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对韩部署萨德应放弃幻想 中国实施经济制裁未为不可

环球网

关注

反制韩国

【海客说】

美国在韩国开启部署“萨德”系统时刻在牵动着国人的神经,一方面朴槿惠下台后,“看守政府”已经加速“萨德”部署,另一方面韩国总统候选人中不时传出重新考虑或者废除“萨德”的声音。无论韩国新政府成立后如何施政,中国都有必要主动的采取措施来应对当前局势。国际问题学者千里岩应海外网(m.haiwainet.cn)之邀,深入分析韩国部署“萨德”的前景以及中国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

随着 “萨德”系统各部分陆续运抵韩国,正在进行的美韩联合军事演习中也举行了运用“萨德”系统作战的司令部层级推演。虽然目前该系统还暂时存放在驻韩美军的乌山基地当中,但是将其运往拟定的部署地点星州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废除?

目前韩国社会各界反对引入“萨德”系统的声音开始高涨起来。包括当选概率很大的几个总统候选人,如文在寅、安熙正等先生都不同程度表态,如果一旦当选就会想法废除“萨德”。国会内部部分左翼政党议员也开始从法律程序上质疑前政府操作上的合法性。可是他们的努力真的能够让“萨德”回家么?

我们先来认真分析一下,为什么最近反对的声音开始大了。首要原因就是决策引入“萨德”系统的前总统朴槿惠涉嫌贪污被弹劾下台,因此从行政层次上,再没有足够强大的势力去压制韩国国内反对的声音。其次“萨德”系统的部署引发了中韩之间严重的矛盾,中国从最开始的好言相劝阶段正转向实施越来越严厉的应对阶段。中韩关系的紧张程度不断升高,使得过去20多年以来双方之间密切的经贸往来也迅速冷却,承受了经济压力的韩国各界渐次清醒了一些。当然最后不能忽视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韩国进入大选季,政坛各方开始了新一轮角力,将现实中社会的痛苦归结为与自己相对立的政治群体行为,显然是一种政治攻势的手段。

不过这一切都面对着一些非常巨大的障碍,首先目前韩国的“看守政府”其实就是朴槿惠的班底,必然继续奉行以前的政策 ,作为原本的“萨德”入韩推动者,他们甚至会更有兴趣采取积极手段争取在大选之前就把“生米煮成熟饭”。从这一点看,他们已经接近成功了,在基本的法律层面,乐天集团同意接受“换地协议”,“萨德”系统运抵星州预定部署地点后,短短一两天时间就可以展开。毕竟“萨德”系统装备已经全部到达了韩国,而这套系统原本就考虑野战流动性。

其次,韩国政治人物的表态其实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性。不仅总统候选人中大热门文在寅的态度存在反复问题,其他几位候选人只是表达态度但是并没有实际提出可行性的计划,因此他们的“反对”萨德系统的态度,除了跟朴槿惠在国内政治脸谱上划线,更多的用意在于从国际关系角度将自己与朴槿惠政府切割,以便改变韩国目前面临中国采取严厉行动的困境。说白了,这是一种谋求政治资本的手段,如果面对外部强大的压力,很可能最后他们就会以种种程序性问题让其“反对”的态度无疾而终。

压力

那么未来的韩国可能面对什么样的外部压力呢?首先显然是来自于美国的,美韩同盟之间的关系不应说是美国“主导”,而是应该被描述为美国“支配”。韩军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作战指挥权,严格意义上韩国是没有自己军队的国家。 那么,它在国防政策上的独立性本身就存在问题,具体到此事就是要不要“萨德”来的问题。一旦国防政策决策做出,那么决策应用当然被归属进“作战”的范畴,直接走进了韩国所无力达到的角落里。

其次,中国对于“萨德”的态度和行动也会形成一定的压力。韩国政治人物会权衡中国压力造成的伤害,也会思考向中国退后会多大程度上损害美韩同盟紧密度。中国如能一方面确保压力足够,另一方面能够采取降低韩国在美韩同盟问题上后退带来的风险的措施,那么确实存在着消除“萨德”问题的可能性。 只是从目前的形势与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来看,这种可能性本身不大。

既然消除“萨德”的可能性不大,那么中国就要放弃对韩国的行为做出反应的权利了么?当然不能。回顾韩国引进“萨德”的决策前后过程可以看出,韩国存在着一种“顶过这一阵,中国态度自然会软化”的想法,因此才敢于做出危害中国战略利益的举动。如果对这种逻辑予以放纵,那么无异于是在宣布“中国的国家利益是一种可以不需要成本或者很低成本就可以危害的东西”。

反制

中国对于韩国的反应考验着政府如何将社会动员能力运用在经济领域。虽然这种做法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其中一些观点也未尝没有道理。诸如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应把经济制裁法制化以配合国际战略举动等,实有裨益。不过如果质疑经济制裁本身的正当性,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逻辑就是“国家和国家之间,以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政治交往互动”。不仅仅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上层建筑”,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没有哪个政府能否认自己对于国家经济担负有责任。因此,“萨德”问题是中韩之间的战略问题、政治问题不假,但是要想影响这个结果除了直接使用军事手段(这显然又是跟时代主题相违背),就必然要运用经济和政治互相作用的关系。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战后的美国在处理某些不便于使用军事手段对待的国家时,从来毫不犹豫的使用“禁运”等经济制裁手段。美国如此频繁的使用这种手段,对于美国自己的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否定的效果么?

另外,现在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制裁的逻辑不同于以前的“抵制日货”。积贫积弱的中国进行“抵制”最主要的原因是手段有限,因此造成的效果必然有限。可是目前的中国国力不同于当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具体到中韩之间的贸易往来,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开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韩国对华贸易额在2000亿左右,约占该国2016年GDP达18%,对华贸易顺差几乎为GDP的4.5%, 从双边贸易结构来看,韩国对华出口主要包括电子、化工、汽车等,基本由韩国产业界四大支柱财团,三星、LG、起亚和现代分享。目前在华销售额占据其总量10%以上的韩企共24家,LG系占3家,分别经营半导体、化工和装饰材料;三星系占两家,分别经营电子元器件和智能手机家电;现代和起亚集中于汽车行业;其余分别为传媒业、食品业、化妆品和塑料产品。

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商品中大约有500亿进额为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附件。这些低端和中端制造业项目上,中国自身其实并非不能生产,只是因为市场不规范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因此部分厂商宁可选择进口,如果通过完善市场质量监管完全可以取代进口。而在部分高端制造业产品中,目前中国在OLED显示屏幕行业已经取得了突破,锂电池等也早已不是问题,只是目前在半导体芯片制造方面仍然无法与韩国相比。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一直是韩国娱乐产业最大市场之一。2014年韩国电影和电视产品对华出口规模分别占其总额的42%和43%;2014年韩剧,占比超过总体的七成以上,随后稍有下降但是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韩国文化产业在中国的热销,直接带动了韩国在中国旅游市场的火爆,据韩国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接待外来游客1500万,其中中国游客806万人次,占比53.7%。2016年,韩国各大免税店的总销售额突破8万亿韩元(约480亿人民币),较12年大涨142%,其中绝大多为中国游客贡献。这次焦点企业乐天集团旗下的免税店去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70.8%来自于中国游客的消费。

当然韩国也有大笔在华投资,2016年直接投资金额达47.5亿元,其中约75%集中于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中韩之间经贸关系对于韩国的经济意味着什么无须赘述,而中韩之间的产业结构也越来越呈现强烈的同质性,所以运用经济制裁这种手段,只要确保精准性,对于解决了中国继续的半导体和部分高端电子产品以及跟中国合资设厂解决了数十万人就业问题的相关企业网开一面,那么不管是从效果考虑还是从长远利益考虑都是具有高度合理性的,而且也不存在长期“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负面效果。

对于中国来说,“萨德”问题可能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了。除了做好在极端条件下的军事准备之外;更应该考虑如何去消除之,即便不能消除也首先追求不可以出现“破窗效果”,未来类似的事情不能轻易再发生;当然更应该认真考虑如何通过运筹的手段迫使美韩给予中国在某些方面上的“补偿”。

关于如何做好“崛起大国”的考试已经开场了,未来既需要中国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贯彻自己意志的决心和耐心,同样也考验中国未来的对外政策手腕。

加载中...