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俄媒称中国着手改革军工业 将建立洛马波音式的公司

新华网

关注

中国军工怎突破双重技术封锁

俄媒称,中国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中国领导人希望打破军工业的垄断地位。国有军工企业和先进民企将拧成一股绳儿。香港观察家相信,中国想建立与美国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相类似的公司。

据俄罗斯《独立报》网站1月27日报道,北京决定抖一抖落灰的军工官僚体系。但香港评论员警告,这次改革将遇到垄断集团的阻力,知识产权转移也是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商人徐增平一直在为成立该委员会大声疾呼。他对《南华早报》表示:“我认为,应该先让国企和民企实现优势互补。国家军工业去垄断是一个长期过程。”最终目标是借鉴美国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大公司的经验,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军事生产系统。

不过,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军事专家理查德·比青格怀疑,中国未必能发展出类似于美国的军工综合体。国有军工企业想在业务中引入市场化元素,但它们严重依赖政府支持。比青格以中国商飞为例,它的民用业务(ARJ21和C919)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说:“军民融合此前就被赋予重要意义。在经济改革之初,国防部门向民间转移过技术。当时,一系列军工企业转型为汽车制造公司、电子公司。”

“与俄罗斯失败的军转民不同,中国成功了。比如,现在几家每年生产200万辆汽车的公司,以前就是军工企业。”

报道称,现在,这种趋势反了过来——从民间向军方转移技术。而且,军民融合问题在中国被放在最高位置。

报道称,中国建立了不少跨部门机构来负责重要问题上的政治合作。卡申表示,这种管理团队有时规模不大,有时也会发展成真正的国家机构。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则是常设机构。这看起来与五角大楼的做法有关。后者在2014年开始实施被称为“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新国防战略。五角大楼在硅谷设立了办事处,任务是融合军民研究成果,重点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对中国的压倒性优势。而回应这一挑战符合中国的传统。

热门评论

赵铁铸 111
民企进军工?算了吧。前头刚研制出来,后者分分钟就给买了机密。我可不信任这群民企。
辽宁沈阳
回复TA
风言和疯语 84
军民融合也要有个主导,一定得是国企。中国的民营企业靠不住。
辽宁大连
回复TA
不是帅哥是大叔 55
別盯着美国,也得看印度。美国是合同加订单,花的钱就不少,F35研发是一例证,美每年那几干亿军费就是说明。印度也把军品给民办厂干效果大家都知道。个人认为军企改革不会大动作,现阶段更无必要。只有当国防采购满足不了军队需求才会整顿。现代武器研发终究讲的是资金投入和人材培养,国家肯定是了解的。要解决的是如何把军工的一些技术应用于民品提升工业竞争力同时也把转让技术的资金返馈给军工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让科技战线的人体面的富起来。外媒的报道恐怕多是臆测,不合实际情况。当然民间有些技术可用于军品,军工也应以市场的价位吸收引进。
广东广州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34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