用的是下反稳像式火控,下反式火控受其设计原理的限制,难以实现和热像仪的正常交联。并且我军当时尚没有技术成熟价格合适的热成像仪,因此96式坦克装备了当时技术水平较为成熟的微光夜视仪。并且96上并没有M1A2那样为车长装备独立的周视夜视仪,因此96式坦克的夜间作战能力不能和后来装备热像仪的新型坦克相提并论。与国外坦克改进在老式坦克基础上使用改装套件相比,我军的96A坦克由于改动太多,无法直接从96式改装,因此均为全新生产。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推测,该团为了应对96式坦克不足的夜战能力,尝试自行为其安装简易热成像仪,这个热成像仪可能加装在炮长瞄准镜附近,以提高夜间作战能力。我国在夜视仪方面的进展很大,后期的96a式和99系列坦克都安装了热成像仪,民间和军用的热成像仪技术都很完善,比起20年前的微光夜视仪也是好了不少。
而且,该装甲团所属的装甲步兵营已经换装了04式步兵战车,该车性能先进,装有先进的热像仪。
可以说,该部队提高96式坦克夜战能力的初衷可能也是为了方便与装步营的04战车共同实施作战。
41军作为我军南疆陆军主力部队,是较早一批换装第二代陆军主战武器的部队,该军机步师坦克团是我军最早装备96式坦克的部队之一。随着该装甲团的装步营换装04步兵战车,两个坦克营换装先进的96A乃至96B主战坦克的时间也可能就在不远的未来。我军传统上“宁可让人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因此练兵肯定要走在换装的前面。

04式步兵战车和96式坦克同台突击的演习画面
不过嘛,该部队面对的装甲压力也不大,越南陆军的坦克部队的主力仍然是T-54/55和59式坦克,最先进的装备还是苏联T-62坦克。此外,还在以色列、罗马尼亚等国技术援助下正在研制T-55M3改进型坦克,这种坦克采用了新型火控系统,最初曾计划装备125毫米滑膛炮,但由于越南的工业水平限制,改为L7型105毫米坦克炮,后来可能因为改装以色列制造的火炮太贵,不得不沿用100毫米线膛炮,只是采用以色列的新型穿甲弹提高穿深。
越军至今还有ASU-85突击炮,62式、63式轻型坦克,甚至T-34-85坦克在役。
面对这样古老的装备,41集团军机步师装甲团的96式坦克还是可以从容应付的。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