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两岸开战怎么办?解析蔡英文军事战略能让台军撑多久

观察者网

关注

自蔡英文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两岸关系急转直下。台湾的军事新闻也热了起来,美国方面也频频在台湾问题搞小动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的军事战略是什么?最新一期《凤凰周刊》刊登特约撰稿人李侨的文章,分析蔡英文的军事战略。

内容如下:

《香港凤凰周刊》(ID:phoenixweekly)特约撰稿/ 李侨

自两蒋时代以来,台湾军事战略像变戏法一样不断发生“豹变”,从“反攻大陆”到“防卫固守”,中途又变出“境外决战”的叫嚣。如今,守着经济萎靡不振、两岸关系面临冷冻的处境,二度“执政”的台湾民进党当局号称将推出迥异于前任马英九时代的新军事战略。

据本港《亚太防务》杂志披露,在蔡英文的直接督导下,台湾当局最快将于2017年1月确定新军事战略的名称与内涵。可以肯定的是,这份军事战略既不会用陈水扁当局的“境外决战”噱头,也不会沿袭马英九当局常说的“固若磐石”理念,而随着军事战略改变,台军武器装备研发与采购也会随之调整,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2016年8月25日,蔡英文头戴钢盔、身穿迷彩防弹背心,在台湾南部屏东县举行的“汉光32号演习”期间发表讲话。

建军重点是“不对称”

当年在野时,蔡英文曾和民进党“大佬”谈过,早年陈水扁嚷嚷跟大陆搞“境外决战”完全超出台军能力范围、徒增笑柄,马英九的“固若磐石”战略又太过保守,如今,蔡英文入驻凯达格兰大道,如何提出体现“三军统帅”英明与权威的新战略,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知情人士透露,蔡英文曾向“国防部长”冯世宽提出过四个战略原则:一是“国防自主”;二是由以前的“有什么,打什么”,改成“打什么,有什么”;三是不准美方干扰;四是与各方学者座谈,不能闭门造车。其中,不准美方干扰有两层含义:一是美方认为大陆对台动武,最可能采取封锁方式;二是两岸若爆发军事冲突,防卫作战的准备应是设定美军不会也不可能军事介入,换言之,没有台美联合作战这种事。事实上,美方一直想探听蔡英文当局的军事战略调整方向,由于台美军售关系,美国对台湾防卫作战的影响不言而喻。

蔡英文在2016年台湾“军人节”致辞时曾说,过去几十年间,缺乏上层军事战略指导更新,各军种按照自我本位建军备战,造成资源重复投入,导致军事投入效应无法最大化。她认为,现在威胁形态已明显改变,作战思维应有调整,尤其是随着募兵制逐渐到位,人力结构、人员数量和素质要求不同以往,台军在用人和经营管理上应有创新做法。据岛内绿营人士透露,新军事战略很大程度上沿袭民进党思想库“新境界文教基金会”在2015年5月提出的“2025年台湾军事防卫能力”蓝皮书的精神,着力构建应对大陆“第一击”的“不对称战力”,即台军总体上不奢求对大陆“先发制人”打击,但仍保留特定领域的防守反击能力,重点构建在新领域的优势兵力。

有意思的是,围绕什么是“第一击”,蔡英文在上任前曾到“国防部”询问有关概念,有高级将领说大陆一发射导弹就算,也有高级将领说导弹快打到台湾本岛才算。由于涉及军种对防卫作战见解,蔡英文要军方拟订军事战略时一并澄清,“第一击”定义要清楚,因为这直接牵扯到台军作战指挥权责的归属。据悉,按照现行台湾“国防二法”,面对“第一击”的“反击权责”由“国防部长”承担,他下达指令并授权“参谋总长”执行。

在建军方面,新军事战略会着重于“不对称”领域,在财力负担许可范围内提供最优质的武器装备,除了全面提升单兵个人装备、延续现有采购项目外,蔡英文当局将以“对外合作、本土研制”的途径,主动整建下一代军事能力。

专家认为,如果实施新军事战略,将令未来的台湾防务投资出现“大翻转”。以建立“第四军种”网军为例,网络战没有战时与平时之分,是一场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的“无形战争”,一旦组建独立军种,绝非把各军种下的相关资源加以结合就够了,而是投入更多资源在新军种身上。这势必冲击原来各军种的预算分配,造成一场新的军种资源争夺战。在敏感的潜艇部分,蔡英文早在上台前就表达强烈的“潜舰(艇)国造”倾向,因此新军事战略会进一步推动台湾自制潜艇的步伐,不过由于台湾自制潜艇的技术难题甚多,很多关键技术还有求于人,前景是否如蔡英文所想的那么乐观,仍有待观察。

更微妙的是,2015年底,台湾海军建造两栖船坞登陆舰与多功能直升机两栖攻击舰的“鸿运计划”被曝光,原本规划同时开工建造,但因外有美方压力,内有“国防部”不支持的“夹杀”,最后台湾海军只好根据预算争取与兵力需求的优先次序,确定先建造1.6万吨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待完工并通过作战测评服役后,再建造1.8万吨级“多功能直升机两栖攻击舰”。

台湾当局人士曾提到,要维持现有海空投送能力以维护海上运输线安全,并可执行海外人道救援与灾害救助。要达到这项任务目标,除了空军的P-3C反潜机和C-130运输机外,就只剩海军舰艇有此能力。这艘被“夹杀”的“多功能直升机两栖攻击舰”,其建造时程是否提前,就看蔡英文当局落实新战略的决心了。

台军能撑多久?

当然,无论“蔡英文军事战略”如何布局,岛内民众最关心的还是两岸万一开打,“台军可以撑多久”这个话题--从蒋仲苓、唐飞、汤曜明、伍世文、李杰、高华柱、严明到冯世宽,历任台湾“国防部长”都会被“立法委员”问到。最新的动态是,2016年9月21日,冯世宽在“立法院”进行业务报告,他答复“立法委员”相关质询时强调,“我们绝对能坚持超过一个星期以上。”相比过去,“一个星期以上”不是时间最短的,前“国防部长”唐飞当年曾说过只能抵抗几天。

或许因为军种出身不同,每位“国防部长”对台海作战构想都有自己的认知,所给出的答案背后也代表军种的用兵思想。一般来说,台海战事能撑两周是“标准答案”。但撑多久,因军种见解有所不同,时间略有灵活性伸缩。一般而言,海空军均认为,当他们的战斗力耗尽时,战事等于结束,而陆军将领则认为要等到解放军登陆占领才能算数,所以陆军当“部长”的多半认为可以撑久些。

唐飞是几位“国防部长”中认为台海战局所能撑的天数最少的人。他曾在“立法院”表示,台湾的防卫重点不是撑多少天,即使如外界所说的台湾战备仅有14天,也早已决定出胜负了。唐飞是空军出身,空军持的论点是,如果台海丧失制空权,海军与陆军失去空中掩护,战局等于结束。至于陆军,不少人认为可撑一个月,甚至更久,因为陆军不认为海空军打完了,战争便结束。在他们看来,解放军得登岸,打完滩头战还要打城镇战,甚至有高级将领主张编练“山地旅”,到中央山脉打游击。所以,解放军要“占领”台湾得要打上好一段时间,“两周绝对拿不下来”。

有趣的是,李杰出身海军,其“两周说”刚好是分水岭,空军多半在两周以下,陆军则在两周以上。当然也有例外,空军出身的严明曾保证可打一个月,陆军的高华柱则说不会少于一个星期。

事实上,台湾防卫重点在于能否顶住大陆“第一击”以及让大陆付出多少代价,这样的代价大陆是否负担得起,与台军能撑多少天并无多少关系。台湾“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张竞认为,由于台湾“国防法”第十条明确规定防务政策为“行政院”层面的职权,因此“蔡英文军事战略”到底是基于“国防部”层面来制定实施,还是通过“行政院”跨部会协调实施,其效果大为不同。如果各方势力不能“摆平”,那么极有可能像当初马英九当局推动募兵制,所有责任都推到“国防部”,却在“行政院”层面得不到支持那般,变成“高度不足、格局不够”的“夹生饭”。

张竞还认为,“蔡英文军事战略”在推出之际如果没有拿出配套的预算规划,那也是“空中楼阁”,毕竟要办成事少不了花钱。眼见岛内经济哀鸿遍野,如何筹措足够的建军开支,着实令蔡英文团队伤透脑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